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整理2019日記&與紹凡對話

今天一整天都在整理自己的回顧日記。

昨天晚上整理了2013年的部份,發現實在太多,太難整理,因此決定先從最近的兩年開始整理,把2019、2020的頭緒裡出來,這可以告訴我接下來的方向,而我也會比較清楚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想法,而不再會有斷裂的感受。

昨天,我和紹凡說我有點焦慮,接著和他討論了一些事情,他建議我可以畫畫,於是我畫完之後與他分享,他竟然說,他好喜歡。我那個剎那有些驚嚇,心裡面想:「怎麼會有人對我的內在故事感興趣呢?誰會對這種事情感興趣?我是個怎麼樣的人對其他人來說重要嗎?」他說完之後我內心只覺得一陣激動,有股存在被認可的感動。

還比較年輕的時候,我可能很難感覺到這種被認可的感動,一方面是我很少創造自己的東西,我的所作所為,大部分都只是複製而已,我在學校學到什麼,記下來,然後再吐出一樣的東西,吐出來的東西是這個社會要的,於是我得到認可。

當我有意識地想要脫離社會所認可的框架時,我竟發現我無法吐出自己的東西,我沒辦法創造,就算創造了一些什麼,我竟然也難以認同它,即使它來自於我,作為我的延伸。

當我脫離機械化不斷複製的歷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與創造,以及這一切的基礎是如何虛無飄渺時,我才懂得被認可的存在,是什麼樣的體驗,也才更深刻地受到感動,終於發現,能說出「存在本身就具有價值」的人,是多麽深刻體驗生命的人。

以下紀錄我與紹凡昨日的對話

對話裡面提到了幾件事情

1. 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而SF反問我,為什麼會說我什麼都不會?那什麼叫做會?什麼叫做不會?

我說,我察覺到,我並不是什麼都不會,而是不知道自己會什麼,而會什麼比較像是一個可以賴以維生,作為工具生存的技能。

SF則說,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會,或不會,這個社會給我們的框架是,我們總是要學習某些事情。

我思考著,一件事情好像到一個程度就是會,但是難道真的是這樣嗎?當你自然接觸到,而喜歡的時候,慢慢的就會去模仿嘗試,而那時候你就會了,這個會並不是技術上的會,而是你將它變成你生命中的一部份。

我們平常所言說的,會與不會,似乎總是將某個特質與能力工具化成某些技能,但即時最初的學習,是他們與我們生命的連結,我們不用會或不會什麼,而是能怎麼樣生活,用什麼樣的方式生活著。

2. 我察覺到我內心有許多的我,會否定我所會的事情,也有些事我很擅長,但是我卻忽視它們的事情。最近我發現的事情便是,我很擅長與動物產生連結、我擅長提出問題。

3. 這樣的狀況發生在與MH的感情之後。

在這段感情之中,我感到整個人被否定的挫敗感,我所擅長的都無法被欣賞,他無法欣賞這樣的我,而我也內化了他的觀點,變成一個無法喜歡自己的人。我察覺到這個觀點在我的心中對著我說,而我也練習試著聽見他說,然後好好的陪伴這一部分的我。

以下是今天畫的圖,以及與紹凡分享後,他的提問與我的思考

:鵝旁邊黑黑的一團東西是什麼呀?

那是一些對我而言很重要,但是在我生命中離去的人們。此時我想到的是芃云。

:那是什麼形象呀?

我並沒有誠實的說,我告訴他,我說不清楚,但當我回答完之後,我竟然覺得想哭。

:中間那個是你嗎?你的右腳踩在夜裡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我的人生中,滿多時間都沒辦法很有安全感的踩在地上,我好像想要去什麼地方,但是又想要待在這裡。

:地上的臉是什麼東西呀?

那是現在還活在我生命中的人們,他們滋養我貧脊生命的土壤,讓我的土壤長出了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