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關於成就、孤獨、愛

我回想到,其實成為大家都認同的人,或是成為一個有名望的人,其實很困難。第一個,我們總是無法控制他人在想些什麼,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第二,每個時代信奉的價值體系都不一樣,它是變動的,而假如它的恰好與我們相信的相同,那或許我們就有可能順著時代的潮流得到名望,成就,但是若它與我們的不同,也不代表我們是個失敗的人。

當初哥白尼的日心說在那個時代沒有人相信,但是他有勇氣去相信;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本思想取代的神本的思想,人為了自己而活而非為了神。這意味著,在15世紀之前,為了自己而活的人,可能都非常的痛苦,但到了後來的時代,反而成了許多人們的精神楷模。

我們既沒辦法掌握他人的想法,也沒辦法掌握時代的脈動,唯一能做的事情是,將自己信奉的價值發揮到極致,很努力很努力的去做。去釐清自己相信的。

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動態的調整自己的價值信念,而明確知道這是屬於自己的。並尊重他人擁有他的價值信念,而當信念衝突的時候,在溝通中,根據自身的脈絡,提出對於「事情」的解決方式,而非改變他人的信念。

在信念不同的人之間,好好地觀看就好,不用評價的去觀看。

這真的很困難哪,我總是想著我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和別人有哪裡一樣。但這似乎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是什麼樣,假如相同與相異能夠導向理解自己,那當然很好,但它若導向改變自己或改變他人,那就會是一個問題。

這樣的感受變得更加強烈了。我在自己的生命脈絡中,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我看見了自己的性格,接納它,並且看見了其他人的性格,觀看它。

而我擁有的除了這個之外,又有什麼呢?沒了,一切的外物都不為我所擁有,我不擁有任何人,不擁有任何物,我也無法擁有任何關係。

當我了解到,自己擁有的只有我,與我的時間,那麼它們是何其珍貴?

我只能為自己擁有的負起責任,除了這個之外,我沒有辦法負責,我只能夠陪伴,我只能夠分擔。想要別人為自己分擔或負起責任,理想上不可能,實際上也不可能。

怎麼了呢,這股感受越發的強烈,去直視自己的存在,對其他人而言,無足輕重。直視自己的存在,只有自己能夠理解,這種孤獨感。悲觀的是,這種孤獨感是真實的;樂觀的是,這種孤獨感讓連結與愛,顯得珍貴。

沒有孤獨與隔離,人們怎麼能體會愛與包容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