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實戰階段

已經讀了一些東西之後,對於要把新的內容納入既有的知識框架覺得十分困難,而且有時候會有一些倦怠。

面對不知道的,不會的內容,內心不免慌張。

但這就是我階段性目標完成的結果。我的階段性目標是把既有的內容抓住,抓完之後,再由這些內容往新的範疇去延伸,雖然建立知識架構的過程中會有些挑戰。

而目前基本的內容我想已經大致上完成,接著就是延伸內容,以及複習既有的內容。

告訴自己:

1. 讀完的內容會忘記,這很正常,複習就好了。

2. 開始正是寫考古題,並且開始整合內容,不會的就回去翻書,找文獻,把整組拿出來學,學到會為止。

3. 多找各式文獻來讀,多問人。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四種觀點

昨天讀諮商實務時,書裡提到諮商工作時候的四個觀點。

近的觀點、遠的觀點、內在的觀點,以及最後的,寬闊的觀點。

當我自己處在一些情緒之中時,我也能用這四種觀點來看待自己。

為什麼學太極

為什麼我會去和W學太極拳呢?

當時就只是去他家,和他聊聊天,聽了他的歷程,然後他說目前他有個朋友正在和他學太極,於是我就問他,我能一起加入嗎?於是我便加入了。

加入了之後,我認識了阿德,認識了琳琬,認識了他教室裡面的學生。

太極哪裡吸引我?

我喜歡透過肢體動作來了解我自己,我喜歡透過太極去交朋友。太極和我自己的關係是什麼呢?我的生命和他有什麼連結?

透過太極,我了解到我是不敢與他人更深一步交流的人,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我不敢隨意給他人建議,我不敢和他人討論,我總是停留在我與他人的介面,我也總是讓他人進入我的空間,而沒有進入他的空間。

為什麼我不敢更近一步去了解人呢?為什麼我不敢更近一步去好奇地提出問題呢?

假如知道如此了,我可以怎麼做?

我喜歡透過肢體來認識我自己,但目前太極練習大部分都是對話。有些對話其實我跟不上,那該怎麼辦呢,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參與呢?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狂躁

我好狂躁,我剛才的狀態整個引出了一個超巨大的能量,我幾乎快吐出來。

我受不了了,於是我換了衣服就往外面衝。我跑的模樣就像是我被什麼東西所追逐著一樣,好像我正在努力的避開些什麼,我一直跑一直跑,跑到了河濱,我全力衝刺,然後再停下來,停下來之後,再全力衝刺。

我想擺脫什麼,我想要擺脫掉這個一直陷溺在負面思考的我,我想要掙脫,想要突破,但我卻出不來,我想要往自己想去的方向前去,但是我卻不知道我該往哪裡去。

在某一個剎那,我變得狂暴,我走向河邊,對著河的另外一端大聲的吶喊,那幾近嘶吼的聲音沒有引發任何的回應,身旁草叢裡的蟲子,仍然繼續鳴叫。

我一個人呢喃,自言自語,我說了許多的話。像是,不論怎麼樣,不論別人喜歡或不喜歡,我就是這樣,我堅守的道德底線,就只是不影響他人的自由,不侵害他人就可以了,在這樣的底線下,我可以做任何事情,不是嗎?那為什麼我卻覺得幾乎被綁住了?

一股強大的能量從我心中竄出,他沒有地方發洩,那是我壓抑已久的。

反正我就走在這條路上。

今天F問我,怎麼樣才能活出你自己?

他說,不管你怎麼活,你都是全世界最能活出鄭崴的人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活得比你更像,因此你怎麼活,都是你。

認識自己

我想更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為什麼現在在這裡,認識自己為什麼做了某些決定,認識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認識自己更多更多。

我想認識自己?代表我並不認識自己,同時也代表,我還沒有去認識自己。

假如換個方式說,我不想認識自己,那怎麼樣的行為是不想去認識自己呢?

在我的理解中,不想去認識自己,就像是去做各種事情,把注意力都放在外面的世界,而沒有回過來反省,自己內在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麼,我現在不就是在認識自己嗎?我最近這段時間不斷關注著我自己的內在世界,我有什麼樣的感受,我有什麼樣的情緒,我有什麼樣的行為。

是的,我現在就是在認識自己的路上。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覺得我現在沒有更認識自己,甚至沒有在做認識自己的事情呢?

我有一個期待:「只要我認識自己了,一切都會很順利。」

為什麼我現在即使去感受自己的情緒與狀態,但仍然覺得沒有認識到自己呢?

不管了,不管有什麼樣的想法,都先把他寫下來,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或想法。

認識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寫日記本身就是認識自己的方式。

什麼都沒做?

今天一整天,我做了一些事情,但這些事情與我設定的目標沒有關係,同時,我是一個人做的。

(我原本想要寫,今天我什麼事情都沒做,但這不是事實)

我早上睡了很久,因為我的腦袋很痛,我的眼窩以及後腦勺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呈現一個很悶痛的狀態,因此我睡到了將近十點才起床。

十點起床過後,我無心閱讀,我找了一些與冥想等靈性體驗有關的內容(像是修心中心、薩古魯的Isha),同時我也想著,我是否應該要放逐自己,學會活在當下呢?還是我要持續的在這裡讀書,考完研究所之後再去找工作呢?

我有許多的念頭閃過,令我吃驚,我也覺得好累。

吃完午餐後,我看了薩古魯的關於Isha的影片,以及它那智慧的話語,我嘗試練習了Isha方法,覺得身體仍然很不舒服,於是又躺回去睡覺了。

再醒過來時已經是三點。

有幾個覺察:

1. 為什麼我覺得我今天什麼都沒做?

2. 為什麼我會因為一直睡覺感到氣餒?

3. 為什麼我會感到一股混亂在體內流竄?

主題

現在的我能夠怎麼做呢?

已經唸書唸了兩個月的我,逐漸發現我有些使不上力,我也想要去旅行,去探索自己的模樣,去體驗各種生活,去農村,去大自然。

我能怎麼做呢?

我仍然會繼續準備考試吧,但我可以花一些時間在考試之餘去探索其他的事情,目前我有興趣的主題,內觀、打坐、覺察,關係流動、太極與冥想。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南機場樂活園區

好奇心似乎是起點,當學生說出些什麼話的時候,W回應的方式是好奇,去理解,然後對話。

當學生說出八加九的時候,他用好奇的方式去問學生,什麼是八加九?定義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是?透過對話,他想告訴學生,這個不過是個標籤,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去認識人。

他甚至當場創造了一個標籤給他,叫做8+7。

另一個學生說,某某某說了幹你娘,而W和他說,語言本身是沒有意義的,那要看你的意圖、語言的訊息,以及你的表達方式。單純就語言的訊息,無法理解他的意義。

有一個學生說,某人在學校一直嗆別人,真的看不出他有什麼壓力。而W反問他,假如你每天去學校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或是開心的事情,那麼你還會想嗆別人嗎?

孩子回他說:「可能還是會想吧。」

W的回答很有意思,他把狀況從假想拉回到現實,他說:「好啊,那等你真的能夠這樣你在跟我說。」W並沒有受制於對方的回答,而修掉自己的答案,他讓答案回到對方身上,言下之意就是:「我是這樣認為,但這是我的答案,也許你的不一樣,但你得自己去經驗。」

去一個新的環境,我告訴自己,先觀察身邊的人,也觀察身邊的環境,慢慢的與大家熟識,剩下來的再說。

在這個環境裡,其實自在也不自在。腦袋有些淤塞,但是這是過程。我告訴自己。

晚上我和Om聊天。聊到了身體的感知,我說了一句話,他很喜歡。我說:「W很強調覺察,覺察自己,覺察他人,也覺察環境。假如只有覺察自己,卻沒有覺察他人與環境,那麼關係就無法流動。」

我認為我自己也是,我滿常會卡在自己的知覺經驗,也就是自己的現象世界裡面,而我要慢慢的從我的現象世界裡面走出來,去看見我的現象世界之外,還有另外的世界。

可以給自己一個重要的練習:當我有任何知覺時,請試著不帶有評價的描述當下的狀況。然後去對比你的知覺以及你的情況,那麼你就能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些空間,那個空間將帶我走出我自身的知覺,而看見現實狀況。

另外,你也可以回到自己的身體感受,去察覺他,先不要去知覺他。

關於我進到這個場域的身份,我是志工嗎?志工是什麼?一般來說,我要去當志工代表我要去付出我的能力,但是我不拿酬勞。拿酬勞的就不叫做志工,因為別人認為我是有價值的,所以願意付我錢。但是志工的概念預設了,我仍然為他人創造價值,但是我不拿酬勞。

但我在裡面,我覺得我是學習者,我交互的與人們互動,我不是單向的為他人付出,他人的存在也讓我受益,或許志工的身份並不適合我。

我想強調的是互動的過程,以及互惠的價值,而非單向的志工。在魔豆學院,或許我可以當個農夫,我身體力行,我也有所獲得。

那我當個農夫好了。

考研反省

目前我有點緊張,有幾個原因:

1. 我知覺自己的狀態不如上個月積極,我沒有在讀書的時候,並沒有仔細思考學習的內容,總覺得腦袋不太使得上來。

2. 我讀書的時間相較上個月來說,下降不少。

3. 到了十一月的後半段,我的進度是混亂的,我並沒有給自己明確的進度,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將往哪裡去。原本是設定複習和新知並進,但有難度,會導致混亂。

4. 十一月的部分,測驗讀完一輪,變心快讀完、研究法大概只完成1/6,接下來要根據比較可能考的部分去讀,不要全部讀。

5. 筆記的系統有點混亂,有些有做筆記,有些沒有。筆記的目的不只是回顧,還有當下的整理。一定要做筆記。

6. 該背的就要背,用力的背下來,不要抱持著,背了這個會佔掉背其他東西的想法,腦袋記憶的容量是無限大的。

讀書時間減少反映了一些事情。

1. 我嘗試整理自己的過去,曾經關注的、完成的、喜歡的,關於我的一切。

2. 我前一段時間花了比較多時間在玩遊戲,我必須克制自己玩遊戲,最好的方法就是刪除。但是我可以讓自己看個動畫沒關係。

內心圓桌會議

讀書的時候,我覺察到我的腦袋說著一些話,但是他們很快的就過去了,快到讓我沒辦法抓住他們,也或許是因為我正在讀書吧。

他們似乎說著,人們在許多的地方都很痛苦,但是他們拼命地隱藏自己的痛苦,然後努力地透過各種行動來克服這些痛苦。但是當有人說「我不要透過行動來克服這些痛苦,這些痛苦需要的是接納,不是克服。」時,就會有人跳出來說「那你就是不願意受苦,你就是吃不了苦,你就是米蟲,你就是草莓,你沒辦法為別人帶來貢獻,也不願意努力,對,沒錯,你就是不願意努力。」

縱使我的內心有這麼多的人(每個都是我,都是我內化他人進來的我)在說話,但我知道我有所所偏好,我知道有一些痛苦是沒辦法克服的,克服充其量是用另外一邊的注意力來掩蓋這一邊的注意力,有一些困擾在本質上是被刻意壓抑的,我不認為這些壓抑會因為另一邊的努力追求或是克服而消失。

那個坐在主要位置發言的我,他說:「我有所堅持,我會繼續察覺你們的言說,然後讓我們一起來面對那些痛苦在本質上的問題,除此之外,我也想知道你們的故事。」

早起澄心

早起後,有一股情緒(我暫時不去定義它,因為我認為它不是憂鬱,也不是焦慮)充盈在我的身體之中,我感覺到堵塞。

我盤腿坐著,練習著W教我的澄心技巧。我開始察覺身體的部位。

我察覺到肩膀有一些緊繃、有一些沈重的壓力。我也察覺到我的眼睛很沈重而且酸澀。

另外,我也察覺到許多的小我,他們說著不同的事情。我依序讓這些聲音說話,在各個小我互相爭奪話語權的時候。

「身為一個考生,你怎麼可以一天只讀四個小時的書,而把其他時間拿去做其他的事情呢?」

「但是這是適合我的方法呀,我用適合我的方式讀書。」

「萬一你明年二月沒有考上,那會有很多人諷刺你,說你不努力,一天到晚吃喝玩樂。」

「我很努力,我自己知道呀。」

「我知道你們都有很多的想法,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回到我自己的生命脈絡裡面,去看待這些努力對我的意義是什麼?以及這些行為,對我的價值是什麼?」

其實過程中我還察覺到許多的感受,但是我記不住它們,我在當下察覺到它們時,它們就溜走了。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11/22 讀書摘要

變態心理學-歷史回顧與緒論

1. 心理障礙症的污名化:

污名化有四個歷程。第一是做出區分,第二是貼上標籤,第三是將標籤與負面特質連結,第四是歧視行為。

2. 當代心理障礙症有不同的定義方式

有四種主要的定義方式,但這四種定義方式都不能完全定義涉心理障礙症。

第一個是個人苦惱(distress),即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會造成自己莫大的痛苦,那麼該行為就可以歸類為一種障礙症。

第二個是失能(disability),指的是在生活中的重要領域,如社交或是職業方面,個體的功能減損,以致於無法發揮其功能,順利的完成某些任務。

第三個是社會規範(Social Norm)。社會規範指的是大多數人在判斷行為時,內心普遍的標準或是價值判斷。若一個人的行為偏離社會規範,那也許可以做為定義心理障礙症的因子,但並不是所有偏離社會規範者,都能用心理障礙症去定義。

第四個是失功能(Dsyfunction),它是指有害的失功能。一個行為是否有害必須由社會規範去判斷,因此屬於社會規範的範疇;而失功能則是指個體在演化過程中所擁有的內在機轉無法展現出其原有的功能。

3. 解釋心理障礙形成的原因與治療方法:

早期是惡魔論,認為心理障礙症來自於惡魔附身,因此為了趕走惡魔,人們會對患者施加殘酷的虐待。希波克拉底是第一個將心理障礙症歸因於人類大腦,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希臘醫生。在中世紀以後,人們開始了解心理障礙症可以歸因於生物因素,如巴斯德的病原理論以及高爾頓的遺傳取向,人們便開始從生物的角度去思考心理障礙症。

4. 當代對心理障礙症的觀點,從生物、心理分析、行為、認知觀點中,慢慢形塑而成

變態心理學-當代心理病理學典派

1. 遺傳典派

可分為行為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兩個類別。行為遺傳學是研究基因如何與環境互動,共同影響個體的行為;分子遺傳學則在標定特定基因的功能。

與遺傳典派相關的重要概念有:遺傳率、染色體、基因、DNA、基因表現、多基因(polygenic)遺傳易感性、共享環境、非共享環境

與行為遺傳學有關的重要概念有:表現型、基因型

與分子遺傳學有關的重要概念有:對偶基因(alleles)、多態性(Polymorphism)、單一核苷酸多型性(SNPs)、拷貝變異(CNVs)

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研究類別

研究可以根據不同方式分類,可以依照功能分成:基本研究、應用研究、行動研究、評鑑研究。

可以依照研究法分成量化與質性研究。

量化又可以分成實驗研究與非實驗研究。實驗研究包含真正實驗研究、準實驗研究、單一受試研究;非實驗研究包含敘述研究、相關性研究、發展研究、事後回溯研究。

質性研究中,可以分為人種誌研究、現象學研究、根基理論研究,個案研究、歷史研究。

混合研究參入質性與量化研究,其中有解釋的設計、探索的設計、三角檢證設計

(粗體代表背不出定義)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分手後座力

有一股不確定感在心中流竄,關於考諮商所的不確定感,關於人生的不確定感,裡面也有一些不安全感,諸如對於自我認同的不確定,缺乏信心等等。

這些感覺在我整理人生脈絡的過程中浮現,或許它想要告訴我什麼。

當他們出現的時候,如同W教我的,我會試著去區辨他們。

我那天和閔駿坦承,我說當初MH的離開讓我很不爽,因為我覺得他喜歡另外一個男生,他總是在我面前說他有多好,同時當我們一起出去的時候,他也會用欣羨的眼光看著他。此外,MH也會和那個人討論我們的關係,甚至是最後那個人都會主動介入我們的關係,讓我覺得很不舒服,我超級討厭這種感覺。

更強烈的憤怒感是一種被比較,然後被認為較為次等的感受,也因此我有強烈被拋棄感。

而我要考上諮商所,有個原因就想告訴對方,當初你用這種方式惡質的丟下我,讓我很憤怒,我要努力的讓自己變得更幸福來報復你,讓你對自己的決定後悔。

同時,我也要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更寬廣,更包容,有更高層次的人,讓你知道你的選擇有多麽的可惜。

即使在最後,我會想著:「我何必讓自己與他過不去?我只要過好自己的人生就好了呀,並不用為了向他證明什麼。」

但是我還是想這麼做,我會向那個內化在我心中的他證明,讓他知道他該多麽的懊悔。

第一次週末電影院

晚上和JC、信彥一起看電影,氣氛很棒,當我們在捷運出口外碰面時,他們兩個似乎很快就對上頻率了,彼此都很和善,也很好相處~

看完電影之後,我們在房間裡面隨意聊天,JC和信彥對我的日記回顧有一些興趣,於是我便把自己整理的東西與他們分享,過程我其實滿害羞的,我內心覺得這種東西誰要看呀?但我還是鼓起勇氣與他們分享我所整理的這些內容。

當下我很緊張,我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姿態是向內縮的,而且不斷冒汗。但稍微冷靜一下,我發現他們其實都滿友善的,也滿好奇的。尤其是JC,他一直很好奇我的日記到底都寫些什麼。原來有人對我很好奇呀!我滿開心的。

在這之後有一小小段的空白時間,或許有些小尷尬,但我們慢慢將聊天的重點擺到每個人的生活,大家的生活之中有什麼樣的事情呢,看了哪一部作品而有些感動呢?

我很喜歡這種小團體的對話,很舒服,而且也可以滿深入地說出自己的觀點與體驗。

在對話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注意,想讓大家都能說說自己的想法,因此有時候我就會故意把焦點轉移給信彥,因為他比較怕生。

最後我們仍然有認真的討論魔法公主的劇情,我很喜歡信彥提出的觀點,關於為什麼山豬變成邪魔,但是莫娜沒有,他說這是一種對於生命的坦然與傲慢的差別。而宜汝說,宮崎駿每一部作品的主角都是女生,也較我驚訝,對耶!每一部都是耶,就算是霍爾的移動城堡,主角也是蘇菲!


整理2019日記&與紹凡對話

今天一整天都在整理自己的回顧日記。

昨天晚上整理了2013年的部份,發現實在太多,太難整理,因此決定先從最近的兩年開始整理,把2019、2020的頭緒裡出來,這可以告訴我接下來的方向,而我也會比較清楚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想法,而不再會有斷裂的感受。

昨天,我和紹凡說我有點焦慮,接著和他討論了一些事情,他建議我可以畫畫,於是我畫完之後與他分享,他竟然說,他好喜歡。我那個剎那有些驚嚇,心裡面想:「怎麼會有人對我的內在故事感興趣呢?誰會對這種事情感興趣?我是個怎麼樣的人對其他人來說重要嗎?」他說完之後我內心只覺得一陣激動,有股存在被認可的感動。

還比較年輕的時候,我可能很難感覺到這種被認可的感動,一方面是我很少創造自己的東西,我的所作所為,大部分都只是複製而已,我在學校學到什麼,記下來,然後再吐出一樣的東西,吐出來的東西是這個社會要的,於是我得到認可。

當我有意識地想要脫離社會所認可的框架時,我竟發現我無法吐出自己的東西,我沒辦法創造,就算創造了一些什麼,我竟然也難以認同它,即使它來自於我,作為我的延伸。

當我脫離機械化不斷複製的歷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與創造,以及這一切的基礎是如何虛無飄渺時,我才懂得被認可的存在,是什麼樣的體驗,也才更深刻地受到感動,終於發現,能說出「存在本身就具有價值」的人,是多麽深刻體驗生命的人。

以下紀錄我與紹凡昨日的對話

對話裡面提到了幾件事情

1. 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而SF反問我,為什麼會說我什麼都不會?那什麼叫做會?什麼叫做不會?

我說,我察覺到,我並不是什麼都不會,而是不知道自己會什麼,而會什麼比較像是一個可以賴以維生,作為工具生存的技能。

SF則說,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會,或不會,這個社會給我們的框架是,我們總是要學習某些事情。

我思考著,一件事情好像到一個程度就是會,但是難道真的是這樣嗎?當你自然接觸到,而喜歡的時候,慢慢的就會去模仿嘗試,而那時候你就會了,這個會並不是技術上的會,而是你將它變成你生命中的一部份。

我們平常所言說的,會與不會,似乎總是將某個特質與能力工具化成某些技能,但即時最初的學習,是他們與我們生命的連結,我們不用會或不會什麼,而是能怎麼樣生活,用什麼樣的方式生活著。

2. 我察覺到我內心有許多的我,會否定我所會的事情,也有些事我很擅長,但是我卻忽視它們的事情。最近我發現的事情便是,我很擅長與動物產生連結、我擅長提出問題。

3. 這樣的狀況發生在與MH的感情之後。

在這段感情之中,我感到整個人被否定的挫敗感,我所擅長的都無法被欣賞,他無法欣賞這樣的我,而我也內化了他的觀點,變成一個無法喜歡自己的人。我察覺到這個觀點在我的心中對著我說,而我也練習試著聽見他說,然後好好的陪伴這一部分的我。

以下是今天畫的圖,以及與紹凡分享後,他的提問與我的思考

:鵝旁邊黑黑的一團東西是什麼呀?

那是一些對我而言很重要,但是在我生命中離去的人們。此時我想到的是芃云。

:那是什麼形象呀?

我並沒有誠實的說,我告訴他,我說不清楚,但當我回答完之後,我竟然覺得想哭。

:中間那個是你嗎?你的右腳踩在夜裡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我的人生中,滿多時間都沒辦法很有安全感的踩在地上,我好像想要去什麼地方,但是又想要待在這裡。

:地上的臉是什麼東西呀?

那是現在還活在我生命中的人們,他們滋養我貧脊生命的土壤,讓我的土壤長出了生命。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一些靈感

 一些靈感

1. 

我努力的工作,我會存到一些錢,也許也會有一些生活,然後把一些我渴望做的事情先擱置;等到我60歲退休的時候,我可能有了一些錢,但是我再也沒辦法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我可能沒了健康,沒了體力。

2. 

有一些人窮困潦倒,是因為他們必須變成這樣,然後從那個狀態中成長;有些人變成了教授,去教授人們各種知識,因為他們必須變成這樣,然後從那個狀態中成長;有些人必須成為助人者,因為他們必須變成這樣,然後從那個狀態中成長。需要被幫助的人,協助了幫助人們的人獲得成長;幫助人們的人,協助被幫助的人獲得成長。

有些人必須變成大企業家,然後從那個狀態中成長;有些人必須變成推動社會革新的人,然後從那個狀態中成長;有些人必須要變成公務人員,然後從那個狀態中成長。

而我要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然後從這個狀態中成長。

3. 

整理了我的脈絡,我的日記,我後設的看見我不斷關心的事情是什麼,

澄心 #1

我內心有一些小我要說話,同時我也察覺到了一些情緒,現在我想讓他們說說話。

我察覺到,我有一個孤單的情緒。

我察覺到,我有一個想要哭泣的衝動。

我察覺到,我的脖子右後方有一個緊繃。

我察覺到,有一個小我覺得沒有讀書的時間,讓他覺得很恐慌,因為他覺得他應該要讀書,不然沒有什麼進度很可怕,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我察覺到,有一個小我,他想起了S,有一些惦念他。

我察覺到,有一個小我說,我可以和S分享我今天在W那邊學習到的察覺。

我察覺到,有一個小我說,他覺得被S討厭,因為S沒有回覆他的訊息。

我察覺到,我的腦袋有一個脹脹的感覺。

我察覺到,有一個小我說,他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歡他,而他們願意應我的邀請來看電影,只是因為他們可憐我,所以他必須變得很可憐,才會有人關注他。

我察覺到,有一個小我說,他渴望被關注,他有被關注的需求,但是現在臉書關掉了,似乎是無視他的需求。

我察覺到,有一個小我說,他害怕與S分享他的故事,S會和其他人說。

我察覺到,有一個小我說,他想到MH和YC會討論他的事情,他不喜歡這種感覺。

我察覺到,有一個小我說,為什麼MH你要迴避我,他討厭被MH迴避,他感受到被忽略,他甚至有些生氣。

我察覺到,有一個小我渴望與人連結,他覺得很孤單。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分手後兩個月

分手之後,第二個月。

我已經不會常常想起MH了,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底層的渴望與需求,還在關係中的時候,這個需求往往看不清楚。現在關係移開了,它又透出來了。

那是一個渴望連結的不安全感。

悲觀的想法

有時候我會悲觀地想著,我如此分析自己又有什麼用處呢?我分析完之後,似乎也沒有產生變化,我仍然在我的日常生活裡面掙扎著。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自療日記#3-早期記憶的詮釋

1. 把錢給乞丐:有一次我要買冰,媽媽給了我一些錢,在買到冰之前,有一個乞丐把碗遞上來,我就把錢放進去了,然後媽媽一陣訝異,我看到媽媽訝異的模樣後,想要把錢拿回來,媽媽阻止了我,說:「都放進去了不要拿回來了。」然後又給了我一些錢,去買冰。

你做了一個行為,並發現自己做錯了,你想要修正,卻被阻止了。但即使你做錯了,你還是得到你想要的。

2. 不去看吃冰淇淋的孩子:我有一個習慣,當我吃冰的時候,有人盯著我看,我總是會覺得很彆扭,因此當別人在吃冰,或是做我羨慕的事情時,我會故意不去看他們。

你不喜歡被別人羨慕,當你有,而別人沒有的時候,你就會感到不舒服。同時,你不喜歡向他人表示你的羨慕,當別人擁有你沒有的東西時,你會迴避,讓自己好一些。

3. 一個鼻屎的故事:幼稚園時,有一個朋友和我打賭,說他敢吃別人的鼻屎,我告訴他我不相信,假如他敢吃我的鼻屎,我就吃他的。最後他吃了我的鼻屎,但我卻沒有吃他的。

你和別人打賭,你輸了,但是你並沒有承擔相對應的後果。

4. 一個來到地獄的惡夢:有一次,我趴著睡,臉直接塞進枕頭的那種。過了一會兒,我醒了過來,我依然在我躺著的地方,但是我身邊的環境完全改變了,它呈現一種陰沈,黑暗的色調。我從床上爬起來,身邊沒有任何人,我感到很害怕,很沒有安全感的害怕。我在公寓裡找尋我的家人,但我找不到任何人,於是我打開了門,往外去,搭了電梯到一樓。一樓樓梯旁的管理伯伯不在,我不敢再往外面去了,於是我按了電梯,回到了家裡。我用一樣的姿勢躺回床上,閉上眼睛,過了一會兒,我醒了,回到了原來的世界。

大樓是你的舒適圈,你很清楚知道自己不能再出去,所以你在一樓的時候停了下來;你害怕自己一個人,所以即使四周環境昏暗,你還是努力的尋找著,想在這個世界找到你熟悉的人,但是你最後沒有找到,所以你回到了原點。

自療日記#2-早期記憶

如同阿德勒取向與當事人建立關係的方式一樣,以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作為關鍵,雙方以合作、尊重的方式一起工作,而我現在會閉上眼睛,以I/Thou的方式和自己連結。

【早期記憶】

1. 把錢給乞丐:有一次我要買冰,媽媽給了我一些錢,在買到冰之前,有一個乞丐把碗遞上來,我就把錢放進去了,然後媽媽一陣訝異,我看到媽媽訝異的模樣後,想要把錢拿回來,媽媽阻止了我,說:「都放進去了不要拿回來了。」然後又給了我一些錢,去買冰。

2. 不去看冰淇淋的孩子:我有一個習慣,當我吃冰的時候,有人盯著我看,我總是會覺得很彆扭,因此當別人在吃冰,或是做我其實喜歡的事情時,我會故意不去看他們。

3. 一個鼻屎的故事:幼稚園時,有一個朋友和我打賭,說他敢吃別人的鼻屎,我告訴他我不相信,假如他敢吃我的鼻屎,我就吃他的。最後他吃了我的鼻屎,但我卻沒有吃他的。

4. 一個來到地獄的惡夢:有一次,我趴著睡,臉直接塞進枕頭的那種。過了一會兒,我醒了過來,我依然在我躺著的地方,但是我身邊的環境完全改變了,它呈現一種陰沈,黑暗的色調。我從床上爬起來,身邊沒有任何人,我感到很害怕,很沒有安全感的害怕。我在公寓裡找尋我的家人,但我找不到任何人,於是我打開了門,往外去,搭了電梯到一樓。一樓樓梯旁的管理伯伯不在,我不敢再往外面去了,於是我按了電梯,回到了家裡。我用一樣的姿勢躺回床上,閉上眼睛,過了一會兒,我醒了,回到了原來的世界。

5. 一切失去控制的惡夢:在我快要上小學的時候,我們搬到了新家,有幾個晚上,我會重複做同一個噩夢,我會夢到,有很強烈的衝動從我的心裡爆發,我將家裡所有的電器都砸爛了,所有的東西都被我破壞,尤其是那些昂貴的電器,然後有很強的力氣將棉被整團托起,四處亂甩,當時我的心裡知道:「完了,一切都完了,因為一切都毀了。」往後,只要我發燒,我就會做一樣的夢,一樣的恐懼會向我襲來。幸好,我國中之後,就幾乎沒什麼發燒的經驗了。

6. 在車子上失去控制的夢:夢裡,媽媽開車載我出去,他將我留在車子裡,下車去領錢,而媽媽下車之後,車子竟然自己動了起來,然後一路往前面滑去,我想打開門卻發現自己被反鎖在車內,我就這樣看著車子失控往前面不斷加速,我感到非常的恐懼。

7. 與阿姨、媽媽一起去便利超商買牛奶:有一次,我與阿姨、媽媽去便利超商買牛奶,他們上車之後把牛奶拿給我,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把冰冰的牛奶貼在我的臉頰上。

8. 罵別人是歐巴桑:幼稚園的時候,有一個廚房媽媽,我忘記什麼原因了,我說他是歐巴桑,他很生氣地告訴我們導師,於是我被媽媽與老師教訓,但是在那個時候我心想:「他這個年紀不就是歐巴桑嗎?我有說錯嗎?」

9. 在幼兒園的黃椰子下小便:有一次,我和同學在幼兒園的小操場玩耍,忽然我想要小便,我看到旁邊有一叢黃椰子,於是便直接面對著這叢椰子小便。後來有人去和老師打小報告,老師當著全班的面,把我叫出去,當場訓斥了我一頓,當下我覺得非常非常的羞恥。

10. 拼圖作業我欺騙老師我可以完成最高級:幼兒園有一項測驗,會帶我們到使用電腦的教室,要我們操作拼圖作業,完成之後,我們就可以玩泡泡龍的遊戲。我知道完成片數越多的拼圖,就代表越聰明,我沒有做拼圖作業,我直接開始玩泡泡龍,而當老師問我能完成哪一種時,我欺騙老師說我可以完成最多片數的拼圖。

11. 爸爸拿著剪刀說要剪掉我的雞雞:有一次媽媽要幫我洗澡,爸爸看我沒穿衣服,就拿著剪刀靠近我,說要把我的雞雞剪掉,雖然媽媽說爸爸是開玩笑的,但是我當時真的相信他會把我剪掉,甚至在腦袋裡面想像他把我剪掉的畫面。

12. 我在斑馬線上差點被撞,而被父親大力痛毆:有一次我們全家去看燈會,結束後我們要回到停車場,過馬路時,我們快到另一邊了,我於是用跑的跑過去,這時有一台摩托車紅燈右轉,差點撞到我,然後爸爸把他手上的腳架拿起來直接往我的頭上打下去,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被打,但是我知道他很生氣,他怕我被撞到。

13. 我看到有人在學芭蕾,告訴媽媽我也想學:幼稚園時,我忘記是什麼原因,我和媽媽說我也要學芭蕾舞,他告訴我,這是女生在學的耶,我告訴他說我想學,然後我便買了舞鞋,在放學後到頂樓的教室和大家學跳舞,那是一個三面都是玻璃,而且玻璃前面有鐵杆的教室,我記得我把腳抬起來,架在鐵杆上練習的模樣。

14. 我去姊姊補英文的地方找他,在教室裡面滾來滾去: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姊姊補習英文的地方接他,那是一個美式的英語教室,我上去叫他時,他們還沒下課,但我直接跑進了教室。老外老師看起來很興奮,我在地上滾來滾去讓他們全班的人一直笑,而我也很開心。

15. 爸爸和媽媽吵架,媽媽一直灌酒: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吵架,我不知道原因是什麼,但是媽媽把櫥櫃裡的酒拿出來,直接一口一口的灌,爸爸在旁邊皺眉告訴他不要這樣,我也告訴媽媽不要這樣,但他還是一直喝,我覺得很害怕,覺得很難過。

16. 爸爸和媽媽吵架,媽媽把自己關在三樓的儲藏室:因為爸爸外遇,媽媽很傷心,再一次爭吵之後,他把自己關在儲藏室裡面,我跑到儲藏室外面一直哭,要媽媽開門,我聽到媽媽在裡面哭,我叫他他也沒有回應我,我很害怕媽媽在裡面自殺,他死了我該怎麼辦?

17. 爸爸和媽媽吵架,我抱著媽媽一直哭:有一次爸爸和媽媽吵架,媽媽哭了,爸爸不知道去哪裡了,而我看到媽媽很難過的樣子我就哭了,媽媽把我抱著,然後我哭得更兇了。

18. 爸爸總是打我:我沒有特定事件的印象,但使我爸爸總是打我,他不喜歡和我說話,也不會理我,他只要開口,就是罵我,只要靠近我,通常就是打我。

自療日記#1-以阿德勒取向治療自己

我的需求是獲得關注,獲得關注讓我有安全感,這意味著,我本身缺乏安全感。得到安全感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從別人的肯定,也可以從自己的肯定,但無論如何,若什麼事情也沒有做,那麼我就不會得到任何的肯定,我無法從行動中肯定自己,若我沒有任何行動。

因此我必須行動。

在這段時間,我採取了一些行動,這些行動表淺的目的可能不是獲得關注,但當我用獲得關注的觀點去看待他們時,我發現其實也是符合的。諸如在臉書上發文、與朋友見面聊天、太極練拳、自己辦電影哲思會、找朋友Free Hug。

在我讀完阿德勒取向後,我想嘗試看看他所說的觀點,試著建立社會興趣。阿德勒說社會興趣是人的天性,意思是,人天生有能力與他人合作,並作出貢獻的能力。人的困擾時常來自無法發展順暢的社會興趣,因此我想嘗試去做些符合社會興趣的事情,或許如此能夠減緩我的焦躁。

除此之外,阿德勒提出生命風格的觀點,指的是一個人知覺這個世界的方式,例如我會將他人的行為詮釋為「他打算忽略我」,這便是我的生命風格。而他認為生命風格是在一個人六歲以前形成的,在這之後生命風格將很難轉變,因此阿德勒便是透過「問詢」與再教育的方式協助當事人調整他的生命風格。其中,探索生命風格的有一些方法如家庭星座、早期記憶。

阿德勒認為要了解一個人,必須將他放在系統之中,而人最早期接觸的系統便是家庭,孩子會把在家庭中,學到與人互動的方式,類化到與其他的人際互動之中。阿德勒提到,人們往往相信自己知覺到的世界,與客觀世界最為接近,因此人們很難察覺到,自己知覺世界的方式其實只是幾百幾千種中的其中一個特例。

接著我要試著對自己諮商,透過文字拉出一段距離,去觀看自己。去探索自己的家庭星座,以及早期記憶。

對自己諮商聽起來有些滑稽,就像是在夢中的人,透過夢中的自己,叫醒自己。我不知道這有沒有可能,但我認為理性與覺察或許是一絲曙光,可以穿透我的夢境。

(我上一份工作確實符合了阿德勒的說法,是一個能夠滿足社會興趣的工作,但是我卻也在其中分身乏術,沒辦法將自己照顧好,而使自己處在一個失去覺知,情緒起伏很大的狀態裡。事情並不只是找到社會興趣而已,)

我渴望被關注

我必須要面對自己的困難,目前我身邊有許多的人正在幫助我,他們能夠陪伴我,但是沒辦法替我做決定,也沒有辦法替我走過。

今天我與W的對話,引起了我一陣反思,更覺察了自己的狀態、需求、習性。

今天我詢問W時,我無意識的忽略了阿德,而在之後,我察覺到自己被忽略的感受。我知道這是我所知覺到的,並不代表他人真的如此認為,但是我透過察覺到我如此詮釋他人的行為,進而發現原來我也用這種方式與他人互動。(我內心深處看待他人的方式,將成為我看待自己的方式;相反的,我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成為了我看待他人的方式。)

知覺到自己被忽略時,我明白到,原來我非常需要關注。這反應了我隱而未現的習性:「當有人獲得比我更多的關注時,我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我害怕被其他人忽略,因此我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我無意識地忽略他人,進而形成了我無意識的自我中心狀態。

渴望被關注後面暗示的是:「若別人沒有關注我,那我就沒有價值。」

我無法相信在無人關注的狀況下,我是有價值的;也就是我現階段無法透過自己,肯定自己。

我想起了自己的行為模式。在學校工作時,我為了得到關注,因此我接下了超出我能力負荷的工作量,同時,當有人比我更受關注的時候,我就會感到焦慮的不安,並且有很強烈的自卑感。

我能夠透過文字去捕捉到一些自己所面臨的困境,但是接下來我該怎麼做呢?

諮商所動機反思

今天讀書的過程中,身體都很緊繃,我也不斷察覺到自己的緊繃,並試著將它舒緩。

下午有些失去力量,而當我失去力量的時候,我便坐著心想,或許可以整理一些東西,或是看看以前寫的東西。

我在當下感受到的其實是一種失去目標的感覺,我會忽然忘記,我要考研究所,要考哪幾間學校,這類的事情,然後忽然陷入一股無助感、無方向感。

也許是因為我目前所做的事情,雖然直直地與我的目標相連,但是我卻沒辦法感受到。我知道要達成某些事情,並不總是快樂的,就算做喜歡的事情,做想做的事情,也不一定會是快樂的,挑戰有時候是開心的,有時候卻也令人憂鬱。

但我會在彷彿就要失去目標的時候提醒自己,也會在失去動力的時候試著回顧自己為什麼要考諮商所,為什麼想當諮商心理師。

這個問題我一直沒能好好的處理與回答,為什麼呢?

1. 考到諮商所,我才有門票,能夠成為執業諮商師。

2. 自我探索的興趣,是我走向諮商的原因之一。

3. 我希望協助他人成長,是我走向諮商的原因之一。

4. 渴望自我不斷成長,是我走向諮商的原因之一。

5. 我想成為行動心理師,安排自己的生活,是我走向諮商的原因之一。

6. 我在Inpack時期的行動促使我不斷的自我覺察與成長,我喜歡了解自己、覺察自己的狀態。

7. 我在Inpack時期的行動中,我也協助了一些人成長,這使我很有成就感。

8. 在感情關係中,我受過傷也傷過人,我致力於尋找關係之中,能夠互相成長的關鍵,這使我有成就感。

9. 我也曾經幻想,自己能夠成為一個作家,專門書寫和人性相關的內容。而若我的作品能夠激勵人們,我會覺得很快樂。

我知道,考諮商所這件事情,並不會達成這些目標(大部分都不會,大概只拿到1.的門票),剩下的其他目標,都還是必須付出更多努力以學習。但是進入諮商的環境,可以讓我得到更多的資源去達成我的目標。

我曾經在體制外面生活過,幾乎放棄學校課業,生活圈也不是校內的人,這樣的生活固然有其自在之處,但也時常帶來不安全感。我過去不斷對抗這股不安全感,但我逐漸察覺到自己對於安全感的需求。

因此這也是我走上這條道路的原因。

一般而言,研究所是為了做研究的,但諮商所除了做研究外,也是培育諮商心理師的重要產地。我若考諮商所,那我也必須考量到,我必須要做研究。而研究就必須考慮指導教授、題目、計畫、實驗室人數等等的議題。

處理事情的眉角覺察

把自己的心情靜下來,變得比較能夠清楚地思考事情。

我現在察覺到兩件事情,第一個是,我對於自己的行為並沒有周全思考感到自責;第二個是,我察覺到下次我可以怎麼做。

SF想要認識W,於是他私訊我,問我能不能介紹W給他認識,此時我心中有個想法:「SF想認識,那我來問問看吧。」於是我於學習太極的群組中問了大家,但我詢問的對象是W而沒有YD。

過了一段時間,W回應道,他希望把週五的時間留給我們兩個人,如此可以更深刻的與我們對話,瞭遇太極,假若是想認識他的話,或許可以另外安排週三、週四去他的教室,又或者週末到他的家裡聊聊。除此之外,他也主動將YD加入討論之中,詢問YD的想法。

關於自責

感到自責的事情是,在有介紹給W之前,我應該多想一些,從比較全面的觀點去思考,例如週五的時間,是我們的練習時間,而不是認識的時間,而若SF臨時加入,可能會影響整個節奏。比較好的做法也許是先找時間將SF介紹給W,然後再看他們之後打算怎麼做。

此外,我在詢問的過程中沒有將YD納入考量,我們是一個練習的團體,每個人應該都被尊重,但我卻忽略了這件事情,而只詢問W。

下次可以這麼做

因此我知道下次我可以如何思考,我必須用系統的想法,把每個人都納入想想看。例如我們這個團體有三個人,這個團體對於大家的意義是什麼,大家想要得到什麼?而若有其他條件加入會帶來什麼影響?

做得不錯的地方

但我也有一些地方做得不錯,SF問我時,我並沒有馬上答應他,我知道這會影響我們,所以我得先詢問大家的看法,於是我主動地在聊天室裡問大家。而在W提出了不一樣的做法時,我意識到YD還沒有表達自己的看法,於是先將傳給SF的訊息收回。

我知道要先詢問,而且沒有讓躁動的心情影響了我的語言,我語言上盡量持平,我覺得在這方面,我做得還不錯。

雖然我沒有在提問中納入YD,但知道練功是我們三個人的事情,因此我選擇在群組裡面提出問題,這個決定也是我認為自己做得不錯的地方。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用腦過度

有些時候我仍然會強烈的感受到一股孤獨的感受,這種感受襲來的時候,我會忽然了解到,原來我並沒有一個有歸屬感的地方。這個時候我會開始否定我需要歸屬的感受,接著開始鑽牛角尖的思考,人一定需要歸屬感嗎?是不是只要轉換了想法,我就可以超越歸屬感的需求?

我在許多時候都有這樣的傾向,想試著去超越,而不是去面對。

例如當我發現,原來我必須對他人有所貢獻,我才能夠受到他人喜愛,那麼我便會開始思考,難道愛一定建立在貢獻嗎?人能不能超越貢獻的約束,去愛一個人,沒有條件的?相反的,我並不會開始去克服自己害怕沒有貢獻感的情緒,也就是自卑。

當我面對自卑時,我採取的行動是,去解構它,去拆解它,去質疑他。最後我迷失在許多不同的思想之中,我甚至不確定自己相信什麼。然而也有另外一個可能性,是直接面對自卑,然後用追求卓越,去克服自卑感。

但什麼時候需要直接面對,什麼時候需要解構呢?我是真心不知道的。

怎麼和人談論痛苦

我認為,人要變得幸福必須靠自己。旁人可以協助去挑戰、整合自己。而身為旁人,不只是陪伴,也要明確自己的想法,並真誠地告訴對方,但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做,這個我還需要一些時間思考。

我們仍然有一定的人性觀點,認為人怎麼樣可以幸福,因此我們可以陳述我們的觀點,並引導旁人思考,即使他不同意,也不要緊,至少他透過這段歷程得知了,自己並不相信這樣的觀點。

若一味的聆聽,而沒有給予力量,那麼也是沒有用的。不要害怕說出來傷害到對方,也不要害怕自己被厭惡,心理上的痛苦,大部份時候,是自己傷害自己。

愛的思考

 當我心中出現自責的感受時,那自責後面的含義是這樣的:「你沒有實際做出什麼貢獻,你憑什麼擁有幸福,你憑什麼能夠讓身邊的人願意對你付出?」

而這句話的預設是這樣的:「假如你沒辦法為別人做出什麼貢獻,你就不值得被愛。」換句話說,你必須為他人做些什麼,你才值得被愛。

這樣的聲音來自我的內心,這也意味著,我有可能無意識地用這樣的批判想法去看待身邊的人,也就是當我「認為」這個人對身邊的人沒有貢獻,卻希望別人願意為他付出時。如此一來,我看待別人的觀點,也變成了我看待自己的觀點。換句話說,我看在自己的觀點同樣的也成為我看待別人的觀點。

為什麼最一開始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把自己當作工具,而不是當作一個人,認為一定要做些什麼有用的事情,才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同與愛;而是什麼時候,我內心也無意識的出現了,假如這個人沒辦法做對其他人有用的事情,他就不值得被愛。(它的呈現可能不是那麼明確,而是以相反的型態呈現,像是:「我好欣賞這個人,因為他為很多的人做出貢獻。」而換句話說,就是指我不欣賞另外一個人,因為他沒有為其他人做出貢獻)

把自己當作工具,也把其他人當作工具。這些通通都是條件,我們之間的連結必須有條件。

但是也許有人會說,假如你不為他人帶來貢獻,難道你就每天一直睡?一直窩在家裡?一直當個廢宅嗎?

我想因果關係是相反的。因為其他人要求貢獻,而使得人感到抗拒,自我渴望的與外界要求的形成強烈的不一致,而要因應這樣的不一致所帶來的痛苦,因此人開始「耍廢」,像是一直睡,一直不與其他人互動。

因此並不是因為不願意為他人帶來貢獻,而有後續的結果,而是因為知覺到被迫而產生後續的結果。

意思是,假如周邊的環境能夠擺脫「這個人沒有用,所以我無法愛他」這樣的思維,那麼這個人就更能夠更關注自己的內在世界,而了解自己喜歡做什麼事情。

這裡有一個假設,沒有人天生出來就喜歡一整天什麼事情都不做,人們總是有一種傾向去做些什麼,因此我們能做的事情是去拿開擋在這個傾向前面的東西,假如把這個拿走了,人就會慢慢有力量。

但事實是,人沒有足夠的能量將所有的人都當做人看待,接納本身是很耗能的,那該怎麼辦呢?

假如我們全然接納自己的條件是,我們也必須全然接納他人,那麼全然接納自己是否成為不可能?因為實際上我們做不到這件事情,又或者在現在的社會條件下,我們做不到這件事情。

整體評估與目標

 做一個整體的評估,去思考我目前的程度在哪裡。

【心理學】

我的掌握程度只有普心、變態心理學,但是其實每間學校有自己的偏好,關於發展或是認知心理學等等。

我的目標除了讀完普心之外,我還有必讀的教育心理學,我完全還沒開始。

【諮商理論】

我的諮商在理論上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我能夠說出不同派別的人性觀點,以及從理論觀點,他們如何看待構成困擾的機制,接續著,他們如何由此機制衍生出自己的治療技術。

但是我在實務演練上十分不足,例如在情境之中,我該如何將個案的狀況概念化成特定的理論觀點?而我對於實務上的互動技術仍然了解甚少。

假如要客觀的說,諮商理論要準備的有,諮商實務與理論。而理論的部分我才剛進入狀況,實務的部分則是很不足。

理論包含了:人性觀、困擾機制與概念、治療關係、治療技術、多元文化應用、性別應用。

實務包含了:諮商倫理議題、安排諮商計畫、當事人狀況概念化、諮商紀錄、諮商效能評估。

而實務的內容則包含許多:家暴、虐嬰、精神疾患(變態心理學裡全部的內容)、校園議題(如自殺、霸凌、性騷擾)、成癮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團體諮商的內容需要補足,團體諮商我完全沒有概念。

若從拼圖的隱喻來看,我只完成了前面的諮商理論拼圖,其他的拼圖我通通都還沒有完成。

【測驗、研究、統計】

我的測驗讀完一次,統計也讀完一次,但是研究法完全還沒開始,因為書還沒拿到。

而這三者之間的整合我也還沒做好,我還不太會看Paper,我的統計也時常會忘記重要的概念與原理,在應用上也時常卡卡的,缺乏練習。

測驗領域中,我知道重點是什麼,包含了信、效度、試題分析、試題理論,以及各式類別的心理測驗的運用情境,以及常模、解釋性等等。測驗中偏向計算的部分,會與統計、量化研究一起出現;而測驗中的心理測驗、則會與諮商實務一起出現,問你假如要使用量表去評估個案的狀況,你要用哪一種?如何用?有什麼限制。

【總結】

我很容易鬆懈,但值得開心的事情是,我總是能察覺到自己正在鬆懈,以及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在哪裡,還有哪些不足,需要更加努力。已經知道了,那就只差執行!

【行動】

目前離十二月,還有近兩週,這兩週,有些基礎我要更抓住。

打地基:變態心理學、諮商理論、研究法要盡量完成

蓋房子:變態心理學 x 諮商理論、諮商理論 x 諮商實務內容、統計 x 量化研究....

關於努力

心中有許多的聲音浮現出來,去批判自己能夠感到幸福,也批判自己不夠認真。

目前我的讀書計畫有些耽擱,因為我並沒有重新去規劃自己的進度,並且以考試取向去不斷推進自己,而是以讓自己舒服的方式。放自己舒服的方式並沒有不好,但是他沒辦法讓我有效地考上,當我鬆懈的時候,請去思考,並不是隨便就能考上研究所的,有許多人的努力...

我忽然在一瞬間有股領悟,我的努力不應該是因為別人比我更努力,而是我願意花多少時間去實踐我的努力,我的努力不是因為別人比我更努力,而是我對自己的責任與實踐。

我的生命脈絡中,有多渴望,有多希望,能夠協助他人獲得成長?能陪伴他人走過低潮難關?

假如我能夠清楚地從自己的脈絡來思考,那麼我就更有力量去努力,我的努力不會變成擊敗別人的手段,而是自我實踐的過程,是我與自己的承諾。

而我心中那股自我批判,或許就是來自於對於自己仍沒有好好的為自己負責,而帶來的批判。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NTU Free Hug

台大最近不平靜,於是我和S、Q約了今天下午要一起去台大Free Hug,QT因為要照顧阿嬤,於是只剩下我和S,而我到了之後,還在心想,假如只剩下我一個人的話,那我還要去嗎?我心裡還是有一些些的畏懼,即使這個行動本身就是出於善意。

S做了一個很棒的板子,超級大,而且我很喜歡他的剪貼,他把雜誌的內頁剪下來,浮貼在某些英文字母上,讓整個板子變得更繽紛了。

於是我們沿著舟山路走著,拐了個彎,經過椰林大道,再到小福,我們在這裡待了一段時間,然後轉向醉月湖。

待在小福的時候,有兩組人來和我們交談,一個是華視新聞的節目,想要和我們討論美國總統大選的事情,另外一個是非營利組織,想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活動。

中間有人買了兩罐綠茶,送給我們,他說:「你們這麼做很棒!」

我們在醉月湖遇到了S的朋友,他今年數學系碩五,看起來有滿大的壓力,但我能夠感受到,即使他面臨龐大的壓力,他也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這項挑戰。我們一起坐在湖畔旁的木欄杆上,我看到了鵝朋友,叫了幾聲,他的回應嚇到了S與他朋友。於是我們便提議讓S也叫叫看。爆笑的事情是,S叫完之後,竟然是鴨子回應他,我們每個人都笑到東倒西歪。

S最近面臨人生的困境,他正在尋找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他說,有時候他會覺得內疚,有時候他會覺得很孤獨,他的身體緊繃,也難以將自己敞開,狀況已經持續三個月了,我知道他很努力,但是他還沒有完成他的功課。

於是我們回到醉月湖,我和他分享了W教我的鬆身八法,也陪他覺察他的身體狀況,後來我們就這樣躺在醉月湖旁邊的柔軟草皮,度過了剩下的時間,天氣涼爽,微風徐徐,是很舒服的傍晚,我大口吸著空氣,覺得能夠存在於這個當下真是幸福。

S分享了他去Rainbow Gathering的故事,以及一個在海邊羊舍搭建自己住處的人。S想要更深刻的探索自己的內在,旅行是個很棒的方法,它打破我們許多框架,給我們許多意外,讓我們了解自己,S也是如此渴望的。

如何關心有意圖自殺的人?

昨天與QT對話的時後,我問他,在同理心對話的時候,我遇到了困難,我發現我很可能怎麼做,都無法關心到對方。我不能和他說加油,因為對方會覺得被激怒,可能會想,我已經這麼累了,你還要我加油?我也不能夠給他建議,因為對方會認為你根本不懂我的處境,你憑什麼給我建議?我也不能夠問對方,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對方可能不想要告訴你,也不信任你。

在遇到同理的困難時,我該怎麼關心對方?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來開啟對話,又同時不去冒犯。

在這裏,QT給了我很棒的建議。

第一,你關心的潛在動機是什麼?

我告訴他,我的潛在動機是希望能夠分擔對方的苦悶或是痛苦。當然,我內心裡面也絕對不願意看到對方去自殺。

第二,你身處在什麼位置,你所關心的對象與你的關係是什麼?

確實,若我只是一個與當事人無關的人,那麼我有什麼能力去協助?而若當事人是我的一般朋友,我能做的事情也不盡相同;但若當事人是我很親密的夥伴,那麼我可能就會多做一些。

第三,你不能夠分擔他的痛苦,但你可以在他不行的時候陪著,這是你唯一能承諾的。

確實,即使我阻止他自殺,但是我沒辦法承諾在後來的人生之中,他能夠得到幸福與安穩,假如我無法承諾,我憑什麼阻止呢?我能做的事情是告訴他,你需要的時候我會在,但假如你要自殺,我知道後會悲傷,但是我無法阻止你這麼做。(這很明確的界定了雙方的關係,我能夠做什麼,以及我不能夠做什麼)

最後,他告訴我,北護的綺雲老師是校園自殺防治研究的重要推手,他在處理有自殺意圖的個案時,他會直接與他們討論,假如你要自殺,那你要怎麼做?你想在哪裡?什麼時候?你的計畫是什麼?等等的,他們不去阻止有意圖自殺的人,而是與他們對話。他們用了不同的方式去了解有意圖自殺的人,而不是否定他們的做法。

完形&內在衝突對話

昨天我與Om討論完形的概念時,他和我提到,每一個情緒的後面都有一個需求需要被滿足,這是完形的觀點,而當情緒後的需求沒辦法滿足時,突出景之上的形就無法退回背景之中,因此導致未竟事宜。

在完形的觀點中,認為有機體有能力透過自我調節將不完整的經驗達成完形,而退回背景之中,有機體所需要的是察覺,並且回到當下,並且與當下進行真實的接觸。但在抗拒接觸的狀況下,有機體將難以透過自我調節,而達成完形。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使得有機體寧願不去與當下的真實接觸,而採用各種抗拒接觸的手段呢?

Om說可能的原因是與真實的環境接觸會帶來太過劇烈的痛苦,這是當事人無法承受的。

在完形的觀點中,情緒後面的需求需要被滿足,是很有啟發性的觀點。當我出現一些無法接納的情緒時,通常伴隨著內在對話式的自我批判。因此我知道,當我有內在對話式的批判出現時,就代表我有一些情緒正在作祟。而循著這個線索,我便會問自己:「在這個情緒後面,你的需求是什麼?」

昨天我在臉書上Po了一篇關於死亡的文,Po完後,一些想法一直縈繞在我的腦袋裡,因為我知道這是我內化了一些想法後的衝突,而這些衝突以內在對話的形式發生後,很難用內在形式的對話,在辯證之後得到紓解(內在形式的辯證有助於釐清某些事情,但也可能會歪掉)。

我直接回到一個問題:「你的需要是什麼?」

我想我的需要是,我想要表達我的想法,但我並沒有批評別人想法的意思,因為透過表達,我能夠更清楚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這正是我的需求。

而我表達之後有達到我的需求嗎?是的,我有,我確實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也沒有攻擊他人,如此去思考,彷彿回到了自己的脈絡,於是內在衝突式的對話似乎就逐漸消散了。

就如同我昨天與Fan的對話一樣。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擬答:請用完形的觀點,來解釋儲物症的成因?

答題策略:

1. 根據DSM定義儲物症的症狀 。

2. 簡述完形人性觀、以及完形治療對於病因的解釋。

3. 結合兩者。


|儲物症診斷|

根據DSM,儲物症診斷必須符合以下六個條件:

1. 有無法丟棄物品的困擾,即使人們都認為該物沒有太高的價值。

2. 有保存物品的需求,如果要丟棄物品,便會覺得苦惱。

3. 無法丟棄物品的苦惱導致囤積,因而使得居所環境髒亂、居所失功能。若居所沒有雜亂,則是因為其他人的介入。

4. 這些症狀導致顯著的社交、職業以及其他領域的功能減損。

5. 此症狀並非由其他物質或是另一身體病況所引起的生理效應。

6. 無法以其他精神疾病做更好的解釋。

|儲物症症狀|

1. 儲物症在DSM中與強迫症歸在同一類別之中,患者有強迫思考(obession)與強迫行為(complusion)的症狀。

|完形觀點|

完形觀點認為,要了解一個人的行為,有三個重要的原則。第一個,要了解有機體,必須要了解有機體的整體;第二,根據場地理論,要了解有機體,必須在他的脈絡之中,才得以了解;第三,要了解有機體,必須進入他的主觀知覺世界。

而完形的觀點中,人在經驗時,會在特定部分形成凸出的景,而其他部分則成為模糊的背景,而在有效的接觸之下,人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去將每個當下的經驗完形,並進入下一個景,但當有機體因為一些原因,開始抗拒接觸時,便會阻礙有機體自我調節的能力,進而形成未竟事宜,而導致能量阻塞。完形治療的目標便是協助當事人培養對於當下的覺察,並將過去的未竟事宜帶到現在這個當下進行處理。

因此從完形的觀點來看,當事人可能在過去經歷某個經驗時,因為一些緣故,導致經驗無法完形。

(是什麼樣的原因,會導致個體發展出抗拒接觸的因應模式?)

|以完形觀點解釋儲物症的成因|

1. 儲物症的認知症狀有三點。第一,患者的組織能力不足;第二,對於物品的不尋常信念,如用物品來定義自己的身份認同;第三,迴避。

2. 從完形的角度來解釋這三個認知症狀。

3. 從完形的角度來看,當事人因為過去的某些經驗無法完形,而佔用了既有的認知資源,使得其注意力無法回到當下,而形成未竟事宜,能量阻塞,而導致組織能力不足;而由於抗拒接觸當下,當事人發展出投射的抗拒機制,將自身的認同投射在物品之上,因此產生了對物品的不尋常信念(或許也可以用融合解釋);在迴避方面,個體因為抗拒接觸當下,於是迴避整理物品、丟棄物品的想法與行動。



猜題題庫

【諮商】

Q:請以「三級預防架構」為基礎,論述大專院校如何有效防治大學生「自殺」?

Q:請以阿德勒治療/完形/個人中心/存在主義取向,協助有自殺意圖的個案。

Q:請以個人中心取向、精神分析取向,論述虐嬰行為的成因。

Q:假如你是學校的諮商心理師,面對校園中的自殺事件,你會採取甚麼行動?

Q:請依照(特定自殺理論)說明,身為諮商心理師,你可以怎麼處理有自殺意圖的個案?

Q:2020年有許多的人們過世,也導致了許多人的悲傷,若你要寫一篇關於療癒失落的文章,你會以什麼理論角度出發?你會怎麼寫?

Q:面對有自殺意圖的個案,應該要怎麼處理?

【心理學】

Q:針對Covid-19的肆虐,人們開始對疾病感到倦怠,越來越多人出現在公眾場所,也不戴口罩,請問你會如何解釋這個現象?

阿德勒取向

【人性觀】

|要如何了解一個人?|

1. 全人觀點

2. 系統觀

3. 現象學觀點

|人是什麼?|

1. 人必須在脈絡中理解,因此阿德勒所理解的人,是社會性的人。

2. 自卑感(inferiority feelings)是人的驅力,使人產生目標導向的行為,以便追求卓越(superiority)與勝任感,而個體為了追求卓越所形成的目標,被稱作「虛構的目的論」(fictional finalism),或是「理想自我導向」(guilding self-ideal),這反映了阿德勒的現象學取向。

3. 生活型態(life style):當人感到自卑時,便會發展出一個生活目標,而此生活目標會整合一個人的人格與信念,並引導個體的生命活動。此時,個體會透過組織自己所認知的現實,賦予生命事件具有個人色彩的意義,這即是生命形態。

3. 追求卓越(striving toward superiority)並不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是追求公眾的利益。

4. 人是社會性的,因此人有社會興趣(social intrest),以及社群感(community feelings)。社會興趣是指個體能夠感知道自己屬於社群的一部分,這個概念本身隱含了與人合作,並做出貢獻的能力。社群感則意味著想與過去、現在、未來的人產生連結,並一起為社群努力,使社群更好的感受。

4. 阿德勒認為,個體有三個生命任務必須完成,分別是建立友誼(社會任務)、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愛情)、奉獻社會(職業任務)。若個體在這三個任務中發生困難,便會產生心理症狀。

5. 阿德勒對人性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人是創造性的、有潛力的,且負責任的。

【治療的概念】

1. 尋求心理諮商的個體,通常在面臨生命任務時,產生困難。

2. 個體無法完成生命任務,通常來自於其生活型態中,有一些私人邏輯(private logic),使得其生活型態妨礙其發展社會興趣、社群感。

3. 這些私人邏輯有一些基本的錯誤(basic maistake),如身心沒有人會真正關心他、害怕被拒絕,因此先拒絕別人、為了追求完美而苛責自己、預設自己會失敗、有深層的罪惡感,認為自己拖累所有人等等...

4. 這種生活型態來自於幼年時期的經驗。

【治療的目標】

1. 協助發展當事人的社會興趣、社群感。

2. 協助當事人調整其生活型態、私人邏輯,以更加適應社會生活。

3. 協助當事人克服自卑感,以追求卓越。

4. 鼓勵當事人更加接納自己與他人。

【治療關係】

1. 強調成長模式,而非疾病模式,會針對當事人的生活型態,進行再教育

2. 著重尊重,相互合作的平等關係,以人與人的真正接觸(person-to-person)的方式建立關係。

【治療技巧與四個階段】

投注躁動的能量

我現在的感覺十分的躁動,身體上,我覺得胸口悶悶的,有點呼吸不過來,有一股情緒想要宣洩,有點想哭;情緒上,我發現有一股能量卡在心中,他沒辦法被釋放出來。

我看到D在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探索後,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了一些成果,這是我很開心看到的,但是反觀我自己,我卻覺得有些失落,為什麼呢?

因為我認為他人有所累積,但是我卻沒有。但是我真的沒有累積嗎?這些累積可能不是一時半刻看得到的,我總是經歷了一些事情來到這裡,而我接下來要往諮商的領域走去。

躁動的靈魂啊,正在尋找能夠投注其能量的地方,我的能量能夠注入什麼地方呢?

嘗試,去嘗試,然後去思考,去修正,再繼續嘗試,這是一個歷程,不要放棄,努力去做,不要緊的。

我現在覺得自己停滯,但其實我並沒有放棄努力。將自己的能量繼續投注在讀書上,這是我選擇的路,我知道我將往這裡去,這也是我所擅長的。

將自己的能量投注在感興趣的事物上,我感興趣的是人性,我感興趣的是諮商。

浮現的一個聲音

我心中有一個聲音浮現,告訴自己,你現在沒有工作呢,你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什麼呢?你有與人們連結嗎?你有找到你感興趣的領域,並且與這些人們接觸,認識新的朋友嗎?

我目前感興趣的領域是心理諮商,而我想要透過一些方式,去找到能夠共讀的夥伴,只是擔心找到的人品質不佳。

另外,我感興趣的是心理衛教,那麼有任何與這個相關的工作可以讓我參與嗎?或是哪些組織有相關的需求?

有哪些組織正在做這些事情?我以往的經歷會引導我到哪個地方去?

我八月初正式離職,現在是十一月,已經過了三個月了,沒有工作的三個月,想起這個確實會令人感到有一些焦慮。

但我很清楚我目前的目標是讀書,考上諮商研究所,穩住自己的身心狀況,然後好好努力吧!

魔法公主的提問?

Q:魔法公主這部電影中,描述的是東方國度,阿席達卡面對自己命運的故事,但為什麼這部電影的名字卻叫做「魔法公主」,而不是「阿席達卡」,若去看日文的原名,他也是以魔法公主為名(もののけ姫),為什麼?

Q:邪魔化的巨豬神,從遙遠的西方來到東方,這意味著什麼?

Q:巨豬神加諸於阿席達卡上的詛咒代表什麼?而詛咒最後為什麼消失了?

Q:阿席達卡,他在各種衝突之間,他如何行動,如何忠於自己的信念?

Q:阿席達卡死過幾次?這些死亡後的重生象徵著時麼意義?

Q:阿席達卡離開自己的村莊時,為什麼村莊規定不應該送行?

Q:阿席達卡的種族認同為人類,但他的信念中十分尊重森林中的神,在身份與信念的衝突之中,阿席達卡是如何採取行動的?

Q:乙事主死前幾乎邪魔化,但是莫娜卻沒有,這其中的差異是什麼?

Q:在最後,山獸神被黑帽所獵殺,最後沒能在天亮前取回自己的頭而死去。祂在追討自己的頭時,令所有生命枯萎,但是最後祂死去之時,卻在枯萎之處,綻放百花,為什麼?

Q:山獸神為什麼要拯救阿席達卡?就如同乙事主所說的,為什麼他拯救了祂們想要消滅的人類,而沒有拯救祂的弟兄,巨豬神?

Q:在魔法公主中,你看到的男性氣質是什麼?女性氣質是什麼?

Q:乙事主的配音是男性,而莫娜則是女性,這意味著什麼?

Q:魔法公主痛恨人類,他本來打算殺死阿席達卡,但為什麼她沒有這麼做?

Q:阿席達卡離開村莊前,神婆告訴他,要用澄澈的雙眼,去看待事情。什麼是澄澈的雙眼?他有做到嗎?

認識人性、認識自己

讀著阿德勒取向時,我體會到,雖然不同的取向之間有許多共同之處,例如阿德勒、人本、存在、完形都強調現象學觀點,但是他們對於人性的看法卻皆有相異之處。

我能用我自己作為例子,應用各個理論的觀點,梳理自己的生命脈絡。

而做些什麼一直是我所困惑的事情,讀到阿德勒的社會興趣時,我不禁想,目前的我,並沒有任何參與社會的行為,我處於一個相對封閉的狀況,而社會目標,以及社會興趣曾經是讓我很狂熱的事情。我曾經堅信民主,並努力實踐,努力反思,也針對公共議題作出思辨,但我似乎鮮少實際採取行動。

行動或許與工作相關,或許與工作無關,但是在採取行動上,我永遠可以做些什麼。而諮商本身就是我的興趣所在,又或者說,認識與了解人性,正是我的興趣所在,而為什麼對於認識人性如此感興趣呢?也許來自於我對於自己的理解,如何能夠讓人們過得更好,如何能夠協助人們更了解自己?


存在主義的觀點

【人性觀】

我所理解的人性觀是指,這個取向認為人應該是什麼樣的存在,人天生擁有什麼樣的特質,人的本質是什麼。性善與性惡都是一種人性觀,它們偏向於人的「內容」,但也有一些是注重人天生具有什麼樣的能力,這注重的是人的「形式」。另外,也有其他觀點著重在理解人的適應能力,強調人作為整體的功能。但不論如何,人性觀討論的總是怎麼看待人,這樣複雜的事情。

人本取向的人性觀,便是正向的人性觀,認為人有自我實現的傾向,有機體會往完全發揮自己潛能的方向前去,而每個人的潛能都不同,這種潛能是一種本質論,它們會用橡樹種子來比喻人性,認為只要提供適當的環境與關係,種子便會長成大樹。這便是一種對於人是什麼的理解。

而存在主義的觀點則比較像是人的特質,也就是身為一個人,你天生擁有什麼樣的「能力」,而這個能力是「存在-世上」的能力,德文為「Dasein」,英文翻譯做「Being-in-the-world」,它的意涵是,人有反思並且賦予事物意義的能力。

【怎麼樣是健康的人?】

從每個理論學派對於人性觀的理解,他們也都提出了一套,假如人是這個樣子的話,那麼這樣狀態的人是健康的,那就意味著,與這種狀態對應的另一種狀態,可能是不健康的,因此各個理論學派便衍生出對於健康狀態的人,是什麼樣子的想像。而假如一個人處於不健康的狀態,那麼是什麼樣的機制,使得人變得不健康?

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思考健康的人,那便得從他的人性觀出發。存在主義取向認為,人天生就有反思事物,並賦予事物意義的能力,因此人能夠在反思之後作出選擇,這個選擇便是自由。它認為存在先於本質,人先作為一個空殼存在,其本質(也就是內涵)是透過人的反思能力而決定的,反思來自個人,因此人必須為自己負責,決定自己的本質,並予以承諾。

這意味著,意義並不是本來就存在,而是因為相信而存在,假如有一天,你不再相信,那麼意義就不存在,因此存在觀點認為,人不可能透過尋找,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人必須對自認為有價的事物做出承諾與約定,那麼意義才會存在。這也回應了存在主義認為沒有一個特定本質的觀點。

既然意義來自承諾,如此變動的意義,便帶來了不確定,人永遠必須在反思的過程中,決定自己的意義,對自己負起責任,自己必須為自己負責,相對應帶來的會是焦慮,因為你必須在虛無的世界裡面,踩著自己所相信的價值,即使有人從旁邊推倒你,你也必須相信。

擁有自由,卻害怕選擇,會帶來焦慮。因為不敢為自己負起責任(為什麼呢?)

這在存在主義的術語,稱作不本真。本真意味著,透過反思,為自己的存在負起責任;不本真則意味著,任由環境被動的調整自己存在的意義,即使在反思之中,仍然不敢為自己的想法採取行動,而是為了他人而活。

而難道為了他人而活就是錯誤的嗎?存在主義認為,當人覺察到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也覺察到孤獨是人存在的本質時,他們便會發現,他們為別人而活,期待別人為他們而活,這樣的方式從本質上來看是不可能的,因為孤獨的本質,我們無法為他人而活,每個人終將孤獨地死去,這是指物理上,人終將必須獨自走過死亡的歷程。而既然結果是如此,那麼在有限的生命之中,我們豈不是要盡可能地為自己負起責任嗎?因為我們終將孤獨的死去,沒有人能拯救我們,因此我們必須在察覺到自己的有限之下,努力的為自己而活。

存在主義觀點認為,當人能夠察覺自己的限制,能夠為自己而活,為自己的存在負起責任時,這個人便會是健康的人;反之,若無法察覺自己的限制,隱約知道自己有所選擇,卻又服從他人的選擇時,人便會產生一種焦慮,這種焦慮到了極端便會發展成精神症狀。

【如何變成健康的人?】

變成健康的人,意味著更能夠覺察自己的限制,更了解自己的存在,同時接納生命中的各種焦慮,如我們被拋擲於無意義世界之中的存在焦慮。而健康,意味著為自己負起責任,與有價之物做出承諾。

而存在主義的治療,一方面著重於讓當事人能夠覺察存在的真實狀況,另一方面協助當事人探索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願意與之約定的意義,並透過實踐,來定義自己的存在。

【治療的技巧】

存在主義取向,偏向一種哲學觀點,並沒有太多的治療技術,我所知道的,只有Frankl的意義治療法。

若要考試,這樣的描述太過冗長,要用更概念化的方式來表達語句。多用一些較抽象的詞彙,像是自由、責任、選擇、存在、覺察、焦慮、現象學觀點、我-汝關係、死亡、無存、孤獨、意義、隔離、愛等等的詞彙。

幾段感情的回顧-自我的涉入程度

感情對我來說,幾乎成了我自我認識中,最重要的部分。為什麼人類渴望愛情,渴望了解自己,渴望安然自在,到底為什麼我們擁有這些渴望,有這些追尋?

從自我融合的歷程來回顧,我在第一段感情中失去了自我,在這之後我建立起強韌的自我,而且拒絕他人碰觸,拒絕妥協,我與他人離得很遠,如我與YC與TH的關係皆是如此。在TH之後,我知道關係不是拒絕妥協,硬是要將兩人的自我割離。而在與PY在一起的那段時光,我開始學會妥協,我擁有自我,也學會劃清界線。但在與MH的關係中,我卻一不小心,過度地獻出自我,這使我很痛苦。

我想這是一段過度涉入,不敢涉入,再到過度涉入的歷程。對於不同的對象,涉入的程度也有所差異,我會試著提醒自己,在不同的關係中,維持不同的涉入程度,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都不同,我期許自己有能力去察覺,並且調整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文字無法描述的事

越是書寫,越覺得文字難以描述自己的情感,以及文字的限制。

就如同我沒辦法完全的描述,在一個風和日麗的週一中午,風輕柔的撫過我,而我坐著看見一個彷彿GY的人,和我對眼,並且在我面前騎著車離開。這樣的景象勾起了深藏在意識深處的記憶,卻也提醒我,記憶的消逝,是多麽的令人無法掌握。

文字也無法描述,在那剎那間,我再次感受到,我必須承認,終將有一個很親密的人,可能永遠地消失在你的生命之中,不再有交集,不像是偶像劇情,小說情節般,有再遇見的可能,這些可能性,在真實世界中,是微乎其微的。

文字也無法描述,在那剎那間,我想起了自己曾經晦暗的一面,懵懂無知,只在乎自己的模樣,那個我曾經無法接受的自己。

文字也無法描述,在那剎那間,浮現的一些影像,是在巷弄之中,牽著腳踏車,對話日常的時刻。以及悔恨自己為何沒辦法體諒,沒辦法同理,卻也告訴自己,在那個時刻的限制。

文字也無法描述,在那剎那間,我思及如今,對方會如何看待我這個人,而給我什麼樣的評價,這將對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會覺得自己更差嗎?還是我能了解自己的脈絡,並給予自己適當的評價?

文字無法描述,無法描述。

關於成就、孤獨、愛

我回想到,其實成為大家都認同的人,或是成為一個有名望的人,其實很困難。第一個,我們總是無法控制他人在想些什麼,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第二,每個時代信奉的價值體系都不一樣,它是變動的,而假如它的恰好與我們相信的相同,那或許我們就有可能順著時代的潮流得到名望,成就,但是若它與我們的不同,也不代表我們是個失敗的人。

當初哥白尼的日心說在那個時代沒有人相信,但是他有勇氣去相信;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本思想取代的神本的思想,人為了自己而活而非為了神。這意味著,在15世紀之前,為了自己而活的人,可能都非常的痛苦,但到了後來的時代,反而成了許多人們的精神楷模。

我們既沒辦法掌握他人的想法,也沒辦法掌握時代的脈動,唯一能做的事情是,將自己信奉的價值發揮到極致,很努力很努力的去做。去釐清自己相信的。

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動態的調整自己的價值信念,而明確知道這是屬於自己的。並尊重他人擁有他的價值信念,而當信念衝突的時候,在溝通中,根據自身的脈絡,提出對於「事情」的解決方式,而非改變他人的信念。

在信念不同的人之間,好好地觀看就好,不用評價的去觀看。

這真的很困難哪,我總是想著我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和別人有哪裡一樣。但這似乎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是什麼樣,假如相同與相異能夠導向理解自己,那當然很好,但它若導向改變自己或改變他人,那就會是一個問題。

這樣的感受變得更加強烈了。我在自己的生命脈絡中,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我看見了自己的性格,接納它,並且看見了其他人的性格,觀看它。

而我擁有的除了這個之外,又有什麼呢?沒了,一切的外物都不為我所擁有,我不擁有任何人,不擁有任何物,我也無法擁有任何關係。

當我了解到,自己擁有的只有我,與我的時間,那麼它們是何其珍貴?

我只能為自己擁有的負起責任,除了這個之外,我沒有辦法負責,我只能夠陪伴,我只能夠分擔。想要別人為自己分擔或負起責任,理想上不可能,實際上也不可能。

怎麼了呢,這股感受越發的強烈,去直視自己的存在,對其他人而言,無足輕重。直視自己的存在,只有自己能夠理解,這種孤獨感。悲觀的是,這種孤獨感是真實的;樂觀的是,這種孤獨感讓連結與愛,顯得珍貴。

沒有孤獨與隔離,人們怎麼能體會愛與包容呢?

自殺與精神病

最近幾天,我看到SF以及好多的朋友在臉書上發表自己對於校園自殺的看法,我其實有一些不適感,我其實並沒有完全了解他們的觀點,但卻引發我一些思考,大概是這些思考,讓我感到不適。

面對自殺的人,我們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自殺的成因是什麼?我們有需要防治自殺的行動嗎?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無法體驗他人的痛苦,因此當他人選擇離開他的痛苦時,我們應該要阻止嗎?從組織的角度來說,成員的死亡是組織的失敗,組織要對於採取自殺行為的人有什麼行動嗎?

我沒辦法知道一心求死的人,是怎麼思考生命的,但是我能確定的是,他們肯定經歷著痛苦。而當人們給予關心時,誰能夠不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自己是如何走過這幽暗的生命窄門呢?而每個人走過的方式不同,給予的建議也不同。

SF說不要叫他深呼吸,不要叫他去運動,但是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使我從絕望的憂鬱之中拯救出來,假若是我,我可能也會告訴我憂鬱的朋友,或許你可以這麼做。

但這或許也只是他自己的觀點,他不想要別人這樣告訴他,他有一些需求要被滿足,但不是透過這種方式。而我確實能透過這種方式獲得紓解。

也是,他的觀點不是對的,而我的也不是,但是在他的現象世界裡面,他有自己的方法,如同我也有自己的一樣。

假如有想要自殺的人和我對上了,我可能也是以我知道的方式,聆聽他的痛苦,與他對話吧。

但是有些人真的與我不同,這我也無法否認,當我讀到思覺失調的病症時,我了解到有些事情是不管你再怎麼努力,你的腦袋就是沒辦法負荷,沒辦法控制的幻覺、服用藥物後的顫抖,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歷程。在這種歷程之下,世界肯定差異很大。

但有時我也會想,在這個還沒有足夠尊重的社會,若我們不將思覺失調視為一種病症,那麼患者的妄想、幻覺,以及各種負性症狀,又有何關係呢?他不過就是另外一種模樣的人,而若我們不在這樣的表現之下予以判斷,那麼這個人是否又會有完全不同於思覺失調的表徵呢?

我仍然感到混亂,我不太知道該從什麼角度出發,去思考這個議題。或許將事情變得簡單一些,先不去想其他人會怎麼看待我的觀點,從我的生命脈絡出發,我會怎麼看待這件事情?這或許是更關鍵的。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讀書&身體緊繃

我發現一天讀4~6小時的書是我的舒適範圍,我能夠在這段時間用輕鬆且高效率的方式學習,而若接近6小時或是超過,我的身體就會變得緊繃,我的學習效率就會下降,長期記憶、網狀結構的記憶也會衰退。

在與W學太極之後,我開始很關注自己的身體,會刻意去查覺身體感受,讀書時候也會,我察覺到最常緊繃的地方是肩膀,而我會提醒自己放鬆,然後繼續努力。

而當我的身體不再緊繃的時候,讀書能變得更專注。


學習&考試

最近讀書滿有感的,當讀書的目的稍微從考試移開來,我開始找一些資料去理解理論,嘗試將理論實踐到日常中,那不是為了考試,但卻可以達到部分的考試效果。

但我也得提醒自己,我還是要考試,因此還是得適時的將自己拉回考試的節奏裡。

擁有

昨天傍晚,讀完書後,我感到一種孤單的感受,覺得失去連結。失去的感受,引發我思考了一些關於擁有的概念。

當我說著,我擁有什麼的時候,其實我是把擁有的對象視為物,然而在擁有的對象中,確實有一大部分都為物,而我們社會教導我們去追求的,通常也是「物」,但是當我們總是將注意力放在擁有什麼「物」時,我們卻沒有注意到,擁有除了「物」的形式之外,還有其他形式。

當擁有的對象為物時,物是可以被掌握的,可以真正被看見的,摸得到,也抓得住。

當擁有的對象不是物,而是關係的時候,這就不僅僅是物,因為我們所有的關係,並不是我們單獨能掌握,也不是能夠真正被看見,摸不到,也抓不住。但是它卻是實際存在的。

例如當我覺得很孤獨的時候,我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到物,例如遊戲、購物等等,但我同時也能將注意力轉移到與人的關係上,我可以隨時聯繫某一個人,而因為我們之間存在著關係,因此我們能從彼此身上獲得回覆。

許多人因為沒辦法擁有「物」而痛苦;而許多人因為沒辦法擁有品質良好的「關係」而痛苦。

要嘛在兩者之中取得一個平衡,要嘛便是超越這兩者,而不因為孤單而苦悶,而人能夠超越情緒的感受嗎?

另外也有一種擁有,是關於自己,擁有自己,並不是有手有腳,而是擁有自己的心靈,擁有在限制下選擇的自由,擁有看待事情的觀點,擁有那些曾經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的各種記憶,這些心靈的資源,是別人沒辦法奪走的,即使他奪走了你的生命,他頂多使你無法再次經驗擁有自己的感受,但他沒辦法奪走你的這些經驗。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走向諮商的脈絡

我將2017年的脈絡梳理,大概知道自己這段時間做的事情,然而,我是否能從這段時間的脈絡中,整理出那些可能引導我走向諮商的線索呢?

我接著想釐清這段時間,我分別在想些什麼,而為什麼做了這些決定?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決定之外,感情歷程完全不能夠被忽略,它是我成長的重要成分。

感情歷程:

GY:2013.12-2015.4

UC:2015.10-2016.1

TH:2016.5-2016.11

PY:2018.1-2019.7

MH:2019.12-2020.9

可能與諮商相關的重要事件:

印度志工、Inpack創業計畫、家教、感情經驗、自我困境(這個部分要近一步釐清,自己每個階段的困惑是什麼,是怎麼好轉的)、教育現場工作經驗。

印度志工、Inpack創業計畫的歷程要再釐清、自我困境的階段也必須在釐清。感情歷程中的每段學習也必須釐清。


生命回顧17-20 #3

我以往的生命回顧大多數都在2014年11月,至2017年的1月之間,這是我最用力的去反思自己聲明的時候,這個時期,我重建了許多的價值觀與信念,然而,在2017年1月,結束Inpack計劃之後,我便鮮少去檢討我整體的人生概況,以及生命的方向。

因此現在對我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在回去反芻那些對我而言,很耀眼的時刻,我稱它們為光輝時刻(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而是去釐清(或者說建構也好,但我不喜歡建構這個詞,有種太過刻意為之的意味)2017年1月之後,到現在為止,我的生命歷程,究竟有什麼樣的轉折,而當我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其中的脈絡,那麼對於我即將前去的方向,我便會更堵力,更有力量。

2017年,Inpack結束、擔任椰風幹部、家教工作、讀書。我記得這一年,我的目標便是好好讀書,希望能從知識面上找到力量,當時的我,相信在社會學的訓練之後,我會更清楚知道如何執行我的印度計劃。這一年的後半段時光,我慢慢地放下了印度計劃的可能性,開始思考我未來可能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這一年,是我開始試著想要往UX方向前去的一年。

在椰風擔任幹部的這段時間,我熟識了哲、念、宸、孝,這些人都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重要的痕跡,另外還有高、Ray等人,與他們相處的美好回憶,至今都還留存在我的腦海裡。

開學前,有段時間滿低潮的,想要找個工作,讓自己更有信心一些,於是我上網找了家教工作,我的學生叫做承翰,他是小時候是個自閉症孩子,但我教到他的時候,我完全沒有察覺到他有這樣的過去。我很喜歡這個孩子,他是個很細膩,對很多事情都思考的很深入的孩子,他渴望平靜,但他的腦袋卻不允許他這麼做,他不喜歡被嘲弄的感覺,但班上同學卻總是這麼對待他,她與母親的關係有很多時候都很緊繃,他愛母親,母親也愛他,但他們還沒有學會怎麼愛。好幾次上課時,我和他聊著聊著,他就哭了出來。我還記得有幾次,他打電話和我說著他的狀況,也是說著說著就哭了。到今天我和他都仍是臉書上的朋友,有時候我會看到他的近況,他也會來我這邊留言。

在讀書的這段日子裡,我與社會系的一些人們有了更多的交集,他們許多人至今都是我重要的夥伴。像是劭、DK等等。

2018年,我與PY交往、尋找實習機會、衣服圖書館UX案、大學畢業、自學Python、入伍當兵。這一年,我的方向仍然是尋找UX的相關幾會,中間面試了龍吟研論與悠識數位,很幸運的,在這段時間,YY將藍鑫介紹給我認識,我又因此認識了LU,雖然沒有和LU一起合作過,卻成了神奇的臉友,時常在他的臉書牆上得到許多啟發與力量。

雖然沒有相關的實習機會,但我可以創造機會,當時我開始閱讀各種與設計相關的書籍,並將閱讀心得放進新創的Medium之中。同時也參加了幾個讀書會,其中有HPX讀書會、Alpha的社會設計讀書會、UX讀書會都是在這個時期發生的,而我更認識Alpha的人也是在這個時候。在畢業之前,我和SN完成了一個有完整流程的UX研究案。而在完成之後,我將台北的租屋處介紹給翁,接著便收拾行李回到高雄,等待當兵。

等待當兵的這段時間,我閱讀了一些與金融投資有關的書,進而知道,原來投資並不等於投機,而長期的價值投資,比短期的機會投資,能更穩健地為個人帶來被動收入。基於對於財報的好奇,我也開始自學Python,想要透過抓取財報,自動分析書籍中對於公司體質的相關參數。

對Python的學習從10月,一直持續到了2019年的4、5月,當時我用了不同的方法抓取財報,最初嘗試用Excel,失敗了之後嘗試了Python的兩種方法,分別是用Beautiful soap以及Selenium。試過Beautiful Soap之後,我了解到原來資料放在他的資料庫中,在HTML上是抓不下來的,於是轉而嘗試Selenium,但卻也沒有成功。三個方法都試過之後,我暫時結束了這段Python的學習之路,但卻也學會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自動爬下當日中國時報的所有網路新聞標題之類的無用技能(但我想假如想要做些社會學的內容分析,或許這是有幫助的,像是隨後在2019年帶來廣泛焦慮的紅色滲透議題)

在成功嶺受訓的的這段時間,我結識了其他重要的夥伴,如阿松伯、享,而在2019年的替代役生活中,我更認識了許多重要的人們。

2019年,找老師學電吉他、自學Python、整理UX研究所的資訊、到餐廳找駐唱、參加旺年天團到老人機構服務、在阿替組織反紅滲透小組、與PY分手、參與內觀課程、找工作、參加人生第一場馬拉松、與MH交往、第一次爬玉山。或許是因為2019實在離現在太近了,許多的事情都還歷歷在目。

當時我在府中的The Ball和阿騏學電吉他,同時又有Fan教我吉他心法,我甚至和PY借了音箱,時常趁著剛下班,沒有人在宿舍的時候在房間練琴,那也是一段很美好的回憶。印象中,我總是會在上完課後,和阿騏在外面的陽台抽上一根菸,他也幫我安排了成發,而在成發過程中我認識了另一位夥伴,當時我演奏的是Metalica的Sandman,而印象中,他演奏Dream Theater的歌,真是暴力,我們之後甚至一起去了貢寮海洋音樂祭。

自學Python時,想起JH、Jeff討教的過程,以及好一段時間早上六點起來,坐在宿舍會議室裡讀Oreilly出版的Think Python原文書,以及整理筆記的過程,想起來仍然能夠激勵現在的我。

整理UX研究所時,我時常跑去府中的Zoo Cafe整理,也因為如此,我認識了隔壁巢食蔬的老闆,也找到了駐唱的工作,第一次自己上台後,覺得有夥伴或許比較好,當時ㄇㄐ說Lauren唱歌很厲害,於是我便找了PY一起,那次的駐唱我們混合了中文、台語、日文三種語言的歌,真的十分有趣。而後,我更找一起生活的阿替夥伴英、凱,一起組了一個吉他、主唱、Cajon的簡單編制小樂團,叫做役言難盡,甚至在中秋烤肉的活動上,我們也上去玩玩助興。

或許是氣質相近,我和Fan成了滿好的朋友,剛好他準備要退伍,便把我介紹到旺年天團裡去,即使當時的我吉他彈的超爛(現在也沒多好),但也就這樣度過了那段歲月。

而我已經不確定反紅滲透小組的組成的時間是什麼時候了。我只記得當時何清漣幾本與中國相關的重要著作出版,而同溫層瀰漫著一股濃厚的亡國感,焦慮的我在當時整理了幾篇報導,附上縮網址,大意是對於台灣未來可能被中國滲透,以及國民黨、韓國瑜親中的擔憂,那篇文章,我印象中被分享超過六千次。大概約莫在同一時間,我找了一些一樣關注這個議題的替代役夥伴,組成了反紅滲透,整理了一些資料,走上了西門街頭,和路人交談、對話。

九月退伍後,我搬到了永和秀朗路,一個簡陋但是乾淨的頂樓加蓋。接著開始了一連串的找工作歷程,當時的我仍然不知道要做什麼才好,每個領域彷彿都很有趣,而在十月內觀結束之後,我決定投入教育工作,希望工作能帶來更多的意義,也在這個時候申請了TFT的計畫,同時我也申請了許多其他的工作。最後我得到了三份Offer,一個是網路公司的PM,一個是設計公司的UX公做,一個是雲林偏鄉的教職,最後我去了雲林。

2020年,我來到雲林工作,同時和MH開始了一段遠距離的戀愛。這段時間我到處玩,去小溪營地、單攻玉山、合歡主北峰、認識了小咪、單車走讀、去了兩次楠溪,一次帶學生,一次和綺華、校長與勤偉以及茶道社老師一起、去了加蘿湖。

1~4月,是我的工作蜜月期,我很努力,也很投入,這段時間發生兩件事情,都是與同事的衝突,使我開始失去力量。

而4~6月,是我很辛苦的時間,面對工作壓力,以及自己的迷惘,我開始每天超載,加上畢業典禮的壓力,我幾乎快要壞掉了。

6月之後我得知了父親的病情,在7月底我離開樟湖,回到家。

8~9月,我舉辦了人生設計工作坊,測試自己對於諮商的想像與喜愛,也在這段時間考到了駕照。這段期間,我MH的關係達到緊繃,我們於9月中分手,在那之後我花了近一個月療傷,重新站穩自己的腳步,這段期間很感謝老頭,他陪伴我走過很艱困的時候,在適當的時間陪伴我,開導我。

10月之後至今,我仍準備著諮商研究所。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整理自己的脈絡很重要

今天得知有一位大三的歷史系學妹墜樓的消息,雖然不知道是否是自殺,但是我看到有人以自殺為基礎,去分析歷史系的整體氛圍,他提到在歷史系的場域中有股對於知識的召喚,其中討論了文化資本,以及歷史系對於強者、贏家的定義,而這樣的脈絡中賦予了學術研究極為重要的角色,同時不合此脈絡的人則成為邊緣人,必須在其他的脈絡中尋找自己的意義。

這使我理解到,在不同的脈絡裡,對於成功者,對於贏家的定義都不同,進到特定脈絡之後,要掙脫都變得十分困難。我想起我在社會系時,整個系上氛圍是以社會實踐與學術研究為中心的,若不做些什麼事情,彷彿就會讓自己成為邊緣人,在社會實踐上無所為,在學術研究也沒有什麼能力,其實這也是我的處境。

其實我在樟湖教書的時候,也有一些場域的特殊脈絡,例如大家都仍強調為孩子犧牲奉獻,強調和氣,強調不計較,即使基金會說,個人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

我與MH在一起時,環繞在他日常生活的場域也是競爭,人生勝利組的脈絡,他似乎沒辦法欣賞我對自己賦予的意義,在這層意義下,我形同敝屣。

如果進到一個脈絡,就要順從這個脈絡對行為的詮釋,那麼人將四分五裂。我希望能夠整合自己的生命脈絡,讓自己成為一個整合的人,如此我能夠將我的行為放在我的脈絡上去思考,而不是放在各種脈絡中,任人擺佈。


蒙田隨筆全集 #1

蒙田是16世紀的人,當時的思潮雖是人文主義,將人從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裡解放出來,但是與晚近的思潮相較,仍然有許多看起來十分過時的觀點。

人是為了某些價值與意義而活嗎?人可以不為價值與意義而活嗎?

那價值與意義是什麼呢?若沒有脈絡就沒有意義與價值,那麼人有可能不活在脈絡之中嗎?假如人不活在脈絡之中,那會活在什麼之中?

而脈絡是什麼呢?脈絡是時間與空間的交會嗎?那這樣問下去,時間與空間又是什麼呢?

蒙田有點怪異,這點奇形怪狀,竟然讓我覺得有點親切。

「對斯多葛派來說,憐憫是一種罪惡。他們主張救助受苦受難者,但不要給以同情和憐憫。」

《有趣的豆知識》

狄奧尼修斯之耳(義大利語:Orecchio di Dionisio)是義大利西西里島東南部城市錫拉庫薩的一個人工開鑿的石灰石洞穴,位於Temenites 山。它的名字是因為其形狀類似人類的耳朵。

根據傳說,狄奧尼修斯一世將此山洞用作關押持不同政見者的監獄,通過其完美的音響效果來監聽囚犯的秘密。另一個更可怕的傳說稱,狄奧尼修斯一世開鑿這種形狀的洞穴,使它能擴大折磨囚犯時的慘叫聲。不幸的是,聲音集中效應再也不能聽到,因為不再可能有這種焦點。

由於狄奧尼修斯之耳的聲譽,也用來指一種有一個軟管的助聽器。「狄奧尼修斯之耳」一詞也可以指監視,特別是指為政治利益的監視。

《虛榮是什麼》

「虛榮意義為不切實際的榮譽。今多用以比喻貪戀浮名及富貴。虛榮心理是為了取得表面上的榮譽和引起外界普遍的關注,而表現出的偏離常態的心理。」 -Wiki

但我覺得為了不變得虛榮,而壓抑這股渴望虛榮的感受,反而會將這股對於虛榮的厭惡投射到他人身上,甚至可能演變成傲慢與敵意(如:他明明就只是個虛榮的人,他憑什麼得到我沒辦法得到的榮譽?)。因此接納虛榮或許比去壓抑虛榮來得好,而接納偶爾需要一些虛榮的心情,反而更健康,也更像個人。除非在你的人格中,原本就不存在虛榮的性格。

尼俄伯(英語:Niobe),古希臘神話女性人物之一。父為坦塔羅斯。曾多次吹噓其子女,後為勒托之子阿波羅所盡殺其子女而悲痛化為石頭。

因為太過悲痛,變成了一顆石頭。

「痛苦得變成了石像。」 -奧維德

「可以表達出來的愛火是溫火。」 ——彼特拉克


關於內在衝突

想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其中一種方式便是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將他人的想法內化後,自己內心會自然地產生某些衝突,產生衝突的內在元素可能來自根深蒂固的童年或生命經驗。

這些衝突是一種暗示,去辯證這場衝突,就能看見自己的觀點,察覺自己的偏見,進而帶來成長。

這種衝突通常是一種情緒性的體驗,其情緒的根源可能來自潛意識的運作,因而沒辦法化為較具體的言說。但我必須說,我認為衝突是有力量的,因為它使某些內在的部分浮現出來,使人得以察覺。

抗拒衝突或壓抑這場衝突會使人抑鬱,即使面對也令人感到畏懼,但若能解析這一場又一場的衝突就能帶來更多自我了解。

而辯證衝突的過程不一定使用理性的思考,也可能是感受性的體會與接納。分析性的思考不斷地將各種內容拆解,透過互相對抗生成下一個整體;而感受性的接觸可能帶來回歸一體的體驗。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人生回顧 #2 (核心價值)

今天我和Q說,或許我需要一些時間休息一下,而他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建議,他提醒我,可以趁這段休息的時間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關於為什麼要考諮商所等等的議題。我之前也想過要這麼做,但總是提不起勇氣,總有各種理由抗拒,因為我只要想起過去的故事,就會覺得整顆心揪成一團。

「你接下來要當諮商師的人,反正你現在不面對,你總有一天也要面對。」Q這樣說

「是拉,哈哈哈,總是得面對的。」我心想,這個時間點或許真的是一個回顧自己生命故事,很棒的時間點。趁剛進廠維修,還有這個時間。

而當我真的開始依照年份往前推,每一年的自己在做些什麼的時候,內心竟然洶湧不斷,心更用力的揪在一起了。以前的這個人、那個人竟然都栩栩如生地在腦袋裡活了過來。

在2017年,結束了為兩年的Inpack的創業計畫之後,我心中很篤定的告訴自己:「在這段旅途中,你看到了許多你不曾看見的,而你也找到你所相信的價值,真正重要的並不是你要做什麼事情,而是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只要知道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你可以在任何的工作之中,成為那樣的人。」

那個深信的價值有時候我自己想起來會覺得可笑,但我真的將它奉為圭臬,只是我不再那麼勇敢的把它給說出來,這大概是當我在學校看到學生被不公對待時,下班後在房間爆哭的原因吧。

那個我信奉至今的價值是:成為一個有同理心的人,而同理心並不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而是知道自己不能夠完全的理解別人(或事物),而永遠為對方留下一個空間,持續理解,不輕易做出價值判斷;同理心也是,明白他人不能夠全然理解自己,而輕輕的放下他人對自己的判斷(即便這些判斷令人心碎),而選擇勇敢相信人性。同理心也是告訴自己,我所處的當下有其限制,而不過於苛責自己,也明白他人也總有處在限制之下的時候。(這也是我的簡介總是 A human being like you的原因)

這樣的信念在實踐中有許多的調整,不論是在交友、感情與工作上。我了解到我必須將人與行為分開來,對人要溫柔,但是對行為必須明確地做出價值判斷,假如對兩者都採取不評價,那麼我將動彈不得。而我也發現,原來選擇勇敢相信人性不是一條好走的路。

同時!!!事情不是只有成為什麼人這麼簡單而已,做什麼事情也同樣重要,把成為什麼人與做什麼事情完全脫鉤,完全是理想面上的事情。

做什麼事情真的很重要啊!!!

信奉的價值本身似乎沒有改變,但是當我轉換環境,從校園到職場之後,這個抽象的價值本身似乎必須做些微調,實踐面永遠不如價值面純粹,其中需要很多很多的協商與折衷。最重要的是,告訴自己,行動並不總是能夠對應到信念,但是也不因為這樣遺忘了信念。

此外,還有另外一層體悟,是關於信念的「硬度」,以往思考信念的時候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自己認為應該怎麼做,但這種想法往往沒有把其他人放進來,結果就把自己變得硬梆梆,鐵板一塊;但當我考量其他人的時候,卻又時常內化他人的觀點,而在內心產生龐大的衝突,怎麼在考量他人信念的同時,又不迷失自己,讓自己能夠柔軟彈性,卻又不忘連結內在核心,至今仍然沒能好好地學會的一塊。(嘆氣)

人生回顧 #1 (不適合與擅長)

我的人生大概從2017年1月,Inpack結束之後,就開始迷路了,在那之後我越來越少檢視自己的人生目標,我不再去回顧自己行動的意義,不再去思考,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之類的問題,回顧2014年2月去印度當志工,到12月與岳勳開始採取行動,再到2017年1月結束行動。回想起那段時間,我甚至會覺得羞愧,有些罪惡感,我還不清楚那是什麼,先擱置不予評價或許是現在比較好的做法。

在Inpack結束之後,我懷著一些信念,繼續走著,卻不注意就迷失了方向。

當時我想成為一個有同理心的人,而我認為只要想清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要做什麼工作都無所謂,只要順其自然就好了。但我後來漸漸不這麼覺得,我發現自己不是適合在以利益為最主要目標的單位工作,同時,我也是一個快不起來的人,我適合慢悠悠的生活步調,讓我能夠仔細地覺察自己。我也是一個注重與他人關係的人。

因此,

1. 以商業為導向的工作並不適合我。

2. 節奏太快的工作不適合我。

3. 不注重關係的工作不適合我。

4. 我不適合做行政工作,也不適合待在體制裡面。

我擅長的是陪伴與支持,在關係中我能夠找到自己的意義,我喜歡看到他人因為我的陪伴支持,而有所成長。我也擅長寫作,把故事寫的樸實而真誠是我的優勢。

生命歷程初整理(簡史)

今天我和QT說,或許我需要給自己多一點休息的時間,而他告訴我,或許我能夠用這些時間來整理自己的生命故事,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要走上這一條路,內心會有更強的力量,這是很睿智的建議。

但其實我的內心有一股滿大的害怕,當我想到回顧自己的過去時,包含一條相對來說,並不典型的求學歷程,以及幾段的感情經歷、交友經歷,我甚至還沒有開始往下想,一股抗拒的情緒就浮現了出來。

我知道我心裡面一直有這樣的聲因:「只要不去想它,然後好好往前走,就沒事了。」

但其實這些故事其實一直都連貫著,連接著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部分,能夠理解他們,也就能夠理解現在的我。而我抗拒釐清他們,本質上其實是逃避吧。

我依循著年份往前回推了自己至今的生命歷程:



2020年

10月:研究所考試

8-10月:各種失落議題(生命、工作、認同、感情、朋友、生活)

9月:與MH分手

1-8月:樟湖國中小教職

2019年

12月:與PY分手、與MH交往

9-12月:找工作

10月:內觀

9月:退伍

7月:去海或

1-9月:替代役

2018年

10-12月:替代役

7月:大學畢業

3-7月:衣服圖書館UX研究案

1-3:找實習(龍吟、悠識等等)

1:與PY交往

2017年(整年停用臉書)

9月:大五

8月:四天三夜機車環半島

3月:椰風一學期(社課長)

2月:承翰數學家教

1月:Inpack結束

2016年

11月:與TH分手

9月:大四、加入椰風(共兩個學期)、森林系轉社會系

8月:台大創創挑戰賽(沾醬油)

7月:衝浪店打工度假

5月:和TH交往

3月:加入意識報(一學期)

2月:和宇翔去印度

1月:和UC分手

2015年

10月:和UC交往

9月:大三

7月:台大救生教練班

5月:台大救生班

4月:和GY分手

2014年

11月:認識了蔡岳勳,一起執行印度專案

9月:大二、古琴社

1月-6月:荒野海志培訓

7月:BACT

2月:去印度當志工

2013年

12月:與GY交往

9月:森林系入學、意識報社(沾醬油一學期)

7月:指考(重考)

1月:學測(重考)

2012年

7月:指考

6月:畢業

1月:學測

2011年

高三

2010年

高二(康輔社)

2009年

高一(康輔社)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考研策略檢討W5

為期七天的W5過去了,接下來邁進W6。

這一次的進展十分不理想,遇到了許多的挑戰。W5開始,我採取了複習與學習新進度兩者並行的方式,然而這兩者並行讓我覺得滿混亂的。主觀上,我覺得學習的效率有下滑,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W5時間|

W5的讀書總時數來到新低點,總計只有25hr,平均一天只有3.5hr。

|W5進度|

在學習新的進度上,W5的進展還算理想;然而在複習的部分,W5的進展就相對落後了。

|W5發現|

1. 隨著讀的內容越來越多,我也越來越發現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考試的難度。我原本的想法是兩間夢幻學校,兩天保守的學校,一間必上的學校,然而當我開始看除了夢幻學校之外的考古題時,我發現事情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每個學校的考試取向差異都很大,並不會有準備了夢幻學校,就能順便準備到其他學校這樣的狀況,準備任何一間學校,都要謹慎而且努力。

2. W5的焦慮情緒多了一些,大概是因為更看見了自己的不足,而當這種情緒充滿的時候,就會失去焦點,看到什麼內容都想要努力背下來(想著,哇,這個都沒考過,假如今年考了怎麼辦?),反而抓不到重點。於是告訴自己,穩下來,聚焦在不同學校的取向,好好的學,雖然考試範圍很大,但是第一個月的學習已經讓我抓到了五成的考試內容,接下來抓到的每一成,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這是常態,所以穩下來吧!

3. W4之後,想讓自己心情上放鬆一些,於是下載了一個遊戲來玩,結果一玩不小心就上癮,晚上常比預定的時間晚睡一到兩小時,早起時的精神狀況不佳,導致了效率掉下來。放鬆心情有許多方法,但是玩遊戲不適合現在的我,和朋友見面、跑跑步、內觀、伸展與聽音樂,是比較適合現在的休息方式。

4. 練習在讀書之外的時間放鬆,然後在讀書的時候專注且嚴謹。

5. 回顧前幾次,有夥伴一起讀書,效率比較好。

|W5策略|

1. 我開始與Om討論與詢問我所學到的內容,以避免錯誤理解的狀況發生。和他討論的過程中,他的高標準讓我意識到,即使我目前是考試導向,我仍然可以用「成為一個有能力的心理師」,這樣的精神去要求自己。而當我想到我未來要面對的是真實的人時,我便會覺得要更加努力。

2. 調整整體節奏,新進度為主,複習為輔。

癱在北風社

昨天愉快的一天,一個下午很放鬆的待在北風社,樂手們也很自在的演奏著樂器,我和JC很舒適的在北風社的小閣樓上聽著音樂,時而有所連結,時而回到自己。他能夠在所不習慣的環境中保持著自在,這是我很欣賞他的地方。

北風社前,我們一起去了度母之家,我和度母們祈禱,希望我身邊的人們能夠有所安頓,並找到自己的平靜,也希望度母給我勇氣,讓我能夠繼續在這條路上堅持不懈。

我不時察覺到自己身體的緊繃,這些許的反應在我的意念之中,我反覆思考著W和我分享的,練習太極時候的四個原則,不丟、不見、不扁、不抗。W說太極可以用人之間的互動來理解,練習太極的過程,也就是人際關係的縮影,當我發現距離似乎太近的時候,我便會想起不扁,當我察覺到自己正在與他人進行比較時,我便會提醒自己不抗,而當我意識到自己有些對人的念頭浮現時,我便會想到不見。

似乎在這樣的狀態下,身與心就能夠保持自在與放鬆,相對應的,身體的緊繃也被察覺到。

和F的對話很舒服,我與阿泰以及泰太太打了招呼,表演時,他們三人散發著自在的氣息,而這股寧靜的力量感染了整個現場。

最後一首,F歡迎所有觀眾用各種聲音加入他們的演奏,JC先是以掌擊地,再來拿著他的書猛烈地打在我偷偷摸摸從下面摸來的非洲鼓。他那不在拍子上的節奏以及頑皮的模樣讓我整場笑翻,我已經好久沒有笑得這麼開心了。

離開前,久違的和F推手,當我面對著他的攻勢,我更有意識地去化解,而不是對抗,同時也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將身體的部分鬆開來,疏通並且引導力量。

晚上L請我吃晚餐,我介紹了JC給他認識,他們都算是設計工作者,一起相處的時間十分愉快,而且隨意地聊了一些彼此的趣事,JC說了他被欺騙去受洗,而成為福音朋友的故事,而L則說了很多關於MJ的趣事,沿著台北的街頭,夜色沒有帶來沈悶,反而帶來涼爽的晚風,L說他想來一首夏夜晚風,雖然已經不再是夏夜,但在夜裡,這晚風依然暢快。


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我所追求的

我以前一直以為我追求的是平靜,但我現在發現,我真正追求的是在變動中,能夠回歸平靜的能力,並且熟悉它,而這樣的能力,就是不斷自我覺知,了解自己的過程。

怠惰

今天去Will的教室,看到一個學生的反思紀錄,他說,他最近休息的不夠,所以他開始變得怠惰了,這令我訝異,是啊,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怠惰是因為休息太多,越是怠惰就越不給自己休息,而沒有意識到,正是因為自己休息的不夠,而變得怠惰呢?

Will告訴我,只要我們撕下行為的標籤,孩子們就會自己發現真理。

考試的擔憂

越是了解,越是覺得無垠。

第一個月的準備在思想上比較輕鬆,目的就是把大範圍掃過,了解可能會考些什麼,接下來便是要做考題分析,把題目聚焦,針對考試的取向去做更專精的閱讀。

而在分析考題與讀書的過程中越覺得自己渺小,越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很多問題大概也答不出來,有一點慌張,有一點緊張。

我知道我是這樣,其他人也會是這樣。

在認知上,告訴自己,放輕鬆去學習這些內容,不要用填鴨式的,而是用理解、應用的觀點去學習,如此才可能讓學習變得有連結、有趣。

今年我可能考不上,但是沒關係,做好找工作的心理準備,然後盡力的試試看。

越是感覺到範圍很大,越是要靜下來,好好去連結與思考所學,好好安排自己的讀書規劃,盡人事,聽天命吧!


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以成為一個諮商師的標準

今天花了一些時間和Om討論我讀的內容,以及如何去讀,討論完之後,我更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了。

Om是個厲害的諮商師,我才了解,我要用身為一個諮商師的精神標準,去要求自己學習,因為我學習這些內容不光是為了考試,我未來的工作是面對人的工作,我必須很嚴謹,必須更努力,因為這是一個服務人群的工作,而那些人,都和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情感,能夠悲傷,也能夠愉快的人。


當我們一起走過

 昨天和QT一起去北護的癒花園,在校園散步的過程中,他告訴我更多北護的故事,那些經歷深深悲痛的人如何在研究所的經歷與探究中療癒自己。

他提到,備審資料交出去後,準備面試的過程還是會覺得很焦慮。他說,他會用一張紙把曾經幫助他的人寫下來,當他看到這張紙上有這麼多的名字時,他就會覺得很安心,因為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他身後有一群夥伴。

這使我想到,有時候我覺得很痛苦的時候,我會去拜拜,我會和神明說我身邊的人的故事,也會請神明保佑他們好起來,能夠獲得安詳與歸宿,而當我這麼做的時候,我自己竟然也從痛苦之中慢慢的走了出來。

我也想準備一張小紙卡,寫下這段時間幫助過我的人。

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

做喜歡的事情吧

每天大概都會有新的體會,我想這是件好事。

我今天和鯤聊完後,意識到,要做喜歡的事情,不然付出是沒有意義的。鯤是個很聰明的人,說聰明可能還不夠吧,他十分的靈活,腦袋隨時都在思考著不同的事情,我想也包含了應對進退的方式吧。

然後我忽然意識到,是啊,有許多比我聰明,以及厲害的人,或許我這輩子就是沒辦法這麼聰明吧,同時,我也意識到,雖然我不是聰明的人,但是我也不是笨的人,我算是比較努力,比較幸運的中間那群人。

這就意味著,在遺傳的基礎上,我至少比一半的人還要聰明。

既然如此,假如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喜歡的事情中獲得成就感與愉悅感,那麼就什麼都沒了呢,因為假如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是只是為了贏過別人的競爭遊戲,那麼以我這樣的條件隨時都會被別人超越。

我真的不是聰明的人,但是我是有知覺的人,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鎖定清楚,精準出擊

今天晚上,花了一些時間去看其他學校的考古題,包含了北護、市北、清大,發現不同學校的考試取向差異真的很大,像是市北每年都會考團體諮商,而且真的會考變態心理學中,各個病症的診斷標準,北護就強調悲傷治療的內容,甚至不考統計、研究法,題目上也十分地活。

這使我有些緊張、焦慮,因為我準備的方向主要是針對國北、臺師、政大(我還是有名校思維,而實際上,前兩間學校的資源真的很多)

當我去看其他學校的考題時,深深的覺得目前的我沒辦法去考其他學校,因為我準備的內容離這些學校的考題太遙遠了,因此考試完全沒有僥倖的空間,我分析定位在哪些學校,那就是往這幾間學校的方向走。

大概還是有點擔心會考不上吧,但假如考不上,那之後要做什麼工作再說。

我的時間與精力有限,不只是我,每個人都是,因此與其要顧好多學校,不如好好準備幾間的內容。

我想沒有比較保險的學校這樣的選項,因為每間學校考試的取向都不同,想要哪幾間學校,就努力準備,好好考,不要心存僥倖。

孤單

下午覺得迷惘,到了晚上則覺得有些孤單。

再細緻一些來思考自己的感受,下午那是股無力感,原本篤信的事情不再那麼相信的感受,然而經過一些消化與整理,我明白不論如何,意義還是由我自己定義,只要我自己可以接受,那就沒問題了。

晚飯之後,覺得有些孤單,卻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孤單的感受一直在,除了與人互動之外,沒辦法消除,但或許也沒有必要消除,他能夠讓我好好看清楚一些事物。

有時候感到迷惘

有時候我會因為看到別人的選擇而對自己產生懷疑,有時也彷彿失去力量,然而所謂的意義與目標是由自己創造的,所謂夢想、意義、目標是透過創造而來的,而非尋得的。

意義不是追尋而來,而是透過承諾,透過我與有價之物的承諾,並為此付出責任而來的。

因此真正重要的事情,並不是他人怎麼判斷這個意義、目標,而是我是否願意為此承擔,而若我願意,那麼怒力追求的過程中,我總是會在裡面得到一些什麼。

不論我做的選擇是對的,或是錯的(根本沒有對錯),那都是我的選擇,我選擇的當下,便是為自己負責,這便是我的事情,因為無論結果如何,除了我之外,不會有人為此負責。

考試擬答-存在主義

Q:請說明存在主義的治療觀點、治療目標、治療關係、治療中的原則,以及其如何產生療癒、其治療技術背後的意義與功能?

1. 存在主義治療觀點

a. 存在主義的人性觀認為,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我,我們透過選擇、行動的歷程,不斷地定義自己是誰,為何而活著。自我與意義是持續變動的歷程,人類始終處在 Being a person的歷程之中。
b. 存在主義關注幾項重要命題,其中包含了自我覺察、焦慮、意義與無意義、選擇與自由與責任、自我認同與他人的關係、生命與死亡。
自我覺察:即人們對於存在狀態的覺察,如生命的有限性、限制之中的自由與選擇和責任的關聯性、人類本質上的孤獨
焦慮:可以被分成正常焦慮與神經質焦慮,正常焦慮即存在焦慮,意指個人被拋擲於世界之中,在察覺存在狀態後,所引發的焦慮;神經質焦慮則是過度反應的狀態。
意義與無意義:沙特認為,意義並不是大自然或是透過神蹟而找到,人必須創造自己的意義。根據Frankl所說,意義是人與有價之物的承諾,是一種約定,因此意義並不是透過尋找而得到,而是透過個人自由的選擇而決定。
選擇、自由、責任:存在主義觀點認為,在大自然與人格發展的限制下,個人擁有自由,能夠做出選擇。由於選擇來自於個人,因此選擇的後果也由個人承擔,因此個人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沙特認為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並勇於實踐自己信念,稱作真誠;然而不願意負起自身責任,稱作不真誠。
自我認同與他人的關係:存在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既渴望獨立性,又渴望與他人產生連結。而沒有人能為另外一個人負起責任,因此人必須找到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而非被動地接受他人的價值信念,在察覺到自己只是他人的內攝物之時,個人需要勇氣去面對價值重建的中空時刻。存在主義認為人在本質上是孤獨的,但是愛能夠產生存在的連結,也就是當人與人(Person to Person)之間透過I-Share,達到內在體驗的共鳴。
生命與死亡:存在主義認為,對於死亡的覺察會帶來存在焦慮,因為我們並非神,擁有無限的時間,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活出自己,但也因為死亡的存在與察覺,我們能夠更珍惜的利用我們有限的時間。

2. 治療目標

根據存在主義的觀點,個人若能培養更深刻地覺察能力,便能夠更深刻地覺察自己的限制,並在限制之中做出選擇、承擔責任,因此存在主義的主要治療目標是:提升個案的覺察能力,並將此覺察能力延伸至存在的各種狀態,如覺察自身限制,以做出選擇,並負起責任。Schneider和Krug針對存在主義人本治療定下四個基本目標:幫助當事人更能面對自己與他人、幫助當事人找出他們逃避自我的方式、帶領當事人規劃自己的生活,並負起責任、鼓勵當事人選擇更多元的生活方式。

3. 治療關係

4. 治療中的原則

5. 如何產生療癒

6. 其治療技術背後的意義與功能

黑暗面

今天一整天的狀態都滿怪的,覺得有一些沮喪,卻不太清楚原因。

昨天和Will聊完之後便有這種感覺,他肯定勾起了我的某些議題,但這是什麼?

當他說道,他被其他權威肯定時,被認同的感覺讓他感到很快樂,這個時候我卻覺得有一些反感,我感覺他在向我炫耀。

當他說道,他經歷了什麼樣的歷程,如何做選擇,以及不論如何都不放棄時,我覺得很嫉妒。

當他時常說著我們時,我覺得有些反感,我覺得我和他有許多不相同的地方,當他說我們的歷程很像時,我有種被降級,被化約的感受,他的故事好像對我產生了些許影響。

這個是我,這是我很黑暗的一面,我無法真誠地與他人分享,無可避免的嫉妒、羨慕。

他的故事對我也有啟發與幫助。

他不斷的堅持,最後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位置,這使我更有信心,但我知道我適合的方式與位置與他不同。

晨心的概念我有嘗試應用在我自己身上。

他和我說太極的概念,也願意教我太極,我很感動,也很感謝。

我喜歡他,也喜歡我自己,我會練習和黑暗面相處,當我們都是好的,我才能夠好好的與別人對話。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很久不見的Will

今天早上和Will見面,以他的自稱,似乎已經沒有人叫他Will了,而Will或許代表著某一個階段的他,而他現在則自稱茄子。

聊天的內容非常的流動,主軸在他這八年的脈絡,他梳理了自己的經歷,中間嘗試著追尋的旅途,遇見的人,做過的事情,面臨抉擇時的選擇。另外,他和我聊了太極,我們也談了內觀與正念。

他已經找到了他的歸宿了,屬於他自己生命經驗的歸宿,所有生命的事件在他身上串連在一起,這真的很困難,而他對自己的認識與堅定,更是讓我敬佩。

他說了許多,有許多似乎擦過了我的生命,有一些直接擊中我,有一些我無法抓住。

他告訴我,假如我需要的話,他那邊有工作的機會,我想這次研究所假如沒有考上,或許我可以往這個方向前去吧。

聽著他敘述著自己的故事,我有了一些勇氣重新去面對自己的過去。接下來,我想不定期的寫一些信給過去的自己,給過去的人們(我並不會寄出),整理自己的生命脈絡,我想當我與過去的故事和解了,我會更有力量去面對,與作出決定,與自己更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