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請說明存在主義的治療觀點、治療目標、治療關係、治療中的原則,以及其如何產生療癒、其治療技術背後的意義與功能?
1. 存在主義治療觀點
a. 存在主義的人性觀認為,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我,我們透過選擇、行動的歷程,不斷地定義自己是誰,為何而活著。自我與意義是持續變動的歷程,人類始終處在 Being a person的歷程之中。
b. 存在主義關注幾項重要命題,其中包含了自我覺察、焦慮、意義與無意義、選擇與自由與責任、自我認同與他人的關係、生命與死亡。
自我覺察:即人們對於存在狀態的覺察,如生命的有限性、限制之中的自由與選擇和責任的關聯性、人類本質上的孤獨
焦慮:可以被分成正常焦慮與神經質焦慮,正常焦慮即存在焦慮,意指個人被拋擲於世界之中,在察覺存在狀態後,所引發的焦慮;神經質焦慮則是過度反應的狀態。
意義與無意義:沙特認為,意義並不是大自然或是透過神蹟而找到,人必須創造自己的意義。根據Frankl所說,意義是人與有價之物的承諾,是一種約定,因此意義並不是透過尋找而得到,而是透過個人自由的選擇而決定。
選擇、自由、責任:存在主義觀點認為,在大自然與人格發展的限制下,個人擁有自由,能夠做出選擇。由於選擇來自於個人,因此選擇的後果也由個人承擔,因此個人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沙特認為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並勇於實踐自己信念,稱作真誠;然而不願意負起自身責任,稱作不真誠。
自我認同與他人的關係:存在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既渴望獨立性,又渴望與他人產生連結。而沒有人能為另外一個人負起責任,因此人必須找到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而非被動地接受他人的價值信念,在察覺到自己只是他人的內攝物之時,個人需要勇氣去面對價值重建的中空時刻。存在主義認為人在本質上是孤獨的,但是愛能夠產生存在的連結,也就是當人與人(Person to Person)之間透過I-Share,達到內在體驗的共鳴。
生命與死亡:存在主義認為,對於死亡的覺察會帶來存在焦慮,因為我們並非神,擁有無限的時間,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活出自己,但也因為死亡的存在與察覺,我們能夠更珍惜的利用我們有限的時間。
2. 治療目標
根據存在主義的觀點,個人若能培養更深刻地覺察能力,便能夠更深刻地覺察自己的限制,並在限制之中做出選擇、承擔責任,因此存在主義的主要治療目標是:提升個案的覺察能力,並將此覺察能力延伸至存在的各種狀態,如覺察自身限制,以做出選擇,並負起責任。Schneider和Krug針對存在主義人本治療定下四個基本目標:幫助當事人更能面對自己與他人、幫助當事人找出他們逃避自我的方式、帶領當事人規劃自己的生活,並負起責任、鼓勵當事人選擇更多元的生活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