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和一個作家吃晚餐

昨天和劉揚銘見面,沒有特別問些什麼,反而是隨意的聊聊天,我說了我的故事,關於在學校工作,以及自己為什麼往諮商走,而他說了他在自由工作之後的各種經歷。

他提到出書的社會責任以及自己的壓力,而我告訴他,通常一個人只要足夠真誠的面對他自己,他所創造出來的東西,就能夠在沒有目的性的情況下,幫助到其他人。

他說自己變自私,從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有些事情他覺得很有意義,但是他並不感興趣,他現在願意做的,是有錢的,而且是他覺得有趣的事情。而我和他說,假如我們有一個多元的社會,那麼你認為有意義,但是你不喜歡的工作,肯定也會有另一個人根本不管有沒有意義,他就是喜歡做,在越多元的社會之中,每個人都去追求自己喜歡的,那麼在動態的平衡中,就會充滿各種有價值的事物。

我和他聊到我在學校的工作,我提到,我們的觀點認為沒有問題學生,只有被問題包圍的學生。而一樣的道理,沒有問題考生,只有被問題包圍的考生,因此假如我遇到了問題,那我第一件事情想的一定是:「我是否能調整我的環境,讓我更專注的去達成目標?」

他很有共感的說道,他過去在公司也是一樣的感受,有時候老闆會要求員工要做到什麼程度,但是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員工能不能做到,而是公司有沒有足夠的資源與環境去支持員工達成公司的目標。

他提到最快明年三月,他將出版另外一本書。上一本書談的是另類的工作型態,下一本書,他想要談在工作型態轉變之後,相對應的,生活中的其他面向會如何變化,諸如生活、人際關係、感情等等,我很期待新的作品。

我和他說,他的作品和其他談自由接案的書很不同,他提到的並不是如何成為自由工作者這類型的問題,而是當他決定要成為了,他在過程中的心理歷程,如何克服,那是深入的內在自我剖析,對我來說,這是更吸引人的。

道別之前,他提到自己之前自費製作了一份小冊子,並且自己到市集去擺攤,自己去賣,雖然賣完也賠錢,但他覺得很快樂,他很享受做完後,在市集放著自己的作品,與別人介紹,讓別人買去的過程。這樣的畫面讓我聯想到農夫在自己的農田裡耕作,將自己辛勤耕耘的農作物帶到市場上,賣給其他人的過程;也讓我想到在日本一些同人活動,會有人將自己的畫冊帶到市集去兜售。

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是勞動,而勞動的目標是創造,人創造某些東西,使這些物品成為自己意志的延伸,也就是說,創造是人的本質。但在現代社會的體制中,各種物品的製造早已泰勒化,每個人都只是負責其中的某一個片段,物品不再來自人們意志的延伸,而是公司,來自組織。當製作出來的物品不再來自於我,那這之間的斷裂便是馬克思所指的異化。

當時他所面對的社會環境正是工業化時期的歐洲,當時許多的農民從鄉下湧入都市的工廠,在工廠中做著極細緻的分工,大概是在那個脈絡下,馬克思觀察到了這樣的現象。

他說道,在市集出售自己的作品,和透過其他中介去出售自己的物品,是很不一樣的。

我想,從創造的角度去思考,其實每一次的對話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創造,我們將過去的故事重新組織,然後透過對話,共同再造一些故事,用不同的角度去詮釋,去理解。我喜歡對話,從不同人的現象世界產生的不同觀點與詮釋,都是美好的創作。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考研策略檢討W4

為期七天的W4過去了,這意味著已經過了一個月,接下來我只剩下三個月。

下一個月的目標是讀ㄎㄧㄤ來的補習班講義、寫考古題、補讀書、讀期刊,內容上的密度更高,篇幅也更長,希望效率能更好,讀書的時間也能持續拉高。

|W4時間|

1. 因為常常去掛圖書館的緣故,W4的時間回到W2的水準,但仍然還沒有超越5hr/日。

|W4進度|

1. 進度算是不錯,補足了W3的進度,也完成了大部分W4的進度,但整體而言仍然是落後的。

|W4策略|

1. W4開始把複習的排進來,因此現在有兩條線在走,一條是吸收新的內容,另一條是複習舊的內容。因此現在想的事情是,怎麼樣複習才是好方法,以及如何讓複習的內容搭配正在學習的新內容,達到兩者較高的關聯性,這將有助於連結。

2. 複習策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複習上週的內容,一個是複習之前讀過的內容,兩者同步進行。而本週的內容就在空閒時間回憶就好。

3. 複習內容要更往考題的方向抓,第一階段策略是掃過整體考科的架構,知道基本的輪廓,接下來複習的內容對考試的針對性要高一些,不能只是把之前讀過的東西通通在讀一次,這不是複習的目標。

4. 第一階段掃描的目標是了解輪廓,具備考古題的分析能力;第二階段複習要用考古題分析,來鎖定重要內容。

|W4發現|

1. 在複習上,我發現重讀不是一個有效的方式,儘管它是我們最熟悉的方式。考試需求是手寫,因此我將複習改成手寫,將單元概念寫出來,去回顧定義,連結概念,假如失敗了就註記下來,結束後再回去對照內容找答案,這樣的複習效率比較高,而且比較符合考試需求。

2. 除了讀書本身之外,我習慣後設的去想該怎麼讀,我把這叫做聰明讀。聰明讀除了方法之外,會捨棄掉對考試而言不重要的部分,然而有時候這會使我有些躁動,我要提醒自己,聰明讀不等於不扎實的讀,要用聰明的方式選擇重要的內容,但是要用很扎實的方式把內容讀完,該背的就得把它們背下來。

3. 最近讀變態心理學,如情感症(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不知道為什麼,讀著讀著我的心情也被影響了,這讓我很難專注的記憶甚至分心。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能這些內容基模活化了一些與此相關的基模,從潛意識下影響了我,因此接下來我打算做些調整,試試看一邊聽輕鬆的音樂,一邊讀變態心理學,看會不會有幫助。

|W4其他|

從七月到十月的這段時間,有些起起伏伏,我想送給自己一句話:「你有負面思考的能力,就代表你也有正向思考的能力。你有能力認為沒有人願意相信你,同樣的,你也有能力相信你自己,即使這兩者都是假的。這也不要緊,因為你知道人總是需要一個理由,即使不真實,它們也是有用的。」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為何要證明些什麼呢?

當別人質疑你的時,你會想要反駁,但是在反駁之前,試著先冷靜下來思考,你有必要向他人證明些什麼嗎?你做這件事情,或採取這些行動,本身就不是為了向他人證明些什麼。

你可以說,但是就只是純粹的告訴他,你沒有想要證明些什麼,因為這些事情你從來不必和誰證明。

停下來,你可以聽一聽,然後不選擇回應,也不必去辯駁,除非情況必須,你再這麼做就好了。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這樣子的人

一個用力把別人加諸在身上的所有東西都拆掉的人,他遲遲沒有為自己穿上些什麼,因為他還猶豫不決,沒辦法給自己承諾。

一個不斷思考這麼行動是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還是想要討好他人的人,在行動中慢慢成長。


差異

或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不足吧。

昨天和祥、老人、紹一起相處的時間是很愉快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卻覺得有些彆扭,我想這個彆扭有好多原因,我想知道這樣的情緒來自哪裡,也可能我只是比較累了。

我明白我一直在討好別人,我不清楚自己做事情的動機,因此我的行動也不夠純粹。我很常看著別人做,然後就跟著做,但是卻沒有將做的原因好好的內化成我的一部分,消化完整再吸收進來,而是囫圇吞棗般的。

當別人的行為與表現與我不同的時候,我便覺得自己是錯的,像是別人的生活拉,別人的方向拉之類的。千千萬萬的提醒自己,別人的路是別人的路,別人不同於你,只是不同,不代表你不好(雖然我常常往這裡飄去),看見差異的時候練習欣賞差異,然後也欣賞自己的差異,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知道這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祈願

在上一個生命歷程裡,我遭遇了許多無法控制的事情,在巨大的生命洪流之下,我被沖到了陌生的地方,中間的掙扎很痛苦。隨著時間過去,我已經不再掙扎,我順著流水往稍微可控的方向前去,對於可以控制的,我感到珍惜;對於不可控制的,我努力學會隨遇而安。

然而我始終是個普通人,因此難免會希望那些不可控之事能有好轉的可能,即使我會告訴自己,不應該對不可控的事情抱持著改變的傲慢。

大概是那個時候,我開始會在廟宇裡為那些我所在乎的人們祈願,神奇的是,為他人祈願的同時,我竟然也逐漸感到平靜,即使狀況仍然不明朗。

像我這樣的人啊

哎哎哎,看著身邊的人與伴侶走向穩定,人生也即將邁入下一個階段時,不知為何,心裡竟然也有一些欣羨,大概也會期待自己能夠遇見那個他吧。

我的感情總是走得不久,一年半、三個月、半年、近兩年、九個月,有時會想,是不是我的問題呢,但是事實上就是如此吧,我還在慢慢的修正,慢慢的認識自己,有時我覺得我走得比別人快,有時候卻覺得走得比別人慢。

不管快慢,我就是走在這條路上,自己的路上。有時候我想得多,有時候鑽牛角尖,但這是我呀!像我這種人啊,應該也有我的幸福在等著我吧。

在幸福來到之前,好好的充實自己,準備好,變成一個更像自己的人。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日常

有時候我會感到悲傷,就如同有時候會感到愉快一樣,現在的我有足夠的時間去照顧自己的情緒,也用著還可以的速度前進著,我相信我是可以做到的,雖然也許不一定是頂尖的學校,但我相信普通的諮商所,我是能夠考上的。

能夠收到朋友的祝福與支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今天Om和我說:

「崴,看了你這週的讀書心得覺得很不簡單,感覺你越走越清楚自己的念書時會有什麼現象,又可以使用怎樣的策略,已經很札實的念著了。想到之後你念書時申論題的寫作方法可以好好琢磨。這是考試拿分的重點。」

中午和振綱、韓老師吃火鍋,也是很幸福的時光哪。韓老師現在的工作工時很長,但是他仍然懷抱著機師的夢想努力著,他每天都要求自己要讀書,再累也要半小時,這很令人敬佩。機師的考試最晚是34歲,現在他29,假如他要全職準備,至少這兩年要努力的存錢,到31歲開始準備,每年一次機會,至少還有三次機會!

這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這是一個人的人生夢想,是一件偉大而且重要的事情,如果我的鼓勵能夠為他帶來一些幫助,那我便能感到十分的榮幸。

振綱的生活也都上了軌道,和一個不愛他的女友分開了,從血汗的公司到了能夠正常上下班的公司,也順利的考上會計師考試,聽到這裡只覺得很開心。

付出時,總是能讓人感到喜悅,這個付出不用很大,一個即時的鼓勵,就很足夠。

今天騎車的時候想著,我與人相處總是不帶評價,我不喜歡改變別人,但我有些課題需要練習,那是表達自己的立場與價值,但是不去否定他人,這很困難,但是我會慢慢練習。

早上收到了阿明的訊息,他說:

「這次申請學校阿,感受到平常付出ㄉ好意,從不同的人身上都收到回饋,覺得很幸福。」

真是愉快啊,可以聽到他這麼說,但他也是很好的人呢!

今天我想著自己,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人,而我也喜歡這樣的自己,一些曾經被否定的特質我又能夠再次自在地接納它們了。而我會好好保護好你們,請你們不用擔心。

我對於我能夠讓身邊的人愉快,感到自在的特質感到愉快,我的自在與隨性也讓人們能夠自在,這是我不願意評價的特質。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恐懼

關於人類內心中,最恐懼的那個東西是什麼呢?

這股力量潛伏在意識不總是能觸及的深處,總是在長期的寧靜、心中的各種塵囂落定,它才會慢慢浮現,它代表著一切我所害怕的,我所恐懼的,它被掩蓋於深處,但卻又不斷透露著、釋放著些什麼,想要讓我知道它的存在。

這個恐懼是什麼,它並不是我曾經驗到的些什麼,在我經驗到些什麼之前,它就存在,但它總是能將我所經驗的一切作為攀附的根據,將經驗化為無形的刀劍向我揮來,它無法劃出任何一道傷口,卻迷幻似的重疊了傷痕的殘影,不細看還以為即將一命嗚呼。

我想要把它看得清楚一點。

我記憶很清晰的是,在六年前我曾經目睹過它,任它從我身旁經過,我卻仍然感到平靜與接納,那時候,我與它離得很近,近的可以聽見它在我旁邊耳語。我能與它對話,但從來不是透過語言。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考研策略檢討W3

為期七天的W3過去了,接著要進入W4。

最初預期在W4結束前,要把基本的內容讀完一次。W5開始閱讀補充、進階內容,以及考古題練習,根據之前訂定的進度,也許W4結束之前,還沒辦法完全完成這些基本內容。

|W3時間|

1. 因為一些隨機因素,W3的時間比W1更低,總時數僅31hr,平均4.1hr/日。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晚上沒辦法讀書,這兩天晚上待在圖書館,讀書時間暴升,而且效率算高,接著W4的晚上會盡量待在圖書館。

2. 有一些零碎時間並沒有被算進來。我時常利用瑣碎時間複習一些內容,或是在日常生活的各種間隙之中回憶吸收的內容,因此時間是被低估的。

|W3進度|

1. W3的進度並沒有很順利,估計完成度有7成,落後的部分大概需要用兩天進度量來補。主要原因是W3的讀書時間明顯減少,若能達到原先目標5.5hr/日,這應該是沒問題的。

2. 增加了一些基礎書單,整體進度策略需要做調整。

|W3策略|

1. 將PTT上的心得文印下來,每天看一篇,這有兩個好處。第一,看到別人的努力程度,能夠不斷提醒自己,應該用更嚴謹的態度看待考研究所,而不應該在態度上鬆懈;第二,每次閱讀時,總是會找到一些啟發,讓準備方向越來越精確。

2. 心理學、諮商、統計已經有了基礎功,除了透過各種複習方式讓基礎功變得更扎實外,也必須想辦法擴大基礎的知識網絡,於是我和朋友借了資料庫權限,W4會開始閱讀期刊與論文,訓練自己,將知識網絡的範圍擴大。

3. 開始刻意用心理學概念、諮商概念來看待事情,如時事議題、與朋友聊天的內容。

|W3發現|

1. 焦躁的狀況逐漸緩解,早起憂鬱也漸漸淡去,讀書的時候總是把東西塞進腦袋,而沒讀書的時候總是在回想塞了什麼東西進來。

2. 有些考古題會寫了,而不會寫的也大概知道需要補足哪些知識,這使我多了一些信心。

3. 塞(背)知識進腦袋的時候很累,但是組織它們與用它們來形成某些觀點時很爽。

4. 之前讀書以小時為單位進行,中間休息,有時候疲倦時會覺得讀一小時好累,然後偷懶,結果這個小時就過去了。改變一下心態,假如覺得疲倦,就告訴自己,先讀五分鐘,假如累了就休息,不累的話就繼續讀五分鐘,就算最後只讀十分鐘,也比什麼都沒讀好,而更多時,十分鐘這樣讀下去之後,不小心就會滿一小時。

|其他|

1. 幾天前和劭聊天,他說假如要做日本史料的研究,必須先把日文修到N1,然後再去修古典日文語法,學完之後再去學日治時期,政府機關行文的特殊格式-侯體日文,否則做出來的研究會不夠扎實。聽完之後,這種嚴謹的精神深深感動到我,讓我想用更加嚴謹的態度去學習接下來的一切。

2. 前幾天,QT和我說想考諮商所的人超多,許多人的準備都是以年為單位,甚至也有許多人去補習,他這番對話讓我知道必須更嚴謹的面對研究所考試。

3. 我偶爾會用投影機在家看電影,假如你想和我一起分享美好的電影時光(結束後或許還可以討論電影的內容),可以私訊我~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考研日誌

幾天沒有與QT一起讀書了,上個週末有一些鬆懈,而在我將心得文印出來閱讀之後,我的動力又被提升了。以往我會覺得動機是完全內在的事情,但我現在開始能夠接受透過一些外在的事物加強自己的動機(或許說維持會比較貼切)

今天看了QT的申請資料,我真的被嚇到,這些內容真的很扎實(至少看起來是),而當他和我分析起,接下來更困難的將會是二階段的面試時,我想起了昨天我看的那篇心得文,裡面建議我們能的話勁量開始準備書面資料,而且也必須進行諮商演練。

對我來說,考試只是門檻而已,門檻過了之後,後面的面試更是重點。

我想起幾天前劭學和我提到,要做日治時期的基本法研究,必須先把日文學到N1,然後還得再修古體文法的日文,要看懂文獻還得學習侯體日文(當時行政機關的書寫方式)。而這些不過是做日治時期研究的基礎而已,接下來還得閱讀大量文獻,才有做研究的能力。

他更提到,研討會的時候,若使用的文獻有一個字看不懂,會被所有人嚴厲的批評。

這樣做研究的態度讓我敬畏,更深深的提醒自己,嚴謹與努力是沒有極限的,我太習慣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就如同今天從QT那裡體會到的,考試只是門檻而已,而且許多人用好幾年在突破這個門檻,假如我也想擠進去,我就必須更謹慎的看待研究所的考試。幾百幾千人都想進去,為什麼你可以?你必須要找到自己的優勢。

相關科系本身就四年,可能加上補習一、兩年,隨隨便便都是五年起跳,要和這樣的對手競爭,而且這樣的人可能有好幾百人,他們各自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堅持的理由,比我有毅力,比我更聰明,比我更嚴謹的人多的是,因此我必須找到自己的優勢,要很聰明的讀書,也要很努力的讀書。

其實我並不是很有毅力的人,但我是很有覺察力的人,我能夠了解我該怎麼調整自己身邊的環境,以及調整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這可以提升我的效率,也是我的優勢,繼續在覺察裡面努力!

目前的讀書除了進度之外也參雜了一些複習。諮商方面已經有一些基礎,因此可以用這些基礎來看期刊,而心理學也是。我已經將知識塞進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將知識連結變得更穩固,以及擴大知識連結的範疇。

除此之外,有時間也得開始準備一些書審資料。

加油,你的起跑點與別人不同,善用你自己的優勢,繼續努力,我相信你做得到!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考研反省

讀完了心理學導論之後,對心理學有了一些概念,覺得有些成就感,拿起了教育家的講義起來看,赫然發現裡面講的許多東西,我在心理學導論裡都沒看過,頓時有些失望,想說投入了這麼久的時間,結果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內容要讀,不禁有些抗拒。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有去補習班的人可是把這些內容通通都嗑下來啊,而且補習班已經把各式各樣的內容收錄好了,幫我省去一大堆時間,我還有什麼理由不認真的去讀呢?與其用抱怨的心態想著:「怎麼還這麼多?」不如用興奮的心態想:「哇,原來我之前讀到的東西之外,還有更多!」

既然已經整理好,那麼我的工作就是把它們讀熟。

由於W3的進度跑的有點快,我不能把剩餘的時間浪費掉,因此要趕快重新訂定W3目標,不能鬆懈,繼續努力。

我今天去印了PTT的心得文,當我知道考上的人是這麼用功的時候,我會更督促自己,不要小看研究所的考試。

姊姊

有時候我會不知道怎麼和姊姊相處。他總是說著他自己的事情,而那些事情總是零碎片段,大概每次的談話都大同小異。

我們的對話永遠無法深入,大概他還有一些自己尚未處理好的課題吧。

憤慨

用後現代的角度去看自己,也看別人。我厭惡比較,尤其是對他人的不屑,我本身就是個脫離社會常模的人,我深深感受到,被比較比單純不被接受帶來更大的傷害。我不受控、喜歡各種可能性,但不代表我是隨便的人,我開放的接受生命的各種可能,並不代表我要接納各種對待,我對一些事情感到厭惡,甚至感到憤怒,但事過境遷,我已經沒有必要把自己套進一個模子裡,去取悅任何人,我像水,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圓的。

人從來不是一致的,思想和行動之間的關係不是,問題和解決之間的關聯也不是,思想與言語也不是。最怕的是我自己僵化的腦袋,遺忘了人的不一致性,遺忘了自己也是個普通的人。自以為是的人總是以自己有某些特殊之處而以此驕傲,同時以此評價、類化他人,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這是傲慢。

我有強烈情緒共感的能力,在主流社會框架下,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突破社會壓抑去觀照情緒,更常見的是壓抑與轉移。也許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我的價值,但我自己能夠看到。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孤單的時候

當你很孤單,一直想要往外找些什麼人的時候,你可以花一些時間陪陪自己,做一些讓自己會覺得舒服的事情。

反噬

今天被反噬,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繼續努力。

日常

今天的狀況不知道為什麼一直不是很穩定,一直有一些負面的情緒出現。

早上起床後我滑了一下手機,看了看朋友們的留言,覺得有些欣慰,但卻因此有些分心,於是我收拾好,到圖書館讀書,卻覺得腦袋使不上力,注意力沒辦法集中,眼睛一直很疲倦,有股昏睡的意味。

我花了一些時間嘗試放鬆自己的身體,並且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隨後的狀況有好轉,也變得更能夠專注的讀書了。

下午回到家後,我一股腦地就躺在床上,醒來時,已經是四點多,我睡了兩個多小時。

醒來之後依舊覺得沒有動能,而且心情有些沮喪,想著接下來可以怎麼辦呢?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呀,於是先放了輕鬆的音樂,然後花了一些時間內觀。

內觀的時候發現身體異常的沈重,可能是這段時間做Push-up累積下來的緊繃,睡覺前卻也沒有得到適當的放鬆,所累積下來的吧。

起床決定出門跑步。

我想每一次的孤單,每一次感到些微失落的感受,都在在地提醒著我,好好珍惜身邊的人,不因為有人陪伴而過於執著,也不因為一個人而過於落寞,這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今天沒有讀什麼書,讓自己休息,或許這樣反而是比較好的。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考試策略檢討W2

為期七天的W2結束了,接下來即將邁入W3。

W2時間

1. 原本預計W2在良好效率的狀況下,要將讀書時間提升至6hr/天,但實際達成的是5hr/天,要將時間往上拉真的滿困難的,但相較於W1的4.6hr/天,已經有進展,接著下週要在比這週多一些,目標下修5.5hr/天。

2. 讀書的時間依然相同,主要是早上與下午,晚上較難專注的讀書。但是我發現,晚上的時間可以輕鬆地躺在床上,把塞進腦袋的內容做橫向的連結,這不需要太專注,也比較不會使人厭煩,同時也是對考試有幫助的活動。

3. 實際時間跟不上預計時間的問題,可能來自一些基礎條件還沒有設定完成,最主要的是作息時間,早上還是很容易掛掉,而晚上可以再提早一些睡。相較於上周,早起憂鬱有順利的感善,已經能夠順利的在預定時間起床,但是卻很容易吃完早餐就倒回去。W3可以嘗試吃完早餐就出門,看看狀況能否改善。

W2進度

1. W2時間分配有調整,各科進度不一,完成率應該有7成,仍在控制範圍內,必須練習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預定的進度,因此必須調整讀書方式,用可以讀完進度的方式去讀,尤其是心理學與諮商的讀法。

W2問題

1. 浮現的問題是讀書焦躁,讀到一定的時間,心中就會產生一股躁動,但我發現除了讀書本身,還可以才取其他有助於考試的行動,例如:看考古題、整理筆記、製作關鍵字卡、看科普文章、看PTT考試心得文。這些行動可以確保躁動時期仍然有進展,不會讓時間咻一聲就溜走。

2. 有時候還是會遇到不管做什麼都很焦躁的狀態,這時候可以唸心經,或是用抄的也可以 。另外我寫了一封信給自己,很煩躁的時候我也會唸它幾遍,都不行的話會用抄的。或者抄PTT上的心得文也可以。(感謝ㄅ鹿給我這個靈感的啟發)

3. 讀書真的會有偏好習慣的問題,個人偏好有時候會拉走讀書的節奏。我原本的策略是10月要快速的將所有科目的大致架構、重要關鍵字與定義看過,11月再根據考古題分析進行比較細緻的精讀。但是我讀書時候的偏好卻會一直讓我一直想要把內容看懂,看精實。這會吃掉太多時間,雖然讀的時候會滿爽的,但是其實並不符合考試策略,要更有意識地跟著考試策略走,最好是限定時間給自己去讀完某個段落。

W2其他

1. 發現喝咖啡真的可以幫助專注與記憶耶,喝完之後腦袋比較好使,比較不屎。


失落

今天早起時仍然有一股失落的感受,然而我並不知道原因。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學習狀態

逐漸感覺到記憶的能力有逐漸變好,我開始能夠比較模糊的回憶起學習的內容,並且做出一些簡單的連結。這是關鍵的過程,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我的理解會是模糊的,不夠精確,而且許多背起來的概念是沒有連結的。

但在背起來之後,它們會逐漸在腦袋裡面形成一些連結,並且在我不斷有意識地回顧中加強,今天是12號,連續專注的讀書12天就有這樣的成果,我覺得十分開心,而且遠比我想像中的快速。

我可以預期,接下來的階段會是更多用力背起來的模糊知識在腦袋裡面碰撞,而在第一次讀完之後,會盡量加快速度進入第二次,並且讓模糊的記憶變得較為精確,能夠更清楚地被闡釋,同時增加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

同時,也有許多其他的知識內容需要補充!

雖然讀書的時間上仍然有待加強,但這已經是很棒的階段性突破。繼續堅持,我很期待十月過後,會是什麼樣的光景與成果!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抄抄抄

 有時候我會提不起勁讀書,就連做其他和讀書相關的事情都不想要,這個時候可能是少了一些動力,或是需要充電。

明天假如我在遇到一樣的狀況,我會把下面我寫下的內容抄一次,假如我還是一樣,那我就再抄一次,直到我恢復正常。

除了努力,沒有其他方法。

想要追求自己想要目標,就必須要努力,一直努力,盡最大可能的不斷努力。每個人都很努力的活著,努力的讓自己能夠貢獻於他人,不論是情感上,又或是理智上,工作上。

努力有時會讓人害怕,想著:「有這麼多人都在努力,我的努力算什麼呢?就算努力了,我真的能夠達到嗎?」但你總需要一個勇敢,讓自己能夠繼續往前走,去相信、去執行,然後更努力,否則根本沒有機會走到。

不斷地問自己:「你的努力夠嗎?有更多人去補習班,有更多人考了好多年,有更多人在你休息的時候仍在努力,你覺得自己真的夠努力嗎?」

有時,努力可能會讓人覺得壓迫與厭倦,但務必時時提醒自己,你真的夠努力嗎?就算覺得足夠努力了,你也必須持續突破,更加努力。」

不再重要

生活逐漸回歸常軌,雖然沒有完全放下,想起上一段感情仍然有情緒的起伏,但是我已經不會自責了,我已經不會有任何想要挽回的想法了,各種複雜的情緒慢慢昇華成一種緬懷,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偶爾會有些觸動,有些憤怒,但我知道這是我的投射,在這段關係的付出與努力,都是我自己的一部份,我為自己而觸動,為自己所憤怒。

早起時,我已經不再感到孤單了,因為對我而言,他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遲來的憤怒

今天我想起了一些事情,我才開始覺得生氣與憤怒。

我想起了孟對我做的任何事情,當我告訴他,我知道他是在乎我的,但我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建議,然而他並沒有正視我的需求。

他很多次對我生氣,試著想要改變我的行為,當我沒有接他的電話,他對我生氣。

為什麼當時我沒有生氣?

記得去爬山的那天,他想聽音樂,叫我放些音樂,我放了他卻用一臉不爽的模樣說:「可以放些開心一點的音樂嗎?」

為什麼當時我沒有生氣?

當他說我們可以好好談談如何維繫這段關係,但是卻直接跟我提分手。

為什麼我沒有生氣?

當他一直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幫我解決問題,我告訴他這不是我需要的,於是他變得冷漠。

為什麼我沒有生氣?

我想起了很多事情,當我能夠坦誠的時候,他卻不坦承,反而用憤怒的刀劍向我揮來,彷彿真實的我是可鄙的,是不應該存在的,當我能夠接納他時,他卻無法接納我。因為我無法成為他想要的模樣,我仍然記得爬山時,好幾次從他眼神傳過來的厭惡模樣。

為什麼我沒有生氣?

我也想起他某些朋友的不屑,彷彿身邊的那些朋友只是他達成目標的過程,僅僅是幫助他完成某些目的而已。

現在的我感受到了遲來的憤怒,一種沒有被重視與在乎的憤怒。

我是個不受控制的人,他的控制失敗了,於是他選擇離開,徒留下試著包容他的控制,試著接納控制性格的他,卻因此傷害自己的我。

這段關係裡,我學會,你可以無條件地接納對方,但是那個接納中,不能壓抑自己,當對方做出令你憤怒的事情時,不要客氣,好好的和他說,假如你沒辦法,就憤怒的跟他說,但不要什麼都不說。

我看得更清楚了一些,對於分開,我竟然有一股幸好的感受。

但不論如何,這是我自己的觀點,不論我怎麼想,他都有自己的課題,那就留給他自己去處理了,接下來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最好的報復,就是忘記報復這件事情,然後好好的生活。

早起的孤單

早起的我還是不習慣一個人呢,總還是會覺得孤單,有時候會想要賴床。這不太好受,但我會慢慢適應。

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Om、阿明

今天下午和Om去度母之家祈福,結束之後,我與他討論了接下來假如他想成為行動心理師,他可以採取什麼樣的做法,有了一些很有創意的發想,像是到咖啡店裡面先用免費的方式幫忙做牌卡的分析,慢慢累積人脈與口碑等等的。

我一面告訴他我目前準備考試的方式,我與他分享了我如何分類考題的模式,他告訴了我一個很重要的資訊,時事題除了考近半年的內容,也會考這一年來最常辦的研討會,而今天最熱門的主題是成癮,因此可以往這個方向去準備。

和他討論著行動心理師時,我彷彿有了一些想像,雖然我知道這條路不好走,但是有一些美好的想像也不錯吧,可以讓自己更有動力去努力。

晚上和在日本的阿明通電話,他正在準備美術短期大學,他想學習日本畫,申請學校的事情讓他拿不定主意,他沒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因此有些迷惘。

我重新組織了他的想法,並用另一種方式回應他,他告訴我:「哇噻,你可以用好簡短的話說出我想說的東西!」我想這正是我擅長的事情。

我給了他一些建議。我說,畫室老師給的建議是比較一般性的,準備的方向還是得從想申請的學校來做出決定。另外,我認為你的優勢在社會學式的思考與相關的主題,而不是畫畫的技術,因此要在短時間內把技術衝到能和其他人相拼,那可能比較困難,因為這不是你的優勢,或許你可以把技巧方面先顧到及格,然後把重點放在你的優勢,也就是畫作想呈現的思想。

他也給了我很棒的建議,他建議我寫幾句話貼在桌子上:「我要上國北、台師大。」、「你今天讀夠多的書了嗎?」「你確定你夠努力了嗎?」「為了達成你的目標,你做了多少努力?」

我知道準備申請學校是很艱辛的過程,於是便叫他每天跟我分享他的進度,如此或許可以互相鼓勵彼此吧!

讀書

迎來了第一個起床後不太想念書的心情,卻不知道為什麼。


2020年10月8日 星期四

日常

今天的日常滿好的,一早起來雖然賴床,但比較沒有憂鬱的感受了,能夠在臉書和朋友互相關心,得到支持,我是很感謝的。

有時候我會想,我這樣子是不是太過赤裸,或是太喜歡把自己的事情告訴他人?心中有時會浮現別人的想法,以前我會一直卡在這裡,彷彿要想出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答案,否則就不要和別人不同,但我現在慢慢可以接受,這也沒什麼答案不答案,這就是我舒服的做法,而不在臉書上說些什麼,對某些人來說,也是讓他們舒服的做法。反正是我自己的事,我OK就好。

於是也沒有想那麼多了,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讓我覺得其實也沒關係,這就是我,進而有了一些整合的感覺,彷彿更能接納自己。

早上聽歌對起床真的有幫助呢。

今天早上去市場買了一個禮拜份量的食物,大概花了一千多元吧。但自從食材吃光後,吃外食我就很容易拉肚子,看來還是自己弄比較好。

到市場之前我沒什麼預設,而是一邊看,一邊思考可以做些什麼來吃,買的時候也沒想的特別清楚,大概是:「啊,我想吃這個食物。」或是「啊,現在有這個喔。」然後先買回來,再去想想看有什麼,能吃什麼。像是一種即興創作,很有趣。

路上讀了一篇心理學的文章,提到喝咖啡有助於學習、記憶、專注力,於是下午和老頭擋了一杯咖啡,我想找時間也去買袋咖啡豆。

晚上和海苔聊了他的工作,他之前在SWAG工作,聽他說了之前的故事,以及現在的故事,目前他找到了一個能夠一起生活的夥伴,而且也是他喜歡的人,真是太好了,希望他十二月搬下去著之後依舊能平平安安的。

自己的情緒仍然偶爾有一些波動,但這是療傷的過程吧,雖然想到還是會痛,但是我已經比較能夠調適自己,也能更快的讓自己恢復平靜。是個過程,慢慢來,穩穩的走。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縮小守備範圍

時間很有限,內容很龐大,我是不是要縮小守備範圍,提早認清自己的能力,把重點聚焦在三間學校就好,專注在這三間學校的考題,不要再多找了。

一間夢幻,一間努力,一間保守。

若是如此,那麼答案很明確,分別是國北、臺師、(未決定)

考試策略檢討 W1

經歷九月中到九月底這段時間,我已經知道自己的能耐,不再過度樂觀估計自己的讀書時間,原本希望自己可以一天讀八小時,後來發現與現實落差太大,所以調整策略。

重要的不是要求自己馬上可以讀到八小時,而是下修時間,接著用已經下修的時間來安排「時間內可以抓到重點的讀法」。免得要求自己讀八小時,無法達成之餘,又沒辦法完成每天八小時所對應的讀書進度,最後不只因為沒辦法讀到八小時而感到挫折,更可能無法完成對應性最高的考題內容。

W1時間分析

十月初之後,時間以7天為單位切割,預估一天5小時,W1的總時數32.5小時,離預計讀書時間還差2.5小時。W2把每天時間往上拉,預估一天6小時,總時數42小時。

W1的讀書時間大致分布在早上與下午,晚上的時間較難以讀書,一方面與朋友有約,另一方面會給自己一些休息的時間。

早上:大概都讀大約2小時,下午3小時。但其實早上的時間應該可以往上拉,如果按照原本的步調,我早上六點半起床,八點開始讀書,那麼到十二點還有四個小時,至少可以讀3個半小時。

下午:的讀書時間都從兩點開始,大約到下午五、六點,然後和朋友一起吃飯。

晚上:回到家大概八點,寫個日記,大概就九、十點了,之後通常不會再讀書。

每一週通常會挑一天早上去菜市場,那天早上大概只能讀一、兩小時,不足的時間可以用晚上補回來。生活時間、休息時間、運動時間、朋友相處時間也很重要,有了這些支持我才能夠維持效率繼續讀書,這些東西不能割捨。

【結論】把早上讀書的可讀書時間拉長、試著在晚上加入一些可讀書時間、一週不用每天都見朋友,可以減少次數。

W1學科分析

1. 這一週目標達成率應該有8成,然而還有2成沒達到。

2. 依照考科的比例來配時間,考心理學、諮商、研測統三科,統計的時間配少一些,諮商與心理學可以配多一點沒關係。這一週諮商原理所分配的時間太少了。

【結論】把諮商原理的讀書時間拉長

W1運動分析

1. 下午都和QT讀書,讀完直接吃晚餐,因此沒辦法運動,調整運動時間到早上好了。

【結論】早上跑步

其他困難

1. 我有早起憂鬱,會有些情緒的起伏,解法是早上起床就放歌,讓自己心情好一些,趕快起床趕快做事!

考題分析

今天看諮商原理考古題時,發現自己其實不太會作答,於是分析了考題的模式,並從這個模式去準備,希望效果會好一些。

把這些模式放在心裡,去讀書,比較能夠有目標地抓到重要的項目:

理論-議題型考題:

1. 請說明A治療的觀點、治療目標、治療關係、治療中的原則、如何產生療癒,以及其治療技術的意義與功能。

2. 請說明C取向的觀點。

3. 試用A理論,說明B議題,以及其可能的形成成因,以及諮商目標與策略。

依照出題頻率分成三個層級:

A1:精神分析治療、阿德勒治療、存在主義治療、個人中心主義治療、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後現代取向、整合式觀點

A2:女性主義治療、家族系統治療、完形治療

A3:抉擇理論

出現過的議題包含:

B:性侵害、憂鬱症、網路成癮、虐嬰、攻擊行為、家暴、校園議題(生涯、感情、學業、霸凌)

預測今年可能會出現的議題:武漢肺炎造成的恐慌、死亡(很多藝人死亡)、自殺(竹內結子)、產後憂鬱症(竹內結子)、戰爭

團體諮商

三級預防輔導架構

實務探討(處遇、倫理等議題)

治療學派大師&重要學者

學派發展趨勢(Ex. 後現代與現代的差別、女性主義治療發展趨勢等)

這樣的學習其實也有心理學基礎,若是在記憶的編碼階段就有意識地進行編碼,那麼會更容易記住,也更容易提取記憶。

孤獨日常

我把房間的燈關了起來,只留下檯燈的微光,這樣能夠讓我覺得離自己的孤獨更近一些。

是什麼時候害怕孤獨的呢?我記得以前我可沒那麼害怕孤獨呀。八年前,重考時,我也是這樣子的孤獨呢,當時總是能在閱讀中找到一些美好,閱讀的習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吧。

雖然有去補習班,但也沒在裡面認識太多人,我總是獨來獨往,我不想和其他人說話,也不想和其他人建立關係,我待在自己的小宇宙裡。那時候,在位置上之外的時間,我通通都不戴眼鏡,因為看不清楚,就不用互動。當時孤僻的有些奇怪,也不知道為什麼。

晚上回家時,總是喜歡把筆記本打開,看看今天又為自己完成了什麼事情,那時很單純,就是個To Do / Done清單,每劃掉一些項目,便會覺得有些成就感。

孤獨的時候,我會跑去書店,裡面總有些故事可以讓我好一些。那時候是很隔絕的,假如有人能夠說說話,大概會很幸福吧,假如能遇見一個願意聽我說話的人,那該有多好呢?

但是沒有人想聽,或是聽得懂,於是我就躲到書裡面,晚上躺在床上看書,是很幸福的事情呢。

大學的生活太過精彩了嗎?有許多的人來來往往,有好多團體可以加入,談了幾段感情之後也開始害怕起孤獨。在感情空窗中面對孤獨,總覺得有些難受,但進入感情狀態,也不代表不需要面對孤獨。

看看書吧,它們總會讓我在孤獨的時候覺得有些依託,也在我想要安靜的時候安靜。

相比

我仍然會有比較的心情,當我看到對方往自己的方向衝過去的時候,又是一股被拋下的感受,但是我心裡面知道,這只是一種感受。因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路上,沒有必要去拿別人的目標與自己相比。

我會有反射性的想法,那我現在在幹什麼?然後便覺得自己很爛。

但是自己的好壞不應該是由這些事情來定義的,它應該由我在做什麼,我想要做什麼,我是什麼樣個性的人來界定,由內而外的。

心情有時就是很Down,再慢慢讓自己更覺察,擁有更多的平靜時光。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我更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了,為了追求,而將自己捨棄,並不是我所要的。我想要的是一個平衡的狀態,我不想極端地向他人證明什麼,也不想極端地向自己證明什麼。

我在這,我好好的活著,好好的和身邊的人相處。

小宇宙

我有一個小宇宙,不用讓任何人進來不要緊的,那是一個你悲傷的時候可以療傷,快樂的時候可以分享的小宇宙。

你不用為了其他人去改變你的小宇宙,但是你可以為自己種些花草樹木、養些小動物、蓋些房子,有詼諧熱情的鄰居、早餐店阿姨,還有賣玉蘭花的阿伯,有冰店,有海,有山,有你在乎的人,以及在乎你的人。

還有好多好多喔,的小宇宙。

2020這一年

回顧這一年,是有很多故事的一年。

「在這個當下,也許你的選擇沒有對或錯,只是生命的洪流在這個當下把你帶到了這個方向。」

當我和諮商師說著這一年發生的事情時,我竟然又差點哭出來,原來這段時間真的這麼痛,我能夠說出它們了,但其實還是很痛。

「你的那些情緒,通通都是為自己負起責任的一部分。」

希望這段日子的紀錄,可以為往後帶來一些力量,故事是這樣的:

1. 在我進到偏鄉當老師之前,我其實並不清楚知道自由的選擇,其實有相對應的責任。以往,我總是覺得未來充滿了可能性,只要我有夠強烈的動機,我便能堅持住。我到學校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必須付出的代價是我的日常生活、我既有的朋友圈、我的伴侶關係。我能否為我追求的事情捨棄這些?又或者這些根本與捨棄無關,他們總是在那裡。

2. 工作過程中,各種內、外挫折,我對自我產生了強烈的懷疑,我的自我認同開始崩解,我搞不清楚我相信的是什麼,也不知道我為什麼在這裡,我需要停下來想一想 ,去明白哪些是我能的,哪些是我不能的。

3. 家人生病了,成了最後一根稻草,我離開了學校,帶著失去的自我,離開工作,回家。

4. 家人的狀況都逐漸好轉,媽媽不再那麼焦慮了,爸爸的狀況也穩定了。

5. 八月,我很努力,嘗試著不同事物,試著為混亂的自我找到一絲線索。

6. 離開高雄,北上,試著為那段關係做些什麼,但已經來不及了,她選擇離開,她已經不願意為關係在做些什麼,即便我想要努力。

7. 已經逝去的,無法改變的,我已經慢慢接受。而我能夠為自己做的,我也努力地做到。那些逝去的,無法改變的,包含了學校工作、家人健康、愛情。而那些我能夠控制的,是讓自己踏實的生活、慢慢找回自我、建立自己的支持圈、為目標而努力。

感情從一開始就是遠距離,那一段我以為能夠互相扶持的日子,或許就只是熱戀期而已,過了,便過了。

現在有時候會覺得孤單,想要有人可以聽我說說話,陪陪我,但是分手的意思就是,對方把這些狀態當作負擔,不再願意坦承了,因此也不要再和對方說些什麼了吧!雖然我覺得,坦承能帶來力量,但在這之中,它是失敗的。

我覺得自己正在逐漸好起來,也慢慢變得越來越堅強,專注在自己的路上了。

也許是最後一餐

最後的一餐吧,總是後知後覺的我,到這個時候也才想到,或許最後有一些話可以說,但大概也就放在心上就好了吧,不必多說些什麼了。

只是想,分開對於任何一個人而言都不是容易的決定,也不是容易接受的結果,不論是誰都會感到陣痛,也可能在某一個瞬間覺得懊悔,想要挽回。只是在分開之後,該好好想清楚的,或許是該如何讓對方好好的走下去,對於彼此的抱歉、感謝、內疚、喜悅,這些事情都是要好好安頓的。

我或許能夠,或許不能夠去料想他心中的那些結,但若有一些結在我這裡,我還真希望我能將它解開,但或許也不重要了,心中有此念頭就足夠了,因為這意味著,我仍有在乎的能力。

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日常

近期讀書時間穩定地落在四小時左右,相較於上個月的大起大落,已經趨於穩定了,接著便是在穩定之中,讓它緩慢的增加。

今天早上身體不舒服,又因爲一些夢讓我的心情有些沮喪。生命總會有這種時候,覺得有些down,又或者覺得很down,而重要的是讓自己緩緩地回到平衡的狀態,知道在這個時候,自己可以怎麼做。

躺在床上聽聽音樂、閉上眼睛深呼吸五分鐘、看看考古題、出去外面走走路、內觀都是一些方法。

讀書方面,心理學的進度落後了,因此必須要調整策略來達成目標,讀的時候得加快速度,抓更多的架構和連結,否則沒辦法在時間內讀完。

我也發現先抓架構,仔細讀時速度更快,也更有概念。

今天讀完心理學後,看考古題時,有一些安心,我已經能夠回答一些申論題的問題了,只是師大的教育心理學喜歡烤心理學實驗,這個部分我得多花一些時間著墨。

國北的心理學近年來喜歡考心理健康、壓力因應、精神疾病,以及一些藥物。

午餐自己弄了青江菜、鮭魚、炒蛋,晚上和紹恩、老頭一起訂了Uber Eat外送莫宰羊,是很幸福的日常。

木吉他

那天和JC聊完之後,回家的路上,不知道為什麼,忽然覺得,我很像木吉他。

音色很簡單,沒什麼特別的特色,但是卻能夠讓人感到舒服,或許又很像是C和弦,各種把位的C和弦都可以,有時候古怪一些,變成Cmaj7或是C4,但那個很純樸的樣子就是C。

各種我

和不同的朋友見完面之後,後續所帶來的餘韻往往有很大的差別。

我認為這是因為不同的朋友勾起了我的不同面向。

和UJ相處時,我內心那個衷於自我實現,勇敢專注的自己浮現了出來;

和JC相處時,我內心那個不畏懼他人眼光,勇敢成為自己的我浮現了出來;

和QT相處時,我內心那個知道必須更努力,才能夠有所獲得的我浮現了出來;

和JH相處時,我內心那個帶有藝文氣系,又有一點壞壞的我浮現了出來;

和思相處時,我內心那個能夠看見他人故事的能力,以及不顧他人眼光的自己,又浮現出來;

和ㄇㄐ相處時,我內心那個對自己沒有信心,無法肯定的自己又浮現出來;

和孟相處時,我內心那個無法肯定自己的想法又浮現出來;

和綱相處時,我內心那個能夠同理他人,能夠相信自己知性的我又浮現出來;

和鯤相處時,我內心那對於工作現場政治運作的鼻子又敏感了起來;

和Om相處時,我內心那個能夠使人自在、坦承的自己浮了出來;

和Jin相處時,我內心那個內省、不斷尋找方法、修正自己以達成目標的我,又浮了出來。

在與這些朋友的相處中,我成了我自己,而這些面向或許透過他人被引導出來,但是我也會記得,這都是我內在所擁有的,我會慢慢練習提醒自己,即時沒有與朋友相伴,但這些都是我的一部分。

我知道這些都是我的一部分,因此當任何一個部分的我浮現出來,我會練習有意識地告訴自己,沒事的,穩穩地,沒事的。

生病

昨天晚上覺得身體很奇怪,精神異常亢奮,但是卻沒有辦法專注,做任何事情都顯得分心,於是我便早一點休息。

昨晚其實睡得很不好,還做了一些令人難過的夢。半夜不斷醒過來,覺得頭、胸與喉嚨都很不舒服。天亮之後,我發現我的喉嚨有些乾澀,是扁桃腺發炎的感覺,而胸口則異常的悶痛,眼壓也有些高,有點不舒服。

人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真的很容易心情不好。大概是我昨天抽了菸,身體一下子不習慣,因此還是先不要抽煙好了。

又或者是我昨天晚上吃了麻辣牛肉麵,太辣了所導致的嗎?

內心不平靜是常態,別急著找歸因,先讓自己能夠平穩的安在吧。

奇怪,怎麼做了一場夢,夢見了JC,也夢見了孟。JC告訴我孟二月要出國了,而我則告訴JC,我生病了,好不舒服。

夢裡的情境充盈著各種情緒,彼此交錯糾纏,伴隨著身體的重量,我似乎一直往下墜。

回到自己的重心,好好的準備考試,也好好處理自己的課題。

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內心世界

孤單的時候,我想起了伯恩醫師的故事,他用豐富的內心世界去處理自己的孤單,我想要怎麼豐富自己的世界呢?當別人到來的時候,也能夠愉快的歡迎他人;不可避免一個人的時候,也能夠自在的自處。

調整讀書

下午和QT一起讀書,發現讀的很疲倦時,切換科目,疲倦感會很快地消失,變得專注而投入。可以用切換科目的方式調整自己的讀書方式。

晚上回到家裡,一個人的時候難免還是有些落寞、孤單,慢慢的調整自己的步伐。

昨天晚上Lau臨時打電話給我,說了他與ㄇㄐ的狀況,聽起來有些緊繃。

在他的描述中,我了解到ㄇㄐ目前可能處在一個很焦躁不安的狀況之中,情緒或許也沒那麼穩定,這個階段肯定不好受,或許我可以去陪他聊聊天,於是我東西收一收,便過去了。

和ㄇ相處的過程中,似乎會勾起我一種感覺,但我卻很難描述清楚,那是一個被各種東西團團包圍住,想要突破卻又不小心被捲回來的狀態,彷彿迴圈一般難以逃離。

我想著,我是否也是如此呢?

我想要努力的掙脫,就算痛苦也沒關係,我重視自己,但我現在也學會重視自己對於各種外物的責任,我不會逃避,我會直接地面對。

努力

除了努力,沒有其他方法。

想要追求自己想要的,就必須要努力,一直努力,盡最大可能的不斷努力。每個人都很努力的活著,努力的讓自己能夠貢獻自己予他人,不論是情感上,又或是理智上,工作上,支持上。

努力有時會讓人害怕,想著:「有這麼多人都在努力,我的努力算什麼呢?就算努力了,我真的能夠達到嗎?」這時總是需要一個勇敢,讓自己能夠繼續往前走,去相信、去執行,然後更努力。

不斷地問自己:「你的努力夠嗎?有更多人去補習班,有更多人考了好多年,有更多人在你休息的時候仍在努力,你覺得自己真的夠努力嗎?」

有時,努力可能會讓人覺得壓迫與厭倦,但務必時時提醒自己,你真的夠努力嗎?


2020年10月3日 星期六

好久沒有看到思了,上次見到他,應該是我們一起去看落日飛車吧,與他共同的記憶好像有些模糊了,但總有幾個畫面特別印象深刻,在社團、家裡、宵夜、高雄、演唱會、光合作用等等的。

要去見他之前還有一些緊張,心裡想著:「這麼久不見了,待會要和他說些什麼呢?是什麼事情讓我們這段時間不再有聯絡呢?他現在是什麼樣子呢?」

生命中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狀況,人啊,不小心就分開了。

這些擔心在見到他的時候通通不見了,見到他時嘴角竟然不自覺得就向上揚起了,他是個內心細膩的人,即使他的外在表現總是大而化之,每次看到就忍不住在心裡笑出來,像是用手撿食物直接丟到嘴巴裡,或是直接挖鼻孔等等的。

見到他時,他的額頭有很多很多的汗珠,我知道他也有些緊張。

他已經碩二了,他說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看日劇,看小說,看漫畫,上線上課程,實習。聽到這裡覺得很開心呢,他有時候也會和朋友去其他地方玩,聽起來也很棒,我很喜歡他直爽的個性。當初進到社團時,也是被他直爽的性格所照顧,那時我與一些學長姐到團練室,是他告訴我,放輕鬆就好,還教我在音浪之間扭來扭去呢。忽然想起還有畢業舞會,哈哈哈。

閒聊時,他說起了落日飛車、Deca Joins、愛是唯一,提到了他的高中同學,提到他準備考研究所的事情,提到去台南玩、爬山,提到了一些日常生活。他二月的時候盲腸炎開刀,四月的時候發現下背脊椎好像有些問題,現在容易痠痛。

走在路上時,偶爾我會想起他們家的故事,雖然記憶有些模糊,我記得他和媽媽一起住,爸爸住在外面,也想起了他大二時候的故事。

能夠再見到真是太好了,那些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我是很珍惜的。

平衡

越是在溫馨與愉快的氛圍下經過,回到常態時就越是令人難以忍受。

昨天中午和姊姊吃飯,晚上和JC見面。這是很美好的,有些人能夠陪伴著一起度過,或許有很多的人,一輩子都在尋找這種安定的感覺,就如同有些人一輩子都在尋找自己的認同一樣。

幸福是片刻的,是短暫的,但不也就是因為幸福之後的失落感,讓我能夠再次體驗到幸福嗎?不就是悲傷之後的苦楚,讓我理解到平靜的安詳嗎?

感謝幸福的同時,也去感謝失落與悲傷,因為所有的幸福,都來自於悲傷。同樣的,所有的悲傷與失落,也都來自於對於幸福的期待。

我記得啊,那首歌是這樣唱著的:「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是因為被冷言冷語所傷。為了想要被愛而哭泣,是因為了解人的溫暖。」

我啊,仍然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尋找著幸福。而我知道悲傷,也知道平靜,我明白任何的幸福勢必有結束的時候,痛苦也是,如此提醒自己,便能好好的去體驗每個當下吧,再讓自己慢慢地恢復到日常的模樣。

陪伴

人一生來到這個世界,面對各種議題,關於自己的,關於他人的,彷彿有人能夠陪伴,又彷彿沒有人能夠陪伴。

自己的議題終究得自己面對,那身邊的人算什麼呢?陪伴又算什麼呢?真的有人能夠陪伴嗎?

有時候想著這些事情,反而對感情失去信心。

但是身邊的朋友確實是陪伴著我的呀,那為什麼伴侶是如此的不同呢?

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名詞解釋整理

名詞解釋

1. 一致性(congruence):一致性是個人中心主義治療法中,治療者與當事人建立關係過程中,三個原則的其中一個原則。一致性表示當事人是真實的、整合、可靠的,治療者的內在體驗與外在行為能夠保持一致,這樣的表現能夠鼓勵當事人更開放的表達自己的經驗。(另外兩個原則也要記:無條件的正向關懷和接納、正確同理性的了解)

2. 口腔期(oral stage):口腔期是佛洛伊德發展理論中,性心理發展階段的第一個階段。口腔期要處理的事無法信任他人與自己,害怕情愛與建立親密關係,以及低自尊的問題。(整個性心理發展要背)

3. 女性主義治療(feminist psychotherapy):是一種哲學性的取向,整合女性主義、多元文化、社會正義等概念。(待補充)

4. 女性主義諮商(feminist counseling):女性主義諮商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去考慮造成一個人問題所處的社會文化、政治脈絡是不可或缺的,進而才能了解這個人。」(待補充)

5. 女性主義觀點(feminist perspective):女性主義觀點提供一種獨一無二的方式,認識女性與男性在互異的社會認同及經驗之下的社會化角色,並將這樣的認識帶入治療歷程之中。(待補充)



各自的功課

人嘛,總是都有自己的功課要處理。

這麼想好像就能夠釋懷許多事情了,他人的厭惡與贈恨是他人的功課,還給他們就好了;自己的厭惡與贈恨,也是自己的功課,留給自己處理就好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這麼想,就沒有什麼評價了,大概就是輕輕的對自己說:「這是他的功課,你也沒辦法呢。」

然而,我能做的事情,在對方需要的時候幫助,在不需要的時候陪伴,而不要介入他人的功課,是很高段的修為呢。

靜靜的陪伴彼此,各自面對自己的功課,又能夠溫柔坦承的面對彼此,想起來就覺得很浪漫呢。

單純的離開

接著便是將孟的東西還給他,也將一些我的東西帶回來。

和他對話的之後,一股自己很糟的感覺又浮現出來,這並不是完全無中生有。這大概也在我們之前的互動中被體現吧,他對我時常會有嫌惡的模樣,或是乾脆的冷漠,我的想法先停在這裡吧,我不要進一步去詮釋這個嫌惡模樣與冷漠的後面是什麼了,那已經不是我的課題,我的課題是面對這樣的態度,我可以採取甚麼行動。(以往我總會認為嫌惡與冷漠代表他心中有些困難,而身為伴侶我想要陪伴他說出這些困難,一起面對,但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看法罷了,說不定他就只是單純的嫌惡與想要冷漠而已也不一定。)

這或許是我總是覺得自己在他面前很卑微的原因吧。離開一段時間後,這種感覺便消失了,但接觸之後,他的一些模樣又出現在我的腦海裡,讓我有些挫折。

但我已經知道要怎麼和自己對話了,我不要再進一步去探尋他人的課題,我只需要在這裡打住,假如對方一臉不耐煩與厭惡,意味著他無法認同我,那麼我不必請求對方的認同,也不必傷害對方,我只需要離開就好了。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秘密基地

有一個空間可以隨意的書寫,把自己坦承,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呢。有時候期待被看見,但又覺得不被看見也很自在。

或許就把這裡當作自己的秘密空間,這樣更棒吧!

那些關於拯救的事情

我時常想起與芃的那段關係,我之前總是覺得,或許我是能夠拯救他的那個人,因為和我在一起,他彷彿能慢慢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變得更加接納自己,也有了勇氣去追求自己渴望的生活。

然而,現在我才明白,原來不只是我拯救了曾經的他(當然我的離開也毀了他,那麼這樣的拯救真的是拯救嗎?),他更拯救了我,沒有他我便沒辦法在關係中成為更喜歡的自己。

或許因為是他,我成了能夠拯救他的我。事情也許與我所想像的相反,是他拯救了我,而不是我拯救了他。

日常

今天和QT聊天時,他告訴我,他認識的許多朋友花了好多年考諮商所,甚至有花了五年的人。或許我一直都太樂觀了,所以總是會想要偷懶。我得告訴自己,更加的務實,行動時把自己看的渺小一些,而做夢的時候把自己看的巨大一些,而不是相反過來。

他今天和我說到他的悲傷歷程,他說我的悲傷歷程好像太快,但我們討論後,認為應該是理智進行得比較快,但情緒還跟在後頭。而實際上的體驗也滿像這樣的,我理智上已經說服自己結束這段關係,並且將時間投入自己的事情之中,但情緒卻來來往往,仍有許多的波動,我知道我還需要一些時間去處理。

有時會因為覺得自己好的太快而感到不好意思,好像必須讓自己沈浸在悲傷之中,才算是紀念這段關係的方式,但紀念一段關係的方式有好多,我不需要用沈浸在悲傷來哀悼,轉個念頭,我可以把它當作一段值得珍惜的故事,安靜地放在心裡的一個地方。

想一想,過了九個月,他認識了我多少呢?而我又認識了他多少呢?有時候覺得自己仍有需要成長的地方,然而當願意放下期待對方能夠回頭的念頭時,卻又真真實實地看到對方的缺點。但這也不再重要了。

因為要照顧好自己,所以選擇把對方放下,是對自己負責的方式,但人不可能同時對許多事情負責的,因此只能挑選最重要的,在這一刻的現實中,對他而言這就是最重要的。只是在之前的那個片刻,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並不相同,就僅僅是如此而已吧!那麼也沒什麼好壞優劣的問題了,就只是選擇而已。只不過心中難免會有些不甘心,自己的狀況也不過維持一個多月而已呢,結果就分開了。但我相信接下來一定會遇到更多挑戰,我不想要隱瞞自己,我需要一個能夠留一個空間給我照顧好自己的伴侶。

仔細想想雲林那段時間,其實就是對於自我的迷失吧,我知道自我的迷失原來對一個人來說,是這麼的痛苦,假如我會那麼痛苦,那其他人更是吧!能夠這樣思考,好像就能夠體諒了。

面對多重的失去,我已經逐漸能坦然了。當然感情的失去很痛,但我已經為它敷上膏藥,我知道在那之後,我將更堅強,更體貼,也更溫柔,也相信會遇到更適合的人。

關於努力的尋找,努力的迷路,努力地體會生命中的各種可能性,愉快的,平靜的,悲傷的,感慨的,遺憾的,狂喜的,溫馨的,各式各樣的,我啊,從來就沒有想過放棄!

活著真好

人的一生真的是來修各種功課的,對自己的期待,對自己的期望,與他人的關係,各種悲傷的事情總是一直發生,連同挑戰也是。但也因為悲傷存在所以能夠理解喜悅與平靜。

最悲傷的時刻,往往是最清醒的時刻,在這個時候,強烈的悲傷讓人有平靜與喜悅的能力。我感謝這些痛苦的時刻,是它們讓我覺得「嗯,這是活著的感覺,能活著真好。」

日常

早上在家裡讀統計,遇到了問題,覺得很煩躁,沒辦法靜下來釐清問題,腦袋就像過度使用的濾芯,無法再讓更多的東西通過了,於是就卡在那兒。在慌亂的狀態下,我花了很多時間才釐清問題,接下來若再遇到一樣的狀態,我會把眼睛閉起來,好好的呼吸,告訴自己,先照顧一下自己,然後再繼續。


下午我到了圖書館讀書,效果好很多,我能夠坐下來連續讀三小時,雖然腦袋有些疲倦,有些內容也看不懂,但是這是必經的過程,先慢慢習慣時間,再慢慢加強效率。之後應該也會多安排時間到圖書館去讀書。

晚上和UJ聊天,在言談之間,他把我帶進了他的生活之中,介紹了我有趣的漫畫店、到RB去見他的朋友們,也說了最近的故事、困擾的事等等,儘管面對著艱辛的處境,他仍然笑著面對身邊的一切,努力的讓自己不愧對自己,努力的在乎身旁的每一個人,也努力的解決身邊的問題。

他告訴我:「你一定能成為很厲害的諮商師!」

「為什麼呢?」

「因為你很確定你要往這個地方走,而且你做了這麼多的嘗試!」

他看見的是我的決心,而不是我的能力或是潛力。是的,決心往往比能力或潛力更重要吧,走得久了,會越來越自然的。

今天偶爾還是會想起孟,但這種想起大概就像看見飄零落地的落葉時,想起:「哦!原來秋天到了呀!」如此一般的心情吧。

我們是不同世界的人,只是碰巧湊在一起了。

今天一口起讀了七個小時的書呢,我其實做得到,再加把勁!要很拼命很拼命,就算失敗了,那也沒關係,至少很努力的去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