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真實,我的觀點與這篇文章是相似的,真實存在與每一個面向,而只有當每一個面向都被關照到的時候,才有可能趨近真實。
尤其是對於過去。
上一秒、上一分鐘,每一個上一刻都經過視覺神經的傳遞在腦袋裡刻印下特定的訊息,但人的腦袋沒有厲害到能夠抓住每一刻當下的所有訊息,訊息是被特定放大的,假如當下環境中有一萬個訊息,假如我能抓五百個,,那剩下的九千五百個呢?
而若我是有權力的人,我將有權利能夠將一萬化約成五百,然而真實被我貶低了,因為過去的一萬個訊息在當下只被我重現五百個。
而或許當下的訊息更甚於一萬個也說不定。
/
而文章中又提到了時間,與人的本質。
這篇文章提人的本質跳脫善惡,善惡變成了一種結果,他這裡提的本質是:人想要留下一些故事,希望後人傳承而繼續完成故事中的盼望,他這裡用因果鏈結表示。
這衍生出了以前我不曾思考過的問題。
我以前一直以為擁有歷史的人擁有更多的機會,能夠站在歷史的角度定位當下;但這篇文章的觀點點出了事情的反面,過去可能是指引當下的方向,但也成為包袱。
然而許多過去的故事重現在於現在,是充斥著貶低真實的過程,也就是特定過去的放大。
人擁有過去,也擁有了反思的素材;但擁有過去有將成為未來的指引,而指引的同義詞是包袱。
文中提到對於對於時間上不朽的概念,並不是在於人類的生命,而是希望透過社群存亡來延續特定使命,因而不朽不再局在於個體,而是社群的延續。
/
而當人的本質成了: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夠被社群中的後代傳承下去的時候,剝奪其他人的故事成了罪大惡極的事情,而擁有權力去放大自己的故事,抹煞別人的故事,成了罪大惡極之人。
而在生活中,我們既是過去人們故事中的配角,繼續撰寫著他們開啟新頁後的篇章;同時也在自己的故事主軸裡開啟新的因果鏈結。
我不要自己只是別人故事裡的配角,也不要別人強迫我成為他故事中的配角。
閱讀菜市場政治學:原諒與承諾 — 跟著鄂蘭想想政治和解與希望基礎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倫理學筆記-複習享樂主義
再複習享樂主義之前,必須先重新辨明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意涵。
而人們將此區分為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外在價值的追求是為了達到內在價值的手段,例如追求金錢的目的可能是要拿錢買豪宅,買豪宅是為了住的舒服,住得舒服是為了…,這麼追問到最後會問到追求X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X,而X就是具有內在價值之物。
而享樂主義與非享樂主義對X的理解不同。
享樂主義認為只有快樂是追求的終極目的,人們為了追求快樂而快樂,因此快樂是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東西;而非享樂主義則認為,具有內在價值的還有其他東西,例如知識,他們認為人類可以為了知識而追求知識等等… 但我認為人類追求知識的目的也是為了快樂,因此我主張享樂主義。
而享樂主義並不是指只享受快樂的人,而是認為快樂是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東西,這兩件事情是不一樣的,例如追求真、善、美的目的是因為追求他們能夠帶來快樂,這也是享樂主義。
因此可以這樣理解:
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
蘇格拉底將有價值的事物分成三類,分別是(1)本身是好的,例如快樂、(2)本身是好的,而且帶來的結果也是好的,例如健康,健康可以帶來快樂的結果、(3)本身沒有好壞,但能帶來好的結果,例如動手術帶來痛苦,但卻可以得到健康。而人們將此區分為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外在價值的追求是為了達到內在價值的手段,例如追求金錢的目的可能是要拿錢買豪宅,買豪宅是為了住的舒服,住得舒服是為了…,這麼追問到最後會問到追求X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X,而X就是具有內在價值之物。
而享樂主義與非享樂主義對X的理解不同。
享樂主義與非享樂主義
享樂主義認為只有快樂是追求的終極目的,人們為了追求快樂而快樂,因此快樂是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東西;而非享樂主義則認為,具有內在價值的還有其他東西,例如知識,他們認為人類可以為了知識而追求知識等等… 但我認為人類追求知識的目的也是為了快樂,因此我主張享樂主義。而享樂主義並不是指只享受快樂的人,而是認為快樂是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東西,這兩件事情是不一樣的,例如追求真、善、美的目的是因為追求他們能夠帶來快樂,這也是享樂主義。
因此可以這樣理解:
因此站在享樂主義的角度,追求知識與健康的結果是善的,也就是快樂;但非享樂主義認為,追求知識的結果就是知識。 |
倫理學筆記-倫理利己主義對心理利己主義的反駁
我覺得學習倫理學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這四件事情,就是人格(價值來源)、動機、手段和結果。
因為倫理學在討論如何才是符合道德的,而總會從這幾個面向去討論。
而動機是不外顯的,沒有人能夠知道另一個人的動機,也無法知道另一個人的動機是否為真,因此倫理學較少討論動機,主要討論的對象在於外顯的手段與結果。
而對於手段的討論,有康德的義務論、羅斯的直覺主義;對於結果的討論,則有利己主義和效益主義;另外,對於人格的討論則有亞里斯多德和麥可泰爾的討論。
倫理學中的利己主義主要都在討論"倫理利己主義",但仍然有另一學派-心理利己主義。
心理利己主義和倫理利己主義都強調人的自利,但卻在不同的階段。
心理利己主義認為唯一可以讓人當作"終極目標"去追求的是自己的利益。(最終目標,也就是結果)
倫理利己主義認為,人"應該"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在追求某一個目標的過程中,也就是義務)
而費因伯格則歸納了四點支持心理利己主義的論證,並加以批判,而其批判的重點放在"邏輯上","推論上"的謬誤。
費因伯格對於a.的反駁在於邏輯上的謬誤,邏輯上"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是不等值的,也就是無法直接從分析命題推論過去綜合命題。
關於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http://phiphicake.blogspot.com/2008/05/blog-post_7879.html
"每個人的行為都來自行為者的動機",這是分析命題;但遇推論的結論是"所有人的動機都是自私的",這是綜合分析,而分析命題無法直接推論到綜合命題,因此心理利己主義還必須證明以下兩件事情:
1. 每一個人行為,都來自於他的動機。
2. 而且那個動機是-自私
【也就是說嚴謹的Argument】
我的任何行為都來自我的動機→每個人的行為都來自行為者的動機→每一個行為者的動機都是自私的→所有人的動機都是自私的
但個人所有權論證並沒有辦法證明中間的兩個推論過程,因此第一個論證是有謬誤的。
費因伯格對於b.的反駁在於它的前提,享樂主義論證的前提認為人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會感到快樂,但在享樂主義的滿足論中,快樂的相反並不是痛苦感覺,而是不滿足,也就是說快樂=滿足,而不等於=快樂的感覺(痛苦感覺的相反)。
【前提有問題】
因此許多時候人們雖然得到自己想要的(快樂的感覺),但是卻不一定會滿足,例如我想當記者,因為記者可以報導那些社會不公義的事情,但當我當上了記者之後(慾望達成),卻發現我的上司有政治立場,讓我無法報導我想報導的內容(不滿足=不快樂),因此達到慾望並不意味著快樂。
【缺乏普遍性】
因為行為者"可能"是自我欺騙,但並沒有其他人知道"他"是否是自我欺騙。
(偷懶略過)
最後,心理利己主義的人會辯稱:就算是德雷莎修女等等許多喜歡助人的人,他們也是因為自己會感到快樂才去助人的,因此他們的行為動機也是自利的。
但若"自利"是這樣定義的,那我們就無法定義"不自利",而不存在"不自利",就沒有"自利"的概念,因此這樣對於自利的解讀是有問題的。
因為倫理學在討論如何才是符合道德的,而總會從這幾個面向去討論。
而動機是不外顯的,沒有人能夠知道另一個人的動機,也無法知道另一個人的動機是否為真,因此倫理學較少討論動機,主要討論的對象在於外顯的手段與結果。
而對於手段的討論,有康德的義務論、羅斯的直覺主義;對於結果的討論,則有利己主義和效益主義;另外,對於人格的討論則有亞里斯多德和麥可泰爾的討論。
倫理學中的利己主義主要都在討論"倫理利己主義",但仍然有另一學派-心理利己主義。
心理利己主義和倫理利己主義都強調人的自利,但卻在不同的階段。
心理利己主義認為唯一可以讓人當作"終極目標"去追求的是自己的利益。(最終目標,也就是結果)
倫理利己主義認為,人"應該"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在追求某一個目標的過程中,也就是義務)
而費因伯格則歸納了四點支持心理利己主義的論證,並加以批判,而其批判的重點放在"邏輯上","推論上"的謬誤。
a. 個人所有權論證
我的任何行為都是來自於我的動機,所以我總是追求那些滿足我自己或為我自己的事情。
(Argument:我的任何行為都來自我的動機→所有人的動機都是自私的)費因伯格對於a.的反駁在於邏輯上的謬誤,邏輯上"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是不等值的,也就是無法直接從分析命題推論過去綜合命題。
關於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http://phiphicake.blogspot.com/2008/05/blog-post_7879.html
"每個人的行為都來自行為者的動機",這是分析命題;但遇推論的結論是"所有人的動機都是自私的",這是綜合分析,而分析命題無法直接推論到綜合命題,因此心理利己主義還必須證明以下兩件事情:
1. 每一個人行為,都來自於他的動機。
2. 而且那個動機是-自私
【也就是說嚴謹的Argument】
我的任何行為都來自我的動機→每個人的行為都來自行為者的動機→每一個行為者的動機都是自私的→所有人的動機都是自私的
但個人所有權論證並沒有辦法證明中間的兩個推論過程,因此第一個論證是有謬誤的。
b. 享樂主義論證
一個人得到他想要的就會快樂,所以在任何事件中,我們真正要的是自己的快樂,追求其他東西只是一種手段。
費因伯格對於b.的反駁在於它的前提,享樂主義論證的前提認為人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會感到快樂,但在享樂主義的滿足論中,快樂的相反並不是痛苦感覺,而是不滿足,也就是說快樂=滿足,而不等於=快樂的感覺(痛苦感覺的相反)。
【前提有問題】
因此許多時候人們雖然得到自己想要的(快樂的感覺),但是卻不一定會滿足,例如我想當記者,因為記者可以報導那些社會不公義的事情,但當我當上了記者之後(慾望達成),卻發現我的上司有政治立場,讓我無法報導我想報導的內容(不滿足=不快樂),因此達到慾望並不意味著快樂。
c. 自我欺騙論證
我們常欺騙自己,以為自己想要的東西是好的、高貴的,而實際上我們真正想要的是被他人稱讚,或是能陶醉於善心的喜悅之中,所以當我們認為我們的動機是無私、利他的,很可能我們只是自我欺騙。
費因伯格對於c.的反駁在於,這個命題雖然沒有邏輯推理上的謬誤,但結論卻沒有決定性。【缺乏普遍性】
因為行為者"可能"是自我欺騙,但並沒有其他人知道"他"是否是自我欺騙。
d. 道德教育論證
使用的論證方式是"享樂主義的矛盾"(偷懶略過)
最後,心理利己主義的人會辯稱:就算是德雷莎修女等等許多喜歡助人的人,他們也是因為自己會感到快樂才去助人的,因此他們的行為動機也是自利的。
但若"自利"是這樣定義的,那我們就無法定義"不自利",而不存在"不自利",就沒有"自利"的概念,因此這樣對於自利的解讀是有問題的。
解構自己的情緒
我想要用比較邏輯的方式來分析我現在的狀況,我很感謝我的朋友 蔡忠霖 在我心情鬱悶的時候,與我聊天,陪我一起解析我自己的情緒,而我也才發現,原來解決情緒上的不安,除了邏輯上的推論可以嘗試外,還有非邏輯的方式。
邏輯上的推論就像是將現在與過去互相比較,然後試著釐清不同時候的環境背景以及想法,而有些地方是相同的,卻也有些地方是不同的,而其中的什麼關鍵導致了現在情緒上的不安,或是無法自主。
而我想先定義自己面臨的問題是重要的,他將作為邏輯推理的起點:
【定義問題】
我現在害怕的事情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
【推論過程】
我這幾天一直想著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這使我在當下顯得越來越焦躁,而想像就像是以為世界就只有台灣,而台灣就只有台北一樣,對於未來的想像會一直將未來的可能性無限的縮小,因為我自己的見識有限,想像的東西也有限。
(這種時候最適合我的方法通常是積極的學習,然後對於未知抱持著敬畏)
但就算意識到自己的想像與現實的走向無關緊要,但我的想法卻與態度無法一致,對於未來的害怕侵蝕了我當下的決定,對於未來的恐懼讓我在當下試著想要為自己謀求一條"安穩"的道路,而這條"安穩"的道路明顯是在體制內的,並不是體制內就沒有價值,而是我內心有著一股不願意妥協的矛盾。
過去我也熟稔未來不確定性的想法,但我總是可以相信自己正在往某一個方向前進,而這個方向是支撐著我,能夠迂迴於人生道路上的指引,但今天我卻沒辦法告訴自己正在往某一個方向前進(核心價值的動搖),這讓當下的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慌了手腳,因為我沒辦法明確告訴自己,自己追求的是哪個核心價值。
(這意味著,當我知道我生命中有一個方向的時候,我是可以坦然的接受未來的不確定性;但當我無法篤定的說我生命中的那個方向是什麼的時候,我就會有抓不到東西的不安定感,而這種不安定感的結果是,我會想要抓住最安全的東西,但其實這裡的安全也不見得安全,因為他只是大家都說安全,但本身卻不一定是安全的,而假設沒有人能夠比自己更在乎與了解自己處境的話,那麼自己的選擇往往是最安全的。)
【結論】
交叉比對之後,問題並不是對於未來不確性的害怕,而是對於自己核心價值信仰的動搖。
重新思索自己的核心價值變成重要的依據,而思索並不是關起門來思考,而是在實踐中修正,另一方面,也仔細回顧自己的過去,找出核心的部分。
上面是比較偏邏輯的思考方式,我發現我有太長一段時間太依賴這樣的推理,這樣的推理有它的侷限性,因為這種推理往往必須有明確的問題意識,但陷在泥淖的人很難精準的找到自己的問題意識,雖然可能多列幾個問題就能夠找到關鍵的答案。
另外一種做法是我過去時候比較常用的做法,單純的書寫,就只是將自己當下的感受具體的描寫出來,不必讓誰看懂,寫下來的功用就只是單純的抒發,而把這樣的情緒表達出來,不用任何分析,就讓它是原本的那個樣子,這樣的表達對於低潮也有緩解的功用。
文字書寫是一種表達,表達能夠促成一種釋放,這是無關他人的;而若有人傾聽那則是另外一種釋放。
我不會自大地認為自己完全不需要別人的傾聽,但我也不會任性的要求別人總是傾聽我。
非情感上的分析
邏輯上的推論就像是將現在與過去互相比較,然後試著釐清不同時候的環境背景以及想法,而有些地方是相同的,卻也有些地方是不同的,而其中的什麼關鍵導致了現在情緒上的不安,或是無法自主。
而我想先定義自己面臨的問題是重要的,他將作為邏輯推理的起點:
【定義問題】
我現在害怕的事情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
【推論過程】
我這幾天一直想著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這使我在當下顯得越來越焦躁,而想像就像是以為世界就只有台灣,而台灣就只有台北一樣,對於未來的想像會一直將未來的可能性無限的縮小,因為我自己的見識有限,想像的東西也有限。
(這種時候最適合我的方法通常是積極的學習,然後對於未知抱持著敬畏)
但就算意識到自己的想像與現實的走向無關緊要,但我的想法卻與態度無法一致,對於未來的害怕侵蝕了我當下的決定,對於未來的恐懼讓我在當下試著想要為自己謀求一條"安穩"的道路,而這條"安穩"的道路明顯是在體制內的,並不是體制內就沒有價值,而是我內心有著一股不願意妥協的矛盾。
過去我也熟稔未來不確定性的想法,但我總是可以相信自己正在往某一個方向前進,而這個方向是支撐著我,能夠迂迴於人生道路上的指引,但今天我卻沒辦法告訴自己正在往某一個方向前進(核心價值的動搖),這讓當下的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慌了手腳,因為我沒辦法明確告訴自己,自己追求的是哪個核心價值。
(這意味著,當我知道我生命中有一個方向的時候,我是可以坦然的接受未來的不確定性;但當我無法篤定的說我生命中的那個方向是什麼的時候,我就會有抓不到東西的不安定感,而這種不安定感的結果是,我會想要抓住最安全的東西,但其實這裡的安全也不見得安全,因為他只是大家都說安全,但本身卻不一定是安全的,而假設沒有人能夠比自己更在乎與了解自己處境的話,那麼自己的選擇往往是最安全的。)
【結論】
交叉比對之後,問題並不是對於未來不確性的害怕,而是對於自己核心價值信仰的動搖。
重新思索自己的核心價值變成重要的依據,而思索並不是關起門來思考,而是在實踐中修正,另一方面,也仔細回顧自己的過去,找出核心的部分。
情感上的紓解
另外一種做法是我過去時候比較常用的做法,單純的書寫,就只是將自己當下的感受具體的描寫出來,不必讓誰看懂,寫下來的功用就只是單純的抒發,而把這樣的情緒表達出來,不用任何分析,就讓它是原本的那個樣子,這樣的表達對於低潮也有緩解的功用。
文字書寫是一種表達,表達能夠促成一種釋放,這是無關他人的;而若有人傾聽那則是另外一種釋放。
我不會自大地認為自己完全不需要別人的傾聽,但我也不會任性的要求別人總是傾聽我。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年輕人,你為什麼這麼討厭國民黨?
我很認真,雖然我知道經營洪秀柱粉專的人也許只想搏版面,而沒有真心想知道。
國民黨長期塑造黨國意象,把中華民國和國民黨串聯,試圖以國家意象塑造威權正當性(例如選舉時候說國民黨不選上,台灣就完蛋,或者是帶著國旗去投票等等綁架國家的做法)
國民黨統治時候的歷史課綱(至今也是)為了合理化國民黨一直以來的威權正當性,強調孫文功績,卻忽略建立民國的許多他人,居心叵測。
國民黨太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是代表正道的一方,但當認為自己代表正道的時候往往就是極端的開始(通往惡魔的道路往往是善意鋪陳的。其實我覺得國民黨沒有善意)。
一個沒有同理心的政黨,不只理念上沒有(堅持自以為是的正道,而且還恐嚇其他人若不接受就會完蛋,例如恐嚇選民國民黨不執政,台灣就完蛋),連行為上都沒有(只談論能夠塑造自己美好形象的歷史,而掩蓋多元歷史,說難聽一點是洗腦。另一方面,在各種過去歷史傷痛裡,國民黨對轉型正義的作為也少之又少)
你們難道沒有一些同理心嗎?
知道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尊重多元意見。
真正該被捍衛的不是你們自以為是的真理(正道),而且讓多元發聲的環境啊。
假如你們要救中華民國,那麼就先把你們的黨國意象分離,然後把中華民國的歷史全然公開,包含蔣介石的手札等機密文件。
當你們把黨國意象串聯在一起的時候,人們討厭的就不只有國民黨,還有中華民國,當國人討厭自己國家的時候,你們最珍惜的東西就會死在你們手中。
----
這篇文章裡,我預設國民黨有著一些非利益之外的核心價值,但事實上我不完全這樣認為。
國民黨以自以為是的正道抑制個人自由,而想要牟利的人就能夠偽裝成正道的樣子進入,然後假你們自以為的正道之名,行擄掠之實。
Reply 洪秀柱粉絲專業-年輕人你為什麼討厭國民黨?
國民黨長期塑造黨國意象,把中華民國和國民黨串聯,試圖以國家意象塑造威權正當性(例如選舉時候說國民黨不選上,台灣就完蛋,或者是帶著國旗去投票等等綁架國家的做法)
國民黨統治時候的歷史課綱(至今也是)為了合理化國民黨一直以來的威權正當性,強調孫文功績,卻忽略建立民國的許多他人,居心叵測。
國民黨太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是代表正道的一方,但當認為自己代表正道的時候往往就是極端的開始(通往惡魔的道路往往是善意鋪陳的。其實我覺得國民黨沒有善意)。
一個沒有同理心的政黨,不只理念上沒有(堅持自以為是的正道,而且還恐嚇其他人若不接受就會完蛋,例如恐嚇選民國民黨不執政,台灣就完蛋),連行為上都沒有(只談論能夠塑造自己美好形象的歷史,而掩蓋多元歷史,說難聽一點是洗腦。另一方面,在各種過去歷史傷痛裡,國民黨對轉型正義的作為也少之又少)
你們難道沒有一些同理心嗎?
知道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尊重多元意見。
真正該被捍衛的不是你們自以為是的真理(正道),而且讓多元發聲的環境啊。
假如你們要救中華民國,那麼就先把你們的黨國意象分離,然後把中華民國的歷史全然公開,包含蔣介石的手札等機密文件。
當你們把黨國意象串聯在一起的時候,人們討厭的就不只有國民黨,還有中華民國,當國人討厭自己國家的時候,你們最珍惜的東西就會死在你們手中。
----
這篇文章裡,我預設國民黨有著一些非利益之外的核心價值,但事實上我不完全這樣認為。
國民黨以自以為是的正道抑制個人自由,而想要牟利的人就能夠偽裝成正道的樣子進入,然後假你們自以為的正道之名,行擄掠之實。
Reply 洪秀柱粉絲專業-年輕人你為什麼討厭國民黨?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我什麼都不執著-另一種走火入魔
前兩天開始,我掉進了一種不好的感覺中(通常只要有這種不好的感覺,我就會知道一定有什麼事情發生了,但我卻無法察覺)。
我發現我變的驕傲,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很厲害,而我仔細思考之後,發現原來事情並不只這麼單純。
我原本都以為,讓我變得驕傲的原因是有人給我讚美,或是有人批評我,但這次的低潮裡,我發現我並沒有受到批評,我沒有受到讚美,我的驕傲不是因為別人,是因為我自己。
外在的讚美可能誘發驕傲,但這次我發現我不能再將驕傲的過錯丟給別人了,事實上驕傲的本身就是我自己,我的裡面有著驕傲。
這次觸發點在於我兩次受挫,我在兩堂課上都被削了臉,我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夠負荷,但卻被老師以"能力不足","無法確認你的能力"而勸退,而事實上我並沒有受到批評,因為這裡的"沒有能力"與"無法確認能力"並不是批評,是評估。
我惱羞成怒的主體並不是老師,而是自己。
過去的我對於現在的我丟下了一個要求,認為現在的我應該要能夠受到青睞與肯定,而當現在的我沒有達到目標時,我腦羞的並不是不能對教授交代,而是我無法給過去的自己一個交代。
這裡衍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我太過自大,自大地以為能夠掌握未來。放任過去的自己要求現在的自己一定要做到什麼,而當現在的自己無法達到目標時,現在的我覺得自尊受創,傷害自己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第二個問題是,我追求的東西已經偏移,追求的不再是純粹的價值本身,而是價值附加的青睞與肯定。
其實我一直能做的事情就是在當下實踐一些事情,但並不意味著我不再對未來抱持希望,而是在抱持希望的過程中接受實踐後不論好壞的成果。
執著並不是不好的,執著的範疇必須在自己能夠控制的範圍內,不去執著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當執著的範疇超出了自己的界限,那最後只能走火入魔,憤世嫉俗。
而我能夠控制的範圍,是我願意相信什麼,以及我現在想要做些什麼,因為我能擁有的只有自己,而至於得到什麼,或是未來的成果,那些都已經是身外之物了。
而假如要求自己什麼都不執著,認為自己連自己也無法控制,對我而言也是一種自大,那我最後大概會走向另一種走火入魔。
我發現我變的驕傲,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很厲害,而我仔細思考之後,發現原來事情並不只這麼單純。
我原本都以為,讓我變得驕傲的原因是有人給我讚美,或是有人批評我,但這次的低潮裡,我發現我並沒有受到批評,我沒有受到讚美,我的驕傲不是因為別人,是因為我自己。
外在的讚美可能誘發驕傲,但這次我發現我不能再將驕傲的過錯丟給別人了,事實上驕傲的本身就是我自己,我的裡面有著驕傲。
這次觸發點在於我兩次受挫,我在兩堂課上都被削了臉,我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夠負荷,但卻被老師以"能力不足","無法確認你的能力"而勸退,而事實上我並沒有受到批評,因為這裡的"沒有能力"與"無法確認能力"並不是批評,是評估。
我惱羞成怒的主體並不是老師,而是自己。
過去的我對於現在的我丟下了一個要求,認為現在的我應該要能夠受到青睞與肯定,而當現在的我沒有達到目標時,我腦羞的並不是不能對教授交代,而是我無法給過去的自己一個交代。
這裡衍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我太過自大,自大地以為能夠掌握未來。放任過去的自己要求現在的自己一定要做到什麼,而當現在的自己無法達到目標時,現在的我覺得自尊受創,傷害自己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第二個問題是,我追求的東西已經偏移,追求的不再是純粹的價值本身,而是價值附加的青睞與肯定。
其實我一直能做的事情就是在當下實踐一些事情,但並不意味著我不再對未來抱持希望,而是在抱持希望的過程中接受實踐後不論好壞的成果。
執著並不是不好的,執著的範疇必須在自己能夠控制的範圍內,不去執著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當執著的範疇超出了自己的界限,那最後只能走火入魔,憤世嫉俗。
而我能夠控制的範圍,是我願意相信什麼,以及我現在想要做些什麼,因為我能擁有的只有自己,而至於得到什麼,或是未來的成果,那些都已經是身外之物了。
而假如要求自己什麼都不執著,認為自己連自己也無法控制,對我而言也是一種自大,那我最後大概會走向另一種走火入魔。
來回走一遭
昨天的感受很強烈,當自己對於身邊的事情開始有了超過均衡的想像時,一切都會變調,需要的不是掌握,而是引導,順著事物的本質,設計一些過程,讓他自在順暢地走過去,這有點像是辦活動,我覺得高竿的辦活動方式並不是把所有環節都設計得很清晰,而是設定些許的規則,讓人們在這個規則與場域中自然的互動。
其實在我的理解裡,這就是同理心,去接受自己無法完全掌握事物或環境,明白他本身具有的模樣,而留一個"空"的位置給他。
而容易讓人失去同理心就是強迫自己相信一個人,或是體諒一個人,卻忘了在情感上不願意相信或不願意體諒的選擇之中,還有著接受但不認同的選項。
就像是,有時候討厭一個人,也沒有必要要求自己喜歡那個人,可以選擇接受,但不必認同,有不予置評的選項而不僅有厭惡與喜愛,同時也記得在不予置評中放一些"空",讓給對方原本的模樣。
最近身邊發生一些事情,朋友的家人去世,剛從印度回來,遇見許多事情後,赫然驚覺生命的短暫,吃驚之餘衍生了想要好好把握生活的執著,而有了一些"超越自己的積極"的想法,結果就墜落了。
我還是會好好把握自己的生活,但會更仔細的感受自己的負荷。
我想起以前寫過的東西:
「過去,當事情多到沒辦法處理完的時候,我會質疑自己是不是沒有效率,是不是沒有發揮到全力;
現在,當事情多到沒辦法處理時,我開始懂得重新審視最重要的事情,然後把不重要的事情切掉,只專心的做幾件事情。」
來回走一遭,走出想像後又走進去,走進去後又走出來。
我想某一天我還會再走進去,只是下次走進去的時候能更有自覺地走出來。
其實在我的理解裡,這就是同理心,去接受自己無法完全掌握事物或環境,明白他本身具有的模樣,而留一個"空"的位置給他。
而容易讓人失去同理心就是強迫自己相信一個人,或是體諒一個人,卻忘了在情感上不願意相信或不願意體諒的選擇之中,還有著接受但不認同的選項。
就像是,有時候討厭一個人,也沒有必要要求自己喜歡那個人,可以選擇接受,但不必認同,有不予置評的選項而不僅有厭惡與喜愛,同時也記得在不予置評中放一些"空",讓給對方原本的模樣。
最近身邊發生一些事情,朋友的家人去世,剛從印度回來,遇見許多事情後,赫然驚覺生命的短暫,吃驚之餘衍生了想要好好把握生活的執著,而有了一些"超越自己的積極"的想法,結果就墜落了。
我還是會好好把握自己的生活,但會更仔細的感受自己的負荷。
我想起以前寫過的東西:
「過去,當事情多到沒辦法處理完的時候,我會質疑自己是不是沒有效率,是不是沒有發揮到全力;
現在,當事情多到沒辦法處理時,我開始懂得重新審視最重要的事情,然後把不重要的事情切掉,只專心的做幾件事情。」
來回走一遭,走出想像後又走進去,走進去後又走出來。
我想某一天我還會再走進去,只是下次走進去的時候能更有自覺地走出來。
走火入魔-在執著與驕傲裡我什麼都看不到
我差一些就走上了另一種走火入魔,我太執著於我現在究竟要做些什麼,自以為是地以為對未來不抱持任何期待,但事實上行為卻與想法無法一致。
我自以為很聰明,自以為寫作能力很好,所以當我在另類民族誌寫作課上加簽被老師以沒有修過文化人類學拒絕時,我感覺被看扁了,覺得老師不懂我,覺得我自己很厲害。
我在上倫理學的時候,覺得自己的邏輯思維很清晰,很有概念很聰明,所以當老師建議我從倫理學開始修起的時候,我心裡有些失望。
我執著於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而當自己知道越多的東西時,身邊會有越來越多誘惑的東西,而這些誘惑往往美好又甜美。
當寫了越來越多的文章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讀者,有越來越多的讚美,也有越來越多的批評,而這些東西會讓自己誤以為自己很厲害,誤以為自己無所不知,誤以為自己就是對的,卻忘了當初自己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核心與態度走到現在。
好可怕,我在走火入魔的時候完全看不見自己的無知,完全看不見自己走火入魔的模樣,走不出來。
而在相同的問題上打轉讓自己往更深的地方墜落。
接受現實的模樣,然後對未來抱持一些期待,但明白那個期待永遠不屬於自己,因此讓自己
伏貼著現實,期待未來。
我要把這篇文章放到臉書上,然後不停地提醒未來的自己。
我自以為很聰明,自以為寫作能力很好,所以當我在另類民族誌寫作課上加簽被老師以沒有修過文化人類學拒絕時,我感覺被看扁了,覺得老師不懂我,覺得我自己很厲害。
我在上倫理學的時候,覺得自己的邏輯思維很清晰,很有概念很聰明,所以當老師建議我從倫理學開始修起的時候,我心裡有些失望。
我執著於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而當自己知道越多的東西時,身邊會有越來越多誘惑的東西,而這些誘惑往往美好又甜美。
當寫了越來越多的文章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讀者,有越來越多的讚美,也有越來越多的批評,而這些東西會讓自己誤以為自己很厲害,誤以為自己無所不知,誤以為自己就是對的,卻忘了當初自己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核心與態度走到現在。
好可怕,我在走火入魔的時候完全看不見自己的無知,完全看不見自己走火入魔的模樣,走不出來。
而在相同的問題上打轉讓自己往更深的地方墜落。
接受現實的模樣,然後對未來抱持一些期待,但明白那個期待永遠不屬於自己,因此讓自己
伏貼著現實,期待未來。
我要把這篇文章放到臉書上,然後不停地提醒未來的自己。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綁架國家的政黨-自我腐敗
美國黑人在1960年代時候的民權運動,對政府表達不滿,但並沒有打算要推翻國家。
在1863年,林肯發表的蓋茲堡演說中,再次重申美國的建國的自由、平等核心價值,在獨立戰爭後百年,重新在紛亂南北戰爭中定位美國最核心的根。
美國國家的核心獨立於任何政治人物,任何總統,是超越人的存在,如同憲法一般。歷代總統們只是代表著國家價值的媒介,表現出來的一切僅是理型國家價值的世俗形式,不完美而殘缺,因此當美國的黑人備受當時社會、政治不平等的對待時,討伐、責難的並不是"國家",而是這些"政治人物"。
我想,當時相較於這些政治人物,民權運動黑人們的靈魂距離美國建國的核心更近。
在美國,沒有政黨會綁架美國的建國核心,說那屬於自己的政黨,因此當人民對政黨政策不滿時,往往可以訴諸更高的國家核心;但在台灣,國民黨為了維繫威權,綁架了中華民國,讓中華民國與國民黨合而為一,使人民不滿時訴諸的對象不再是國民黨,而牽連至中華民國,因此台獨。
這有點像是西方啟蒙後的宗教改革,當時天主教認為"凡人"必須透過"神父"與上帝溝通,但基督教認為"凡人"能夠直接與"上帝"溝通,不需要透過神父。
當中間"凡人"與"上帝"間有了中介的"神父"時,常常會導致腐敗,神父的權力來自上帝,但神父是人,而權力總是讓人腐敗。
國家的核心價值必須獨立於政黨,否則政黨就像是"神父"一樣,拿著國家的權力,自我腐敗。
而當人們無可訴諸的時候,推翻舊有的國家可能成為無可避免的選擇。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和大陸人吃頓午餐-中華民國、國民黨、中共、中華文化,與台獨的思辨,台獨到底在反什麼?
剛回到台灣覺得還沒有準備好就開學了,我需要更多時間好好沉澱一下自己的心情,回顧出發前的心態,回台後的心態。
去印度的過程中我認識了一個要去印度出差的黑龍江人,和他聊天後,我對共產黨有了其他的了解,我發現原來他們對於"民族統一"的在乎凌駕於黨對基本人權的限制,讓他們能夠接受集權的中央政府。
其實大陸人並不是無條件的接受中共控制,他們接受的是"中共是代表中華文化的正統",而這個正統讓中國共產黨可以在大陸擁有統治的正當性,那個大陸人和我聊天的時候,他說我們台灣人把大陸看得太專制了,當政府做不好他們也會批評政府,從這裡我發現到一件事情:中國共產黨並不是不能夠批評的專制極權,而是在不觸碰他們的底線時(質疑中共作為代表中華文化的正統、以及對於民族統一的核心價值),質疑做事情的方式與態度。
與在台灣的國民黨互相比較一下,會發現國民黨和中共做著相似的事情,也就是不斷地維持作為中華文化的正統,而我發現在兩件事情上有明顯的差異。
| 統治的正當性 |
在帝國主義後的民族主義之下,沒有統一,就沒有統治正當性。大陸的人們願意接受極權中央政府的統治,讓自己的言論與接受資訊的管道受到控制,原因來自於他們的民族主義,而這種民族主義的興起我認為與19世紀以來列強侵略中國有關,而因為中共最後統一了中國大陸,進一步滿足了大陸人對於民族統一的期待(這是被欺負後的反彈),因此建立在統一中華民族的功績上,中共得到了統治的正當性。
(我是這樣理解民族主義的,就像是胖虎一天到晚在打大雄,然後有一天胖虎突然說,我們不要在打架了,我們和平的相處吧,而大雄被欺負了很久,於是努力的富強自己,讓自己不再讓任何人欺負。)
而相較於台灣,國民黨做著類似的事情,國民政府遷台之後一樣想確立自己代表中華文化的正統(當時國民政府遷台帶來了許多中華文化遺產、來台後也興建諸如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等等象徵著中華民國做為中華文化正統的一切),但他們沒有統一民族作為專制統治的正當性,相反的,國民黨為了維持統治的正當性而整肅異己,造成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最後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原本被壓制本土文化脈絡漸漸突破這種虛幻的脈絡,加劇了國民黨的衰敗。
| 中華文化的含納與排除 |
這是我感受很深刻的地方,我與大陸人溝通的時候,我感受他們並不會把"台灣人"當作外人(我有種被強迫當成自家人的尷尬與彆扭),反而在溝通上尊重著多元脈絡下衍生出來的觀點,但前提是不去碰觸國家統一、政府統治正當性的底線。與大陸人聊天的過程時,我理解到中共把所有在中國大陸裡不同族群的文化都含納進"中華文化"之中,因此中共是在更大的一個範疇下去肯定不同地方文化,然後將之稱之為"中華文化";但在台灣,國民政府因為地域的限制,做著完全相反的事情,國民政府將過去在大陸的中華文化移植過來台灣,然後將台灣本身的文化脈絡移除,予以否定(例如禁止說台語等等)。而在聊天的過程中,我自己也陷入矛盾的混亂中,雖然生活在台灣,我仍然有著中華文化的脈絡,我拿香、祭祖、慎終追遠,有著相似的地方,但卻也因為在台灣生長而有不同的地方,而我不能因為不願意當中共公民(統一)而否定掉我生命中的中華文化脈絡,因為有些文化的內涵真實的存在於我的生命之中。
我用著很粗糙的資料思考,除了認為這兩個原因是國民黨在台灣衰敗的主要原因之外,接著又發生一些事情讓我明白,讓我反的是中國國民黨,但中國國民黨不斷的將自己的政黨意象與國家意象互相交雜,塑造出一種中國國民黨就是中華民國的假象(從選舉中,國民黨一直恐嚇選民假如他們沒選上台灣就完蛋的時候,看的出來),最後我對國民黨的厭惡轉變成對於中華民國的厭惡,在我的想像中,國民黨和中華民國變成了阻礙自由與民主的代表,而這份厭惡讓我開始支持台獨。
其他還有許多矛盾,例如在昆明機場台灣居民辦事處看到中共國旗與自己身分證上中華民國時帶來的矛盾、以及實際接觸大陸人後發現他們和我想像的並不相同等等…
我想要知道更多"台灣"的歷史,我也想知道更多"中華民國"的歷史,我想把中華民國和國民黨區分開來,因為我對於中華民國與台灣都有依戀。
我依戀自己在台灣長大所帶來的台灣認同,也不願意否認自己擁有中華文化脈絡所帶來的中華民國認同。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拜訪英國殖民時期建物-維多利亞紀念堂 Victoria Memorial
下午和宇翔去Victoria Memorial,走進去之後除了一些震撼,也刺激我想起一些事情。
我們進去的大廳右側,擺著幾幅照片,而照片下面有著年分以及一句簡短的話,照片是黑白的,但照片透漏的資訊往往超越文字。
他敘述著Victorial Memorial建造的歷史與過程,從動土到開工,從地基到建設,以及原料的來源。
看著這些照片,我想著這座建物的過去,他的建造,每個步驟都有很多的知識作為基礎,其中可能涵蓋各種東西,需要的原來來自於對於地理的認知;而石頭的性質來自於對於地質的認識;而不同氣候之間與原料的關係牽涉到氣象知識;建造一座這樣的建物需要建模,需要繪圖的技術、製造模型的能力;而實際建造又需要土木的精準規劃;規劃則又牽涉到精確的數學計算,每一個環節都牽涉著每一個環節,若少了其中一個環節,這個建物就不會是這個樣子。
而這些知識卻都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而人只是試著從大自然中找到一些規則,然後試著重新排列,重新組合,而這些東西的存在究竟來自於什麼?
他們不是由人們發明,而是由人們發現,但為什麼呢?
這些本身就存在於世界的東西讓我感到渺小,我不信任和宗教,但我相信確實有個"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支配著那些我無法掌握的事物,而我只對那我"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的本身感到敬畏,任何假它之名的一切,我都持著保留的態度。
我們走到中間的大廳,上層的牆上有些壁畫,壁畫上盡是皇宮內的描摹,象徵著大英帝國的輝煌,富麗堂皇的宮殿與穿著氣派的臣民們,以及皇座上的王者,地毯、王座、武器等等。
走進大廳之後,會看到旁邊的牆壁上有一段文字,上面寫著大英帝國殖民印度的理想,他們認為他們為印度帶來自由,帶來福利,帶來更好的生活,他們以此為目標,殖民著印度這塊土地,而這樣的心態與上面的壁畫並不違和。
同樣訴說著19、20世紀初,西方國家對於自己文化的自信,以及文化上的優越感,相較於後現代主義而言,這座建築顯得充滿驕傲與傲慢的氣息。
我想著這個世界從以前至今,總是有權勢的人控制著,操弄得世界的方向,他們用察覺到的事物去改變這個世界,在這個有限的世界裡實踐自己的信仰,而過去的世界確實也是這樣走向現在。
我信仰著多元、去中心化、無優劣差異的主張,這些想法衝擊著我的信仰,我想我還需要更多時間去思考、沉澱。
接著我們走到另一處有著過去印度人們生活的模擬場景,它模擬了19、20世紀初,印度人的街道,其實當時與現在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除了建造店鋪的建材改變了、空間變大了之外,其實沒什麼差異,人們在牆壁上依然掛著卡利(印度教中的神)的畫像,而街道也是僕僕風塵。
或許科技讓人們能夠更方便,但更方便並沒有解放人們,讓人們往更內省的空間發展,反而製造了更多的資訊,讓人們在其中迷失。
| 超越知識的存在 |
我們進去的大廳右側,擺著幾幅照片,而照片下面有著年分以及一句簡短的話,照片是黑白的,但照片透漏的資訊往往超越文字。
他敘述著Victorial Memorial建造的歷史與過程,從動土到開工,從地基到建設,以及原料的來源。
看著這些照片,我想著這座建物的過去,他的建造,每個步驟都有很多的知識作為基礎,其中可能涵蓋各種東西,需要的原來來自於對於地理的認知;而石頭的性質來自於對於地質的認識;而不同氣候之間與原料的關係牽涉到氣象知識;建造一座這樣的建物需要建模,需要繪圖的技術、製造模型的能力;而實際建造又需要土木的精準規劃;規劃則又牽涉到精確的數學計算,每一個環節都牽涉著每一個環節,若少了其中一個環節,這個建物就不會是這個樣子。
而這些知識卻都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而人只是試著從大自然中找到一些規則,然後試著重新排列,重新組合,而這些東西的存在究竟來自於什麼?
他們不是由人們發明,而是由人們發現,但為什麼呢?
這些本身就存在於世界的東西讓我感到渺小,我不信任和宗教,但我相信確實有個"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支配著那些我無法掌握的事物,而我只對那我"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的本身感到敬畏,任何假它之名的一切,我都持著保留的態度。
| 後現代主義的思索 |
我們走到中間的大廳,上層的牆上有些壁畫,壁畫上盡是皇宮內的描摹,象徵著大英帝國的輝煌,富麗堂皇的宮殿與穿著氣派的臣民們,以及皇座上的王者,地毯、王座、武器等等。
走進大廳之後,會看到旁邊的牆壁上有一段文字,上面寫著大英帝國殖民印度的理想,他們認為他們為印度帶來自由,帶來福利,帶來更好的生活,他們以此為目標,殖民著印度這塊土地,而這樣的心態與上面的壁畫並不違和。
同樣訴說著19、20世紀初,西方國家對於自己文化的自信,以及文化上的優越感,相較於後現代主義而言,這座建築顯得充滿驕傲與傲慢的氣息。
我想著這個世界從以前至今,總是有權勢的人控制著,操弄得世界的方向,他們用察覺到的事物去改變這個世界,在這個有限的世界裡實踐自己的信仰,而過去的世界確實也是這樣走向現在。
我信仰著多元、去中心化、無優劣差異的主張,這些想法衝擊著我的信仰,我想我還需要更多時間去思考、沉澱。
| 過去印度人的生活示意場景 |
接著我們走到另一處有著過去印度人們生活的模擬場景,它模擬了19、20世紀初,印度人的街道,其實當時與現在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除了建造店鋪的建材改變了、空間變大了之外,其實沒什麼差異,人們在牆壁上依然掛著卡利(印度教中的神)的畫像,而街道也是僕僕風塵。
或許科技讓人們能夠更方便,但更方便並沒有解放人們,讓人們往更內省的空間發展,反而製造了更多的資訊,讓人們在其中迷失。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赤裸裸的印度
每件事情都有過去,超市買的蔬菜有過去,市場買的雞肉有過去,路上遇到的人有過去,路上的柏油有過去,所有的一切都有過去,從時間開始延展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擁有了過去。
而美好的當下都經歷過人們不願意見到的過去。
樂觀的態度或許來自於悲傷的經歷,便利的生活或許來自於勞動的剝削,而多汁的雞肉來自於活生生的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有過去。
在印度,人們不將這些過去視為罪惡,人們看見每件事情的過去,並且寬容這些看起來不美好的事物,因此在印度,一切都顯得赤裸裸。
你會看見路上有瘋子,你會看見弱殘而貧窮的人,你會看到有人當場殺雞,你會看到死去的動物,你也會看見各式各樣美好的事情,但在這個地方,美好的當下與不美的過去是並存的,沒有人試著去隱藏那些不美好的過去,就只是讓那些過去的各個階段真實的存在。
看見過去,看見脈絡總是充滿啟發,而印度充滿了脈絡,而顯得赤裸裸。
而美好的當下都經歷過人們不願意見到的過去。
樂觀的態度或許來自於悲傷的經歷,便利的生活或許來自於勞動的剝削,而多汁的雞肉來自於活生生的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有過去。
在印度,人們不將這些過去視為罪惡,人們看見每件事情的過去,並且寬容這些看起來不美好的事物,因此在印度,一切都顯得赤裸裸。
你會看見路上有瘋子,你會看見弱殘而貧窮的人,你會看到有人當場殺雞,你會看到死去的動物,你也會看見各式各樣美好的事情,但在這個地方,美好的當下與不美的過去是並存的,沒有人試著去隱藏那些不美好的過去,就只是讓那些過去的各個階段真實的存在。
看見過去,看見脈絡總是充滿啟發,而印度充滿了脈絡,而顯得赤裸裸。
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臺灣國貼紙與混亂
宇翔在我旁邊,我還不習慣在他旁邊獨處,但我會試著。
早上起來後,把電腦、手機收拾好,沒有特別的想法,但我一直想到那個女孩子,我想到幾天前的大地震,心裡想,那一瞬間肯定有很多人在喉頭裡頂著一句話,一句再也沒機會說出來的話。
在客運上,我想著台灣國貼紙的事情,我輸入關鍵字:台灣國貼紙 東方航空 中國
螢幕上跳出了一些報導,有台灣國本身的聲明,也有中國大陸對於台灣國的報導,我點了進去,看完之後心裡很難過。
每個人對於過去總是有些情感,可能是依戀,可能是遺憾,而那些過去是別人不曾經歷過的,因為不曾經歷所以無知。而與一個人相處時,往往看可從他的舉手投足,言談、價值觀去洞悉這個人的過去,但即便能夠知悉一二,大多數對於別人的認知仍然像天上的浮雲或是山間的霧靄讓人難以看清。
我看了那些報導,心理面覺得難受,因為那些報導的人沒有試著理解我們,就急著扣我們帽子,急著在看見的當下(表面)做出判斷,扣上不理性、愚蠢等等名目,但其實從來就不曾存在不理性或是愚蠢,因為每個人的過去都不同,我想要的並不是台灣國,而是一個能夠尊重每個人過去的環境,我不想要與中國統一,因為統一之後,我得不到我想要的尊重,他們不會尊重我的過去,不會理解。
我明白這種痛,所以我學會向支持統一的人溫和,除了政治人物之外,因為政治人物必須聽見各種意見。
貼上台灣國貼紙對我的政治立場表態,我希望台灣獨立,但為什麼我會希望台灣獨立?
因為我想要的是一個能夠尊重我出生的這塊土地,尊重在這塊土地上人們記憶的一切,而不是武斷的要求我們忘記。
否定過去的人,在當下也不會存在。
/
其實我還是很擔心我在中國大陸會遇到的問題,我不想否定我的過去,也不想讓別人否定他,而自我否定比任何人對自己的否定都更痛,想像著撕下貼紙的瞬間,我覺得我被迫否定自己的過去。
貼台灣國護照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我需要一個目的,讓我釐清我自己的行為。
我細想從頭,最初其實只是我想要對"中華民國"(抑或是國民黨)表態,告訴他們我是支持台灣獨立的告訴他們我對這塊土地是有依戀的,告訴他們這個土地有各種不同的聲音,而這些聲音都必須被尊重,尤其是當我看到了台灣國貼紙被外交部的行政命令給限制的時候。
在2012年5月,馬英九執政時期,越南發生了排華事件,排華事件中,不論來自中國或來自台灣,通通都成了勞工階級鬥爭的對象,當時台灣外交部為了因應此事,印製了兩萬張的"我是台灣人"貼紙,並讓當地台商貼在護照上,而黏貼的位置,正是現在我黏貼台灣國貼紙的地方。
最近這幾個月,許多人以台灣國貼紙貼在護照上出境,並在出境時被約談。
2012年5月越南排華事件的貼紙、2015年開始的台灣國貼紙,都以貼紙的形式存在,但表達的"內涵"不同,而因為我們想表達的內涵與中華民國(國民黨)背道而馳,因此他們將我們約談,他們希望我們把和他們不同的價值拿掉,他們企圖否定我們的過去,言外之意或許是要告訴我什麼是中華正統。
在民主的國家裡,捍衛多元的價值的環境變成了尊重與常態,雖然不能接受每個人但是包容各種不同人們的過去,讓少數人不再被"否定",而今天,他們做的事情正是試著否定我的價值,然後確立單一價值,而那個價值或許是"中華民國"。
很多人會說我這種人「唯恐天下不亂」,因為我持著與"正統"中華民國相反的價值。
但事實上,一個國家中的每個人本來就不同,每個人持著不同的價值觀,這就是多元,而多元是與單一相對的概念,也意味著"可能性"、"混亂"、"沒有優劣的水平狀態",因此我覺得我們不是急著去否定混亂,而是試著看見混亂。
讓一個國家混亂的並不是混亂存在的本身,而是有人意圖去制止別人的價值(壓制整體的混亂,而強加特定單一價值在一個整體中),因為對於混亂的刻意壓制,導致了整體的反撲。
我覺得不是去壓抑混亂,而是去正視真正的事實(就是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要強迫別人變得跟你一樣,道理和你不會想要別人強迫你跟他一樣。),明白真實就是混亂的,然後去尊重不同的混亂,明白人可以在堅持自己的立場尊重他人。
我想起來,很多人聽到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就會爆炸,我覺得大部分的時候,這是誤會。
因為別人的意見與你不一樣不代表你要和他想的一樣,別人提出他的意見也沒有要冒犯你的意思,冒犯你的是你自己。因為你在與別人表達的時候沒有意識到地期待(或要求)別人和你一樣,因此在別人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別人正在強迫著你。
那些讓你不舒服的東西,其實不是別人想對你做些什麼,而是你一直想對別人強加些什麼。
我會在登機之後把台灣國貼紙撕下來,我必須在中國昆明出境,而我有一樣重要的目的在前面。
我貼上台灣國貼紙的目的是,告訴中華民國,告訴國民黨,我住在台灣,我有我的過去,而你不應該否定我的過去,更不應該透過否定別人地過去而建立自己統治的正當性。
早上起來後,把電腦、手機收拾好,沒有特別的想法,但我一直想到那個女孩子,我想到幾天前的大地震,心裡想,那一瞬間肯定有很多人在喉頭裡頂著一句話,一句再也沒機會說出來的話。
在客運上,我想著台灣國貼紙的事情,我輸入關鍵字:台灣國貼紙 東方航空 中國
螢幕上跳出了一些報導,有台灣國本身的聲明,也有中國大陸對於台灣國的報導,我點了進去,看完之後心裡很難過。
每個人對於過去總是有些情感,可能是依戀,可能是遺憾,而那些過去是別人不曾經歷過的,因為不曾經歷所以無知。而與一個人相處時,往往看可從他的舉手投足,言談、價值觀去洞悉這個人的過去,但即便能夠知悉一二,大多數對於別人的認知仍然像天上的浮雲或是山間的霧靄讓人難以看清。
我看了那些報導,心理面覺得難受,因為那些報導的人沒有試著理解我們,就急著扣我們帽子,急著在看見的當下(表面)做出判斷,扣上不理性、愚蠢等等名目,但其實從來就不曾存在不理性或是愚蠢,因為每個人的過去都不同,我想要的並不是台灣國,而是一個能夠尊重每個人過去的環境,我不想要與中國統一,因為統一之後,我得不到我想要的尊重,他們不會尊重我的過去,不會理解。
我明白這種痛,所以我學會向支持統一的人溫和,除了政治人物之外,因為政治人物必須聽見各種意見。
貼上台灣國貼紙對我的政治立場表態,我希望台灣獨立,但為什麼我會希望台灣獨立?
因為我想要的是一個能夠尊重我出生的這塊土地,尊重在這塊土地上人們記憶的一切,而不是武斷的要求我們忘記。
否定過去的人,在當下也不會存在。
/
其實我還是很擔心我在中國大陸會遇到的問題,我不想否定我的過去,也不想讓別人否定他,而自我否定比任何人對自己的否定都更痛,想像著撕下貼紙的瞬間,我覺得我被迫否定自己的過去。
貼台灣國護照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我需要一個目的,讓我釐清我自己的行為。
我細想從頭,最初其實只是我想要對"中華民國"(抑或是國民黨)表態,告訴他們我是支持台灣獨立的告訴他們我對這塊土地是有依戀的,告訴他們這個土地有各種不同的聲音,而這些聲音都必須被尊重,尤其是當我看到了台灣國貼紙被外交部的行政命令給限制的時候。
在2012年5月,馬英九執政時期,越南發生了排華事件,排華事件中,不論來自中國或來自台灣,通通都成了勞工階級鬥爭的對象,當時台灣外交部為了因應此事,印製了兩萬張的"我是台灣人"貼紙,並讓當地台商貼在護照上,而黏貼的位置,正是現在我黏貼台灣國貼紙的地方。
最近這幾個月,許多人以台灣國貼紙貼在護照上出境,並在出境時被約談。
2012年5月越南排華事件的貼紙、2015年開始的台灣國貼紙,都以貼紙的形式存在,但表達的"內涵"不同,而因為我們想表達的內涵與中華民國(國民黨)背道而馳,因此他們將我們約談,他們希望我們把和他們不同的價值拿掉,他們企圖否定我們的過去,言外之意或許是要告訴我什麼是中華正統。
在民主的國家裡,捍衛多元的價值的環境變成了尊重與常態,雖然不能接受每個人但是包容各種不同人們的過去,讓少數人不再被"否定",而今天,他們做的事情正是試著否定我的價值,然後確立單一價值,而那個價值或許是"中華民國"。
真正可怕的不是混亂本身,而是有人試著壓抑混亂。
很多人會說我這種人「唯恐天下不亂」,因為我持著與"正統"中華民國相反的價值。
但事實上,一個國家中的每個人本來就不同,每個人持著不同的價值觀,這就是多元,而多元是與單一相對的概念,也意味著"可能性"、"混亂"、"沒有優劣的水平狀態",因此我覺得我們不是急著去否定混亂,而是試著看見混亂。
讓一個國家混亂的並不是混亂存在的本身,而是有人意圖去制止別人的價值(壓制整體的混亂,而強加特定單一價值在一個整體中),因為對於混亂的刻意壓制,導致了整體的反撲。
唯恐天下不亂?
我覺得不是去壓抑混亂,而是去正視真正的事實(就是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要強迫別人變得跟你一樣,道理和你不會想要別人強迫你跟他一樣。),明白真實就是混亂的,然後去尊重不同的混亂,明白人可以在堅持自己的立場尊重他人。
我想起來,很多人聽到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就會爆炸,我覺得大部分的時候,這是誤會。
因為別人的意見與你不一樣不代表你要和他想的一樣,別人提出他的意見也沒有要冒犯你的意思,冒犯你的是你自己。因為你在與別人表達的時候沒有意識到地期待(或要求)別人和你一樣,因此在別人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別人正在強迫著你。
那些讓你不舒服的東西,其實不是別人想對你做些什麼,而是你一直想對別人強加些什麼。
我會在登機之後把台灣國貼紙撕下來,我必須在中國昆明出境,而我有一樣重要的目的在前面。
我貼上台灣國貼紙的目的是,告訴中華民國,告訴國民黨,我住在台灣,我有我的過去,而你不應該否定我的過去,更不應該透過否定別人地過去而建立自己統治的正當性。
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下一步,其實寫在過去的故事裡
回高雄放假的步調很慢,這種慢慢的步調讓我想起四年前的重考,步調慢慢的,所以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回顧自己的過去,仔細想一想,雖然有的時候一不小心陷進去了,就得花一些時間再把自己挖出來。
每次當我的開始有些停滯,或是步調變慢的時候,就會無可避免的想到一些人,而每個人都在我的過去留下一些影子,讓我變成現在的樣子,只是每當想起一些難過的過去時,就會有點憂鬱,或者是一時的否定自己,頓時讓自己無所適從。
這種憂鬱聽起來讓人敬而遠之,雖然折磨人,但我卻也滿享受的。
我是個很念舊的人,我很喜歡在靜靜的一個人時,坐下來,回憶自己過去發生的事情,可能是一個禮拜前,可能是一個月前,也可能是一年前,而當思緒沉澱下來後,這些回憶就像是猛鬼出閘一樣,不安秩序的全部亂了規局,接著我得面對的挑戰就是把一件一件事情梳理好,把相似的傢伙擺在一起,把相關的傢伙連在一起,然後好好諮商一下痛到不行的傢伙。
這種回顧對我來說有很深的意義,他往往可以讓我明白我現在可能處在什麼階段,而接下來可能是什麼階段,而將過去的事情整理好之後,或許寫下來,或許就這樣讓他安置在心裡,總是會有種滿足的感覺,覺得有些事情得到了補償,而能夠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更清楚自己的定位與方向。
我想起〈觀看的方式〉中曾經提到,擁有歷史的民族往往比沒有歷史的民族擁有更多的選擇,而不只是選擇,也擁有更多可能性。
若台灣只有中國史,那我就只能夠選擇做一個中國人,但在台灣史不斷的重建、明晰之後,我甚至可以選擇要當一個台灣人,而不當一個中國人。
而文化往往是跨越世代的,融合與傳承了數千萬年的中華文化就像是一個超級大的文化資料庫一樣,裡面蘊含了各種風俗與知識,但其實就算作為一個台灣人,我也還是融有中華文化的一些脈絡,而在一樣使用中文的國度間,不論是中國人或是台灣人都有能力取得來自於中華文化的文化遺產,因此在文化中的可能性也不一定比較低。
其實回顧自己的過去就有點像是一個民族回顧自己的歷史。
民族回顧歷史後把歷史的教訓放進文化中,做為未來方向的依歸;而我回顧自己的過去,把過去的經歷變成一些故事,放在面前,指引我繼續往那個方向前進。
每次當我的開始有些停滯,或是步調變慢的時候,就會無可避免的想到一些人,而每個人都在我的過去留下一些影子,讓我變成現在的樣子,只是每當想起一些難過的過去時,就會有點憂鬱,或者是一時的否定自己,頓時讓自己無所適從。
這種憂鬱聽起來讓人敬而遠之,雖然折磨人,但我卻也滿享受的。
我是個很念舊的人,我很喜歡在靜靜的一個人時,坐下來,回憶自己過去發生的事情,可能是一個禮拜前,可能是一個月前,也可能是一年前,而當思緒沉澱下來後,這些回憶就像是猛鬼出閘一樣,不安秩序的全部亂了規局,接著我得面對的挑戰就是把一件一件事情梳理好,把相似的傢伙擺在一起,把相關的傢伙連在一起,然後好好諮商一下痛到不行的傢伙。
這種回顧對我來說有很深的意義,他往往可以讓我明白我現在可能處在什麼階段,而接下來可能是什麼階段,而將過去的事情整理好之後,或許寫下來,或許就這樣讓他安置在心裡,總是會有種滿足的感覺,覺得有些事情得到了補償,而能夠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更清楚自己的定位與方向。
我想起〈觀看的方式〉中曾經提到,擁有歷史的民族往往比沒有歷史的民族擁有更多的選擇,而不只是選擇,也擁有更多可能性。
若台灣只有中國史,那我就只能夠選擇做一個中國人,但在台灣史不斷的重建、明晰之後,我甚至可以選擇要當一個台灣人,而不當一個中國人。
而文化往往是跨越世代的,融合與傳承了數千萬年的中華文化就像是一個超級大的文化資料庫一樣,裡面蘊含了各種風俗與知識,但其實就算作為一個台灣人,我也還是融有中華文化的一些脈絡,而在一樣使用中文的國度間,不論是中國人或是台灣人都有能力取得來自於中華文化的文化遺產,因此在文化中的可能性也不一定比較低。
其實回顧自己的過去就有點像是一個民族回顧自己的歷史。
民族回顧歷史後把歷史的教訓放進文化中,做為未來方向的依歸;而我回顧自己的過去,把過去的經歷變成一些故事,放在面前,指引我繼續往那個方向前進。
2016年2月8日 星期一
地震
昨天地震,然後一群人就離開了。
我不知道那些離開的人,在離開前一天,對未來抱持著怎麼樣的期待與想像,抑或是任何計畫。
但那些未來的計畫在一瞬間消失了。
瑪丹娜說:「我和在場的你們很幸運。」
自己還能夠在現在的每個當下做些什麼事情,是很幸運的,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裡,我隨時都有可能消失,帶著我過去的一切,還有對於未來的想像,連同著當下的這一刻,消失在這個地方。
我可能在路上玩滑板的時候就消失了,我可能在搭飛機的時候就消失了。
所以我沒辦法後悔,沒辦法遺憾,因為我不確定在遺憾之後我還有沒有足夠的幸運去彌補這些遺憾。
對我而言,有些遺憾已經造成,也無法彌補,那麼真正的務實便是把握當下的實踐,不再讓當下的選擇被環境左右,被任何被自己認為無法改變的因素給影響,帶來將來的遺憾。
在當下實踐自己渴望的事情變得至高無上的珍貴,結果有宗教團體指出地震是因為台南政府開放同性戀登記,企圖連結這兩件事情來迫害同性戀者,不想讓同性戀者實踐自己渴望的感情。
假如神愛世人,而上帝讓這些團體擁有實踐自己所渴望當下的權力,理所當然也賦予所有人這樣的權利,而今天,他們想要剝奪的是他們信仰的上帝賦予所有人的東西。
他們信的其實不是上帝,是自以為是。
或許他們不知道,或者他們故意選擇不知道。
我不知道那些離開的人,在離開前一天,對未來抱持著怎麼樣的期待與想像,抑或是任何計畫。
但那些未來的計畫在一瞬間消失了。
瑪丹娜說:「我和在場的你們很幸運。」
自己還能夠在現在的每個當下做些什麼事情,是很幸運的,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裡,我隨時都有可能消失,帶著我過去的一切,還有對於未來的想像,連同著當下的這一刻,消失在這個地方。
我可能在路上玩滑板的時候就消失了,我可能在搭飛機的時候就消失了。
所以我沒辦法後悔,沒辦法遺憾,因為我不確定在遺憾之後我還有沒有足夠的幸運去彌補這些遺憾。
對我而言,有些遺憾已經造成,也無法彌補,那麼真正的務實便是把握當下的實踐,不再讓當下的選擇被環境左右,被任何被自己認為無法改變的因素給影響,帶來將來的遺憾。
在當下實踐自己渴望的事情變得至高無上的珍貴,結果有宗教團體指出地震是因為台南政府開放同性戀登記,企圖連結這兩件事情來迫害同性戀者,不想讓同性戀者實踐自己渴望的感情。
假如神愛世人,而上帝讓這些團體擁有實踐自己所渴望當下的權力,理所當然也賦予所有人這樣的權利,而今天,他們想要剝奪的是他們信仰的上帝賦予所有人的東西。
他們信的其實不是上帝,是自以為是。
或許他們不知道,或者他們故意選擇不知道。
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寫作與思考的骨幹-去中心的邏輯
看了許多的時事評論文章之後,發現我認為好的評論文章有些共同的特性,他們的文章骨幹清晰,前後連貫通順,因果推理嚴謹,而他們會用一些去中心的"邏輯"作為他們文章的骨幹,而將他們的立場與價值判斷沿著這些骨幹附著上去,形成一篇文章。
而朱家安推廣的哲學思考,在我的理解中正是在推廣這種"方法",但並不是基於文章寫作的目的,而是為了促進公民社會中,人們對於議題的思辨。
朱家安寫的許多文章中看不到價值判斷,而是純粹就"方法"來探討(或者說是邏輯),而不帶價值判斷方法,例如下面這一篇。
而寫作文章的同時,則是一面熟悉、檢視邏輯的表達,一面質疑自己主張的過程。
若把邏輯和文章內容拆開,就有點像是蓋房子的時候會先將鋼筋結構建立好,然後再開始設計外觀,而鋼筋結構像是邏輯的部分,設計外觀像是主張的陳述。
而朱家安推廣的哲學思考,在我的理解中正是在推廣這種"方法",但並不是基於文章寫作的目的,而是為了促進公民社會中,人們對於議題的思辨。
朱家安寫的許多文章中看不到價值判斷,而是純粹就"方法"來探討(或者說是邏輯),而不帶價值判斷方法,例如下面這一篇。
而寫作文章的同時,則是一面熟悉、檢視邏輯的表達,一面質疑自己主張的過程。
若把邏輯和文章內容拆開,就有點像是蓋房子的時候會先將鋼筋結構建立好,然後再開始設計外觀,而鋼筋結構像是邏輯的部分,設計外觀像是主張的陳述。
系統化思考與文章寫作
在閱讀健保崩壞的文章時,我發現對我這種健保制度的門外漢而言,我很難直接進入文章狀況,因為對於健保制度的整體脈絡並不知情,缺乏整體輪廓讓我在閱讀中顯得吃力,於是我開始思考,在表達的時候,應該先就橫向的輪廓、以及縱向的脈絡做出基本的概述。
所以在敘述一個議題的背景時,可以區分為切面概述以及脈絡敘述。
切面概述和脈絡敘述是我自己使用的名詞,我解釋一下。
切面概述是指議題的"現況"概論,他是去脈絡化的(也就是先不論過去各種事情造成現在的影響),簡單的敘述當下的議題狀態;
而脈絡敘述指的是,將一個議題回溯到過去,試著從過去發生的"事件"(轉捩點),解釋議題演變至今的簡單因果關係。
而切面敘述的寫作我通常是以系統化的思維來書寫。
系統化思考的意思是將議題中存在的各種"人"、"物件"、"環境"加以描述,並試著辨明之間的關聯性,例如"人"與"物件"的關聯性;"人"與"人"的關聯性,以此類推,而人會有不同種的人,物件會有不同種的物件,環境會有不同種的環境,而在尋找欲分析的關係主體時,時常會用到"解構"的思維,例如某一個大環境可以切割成若干個中、小環境,而這些中、小環境又各自具有自己獨立的特性,在解構完之後,進一步去思考系統中關係主體與這些解構的關係主體之間具有什麼因果關係。
脈絡敘述中也強調系統化思考,而這個時候會去思考"過去"的議題切面敘述與"當下"議題切面敘述有什麼樣的因果關係(關聯性),並同時透比較的方式辨明其中的差異。
圖示:系統思考的橫向與縱向
例如拿台灣的健保系統與日本的健保系統互相比對,但在這之前,必須做出日本的切面敘述分析與脈絡敘述分析,並透過比較的方式來找出對於台灣健保系統的理解。
而這種系統之間的比較,我把它當作切面敘述與脈絡敘述的延伸。
文章連結:健保不倒,台灣醫療不會好?
所以在敘述一個議題的背景時,可以區分為切面概述以及脈絡敘述。
切面概述和脈絡敘述是我自己使用的名詞,我解釋一下。
切面概述是指議題的"現況"概論,他是去脈絡化的(也就是先不論過去各種事情造成現在的影響),簡單的敘述當下的議題狀態;
而脈絡敘述指的是,將一個議題回溯到過去,試著從過去發生的"事件"(轉捩點),解釋議題演變至今的簡單因果關係。
切面敘述-系統化思考的結構
而切面敘述的寫作我通常是以系統化的思維來書寫。系統化思考的意思是將議題中存在的各種"人"、"物件"、"環境"加以描述,並試著辨明之間的關聯性,例如"人"與"物件"的關聯性;"人"與"人"的關聯性,以此類推,而人會有不同種的人,物件會有不同種的物件,環境會有不同種的環境,而在尋找欲分析的關係主體時,時常會用到"解構"的思維,例如某一個大環境可以切割成若干個中、小環境,而這些中、小環境又各自具有自己獨立的特性,在解構完之後,進一步去思考系統中關係主體與這些解構的關係主體之間具有什麼因果關係。
脈絡敘述-融合系統化思考並且在過去與現在中找到差異與因果關係
脈絡敘述強調因果關係,因為過去發生的事情會影響現在的狀態。脈絡敘述中也強調系統化思考,而這個時候會去思考"過去"的議題切面敘述與"當下"議題切面敘述有什麼樣的因果關係(關聯性),並同時透比較的方式辨明其中的差異。
圖示:系統思考的橫向與縱向
切面敘述與脈絡敘述的延伸-另一種可能性的比較
當我們欲了解台灣的健保系統時,會對台灣的健保系統做出切面敘述分析與脈絡敘述分析,而這是就台灣的健保系統而言,若想要理解台灣的健保系統具有什麼特色,與其他國家的健保系統做比較,是能夠更明確知悉台灣健保特色的方式之一。例如拿台灣的健保系統與日本的健保系統互相比對,但在這之前,必須做出日本的切面敘述分析與脈絡敘述分析,並透過比較的方式來找出對於台灣健保系統的理解。
而這種系統之間的比較,我把它當作切面敘述與脈絡敘述的延伸。
文章連結:健保不倒,台灣醫療不會好?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財團介入非營利組織的思辨
本篇文章指出,許多財團傾向將“捐款”投注在符合自己意識形態或立場的組織,而若不符合,就把他扳到符合,因此財團做公益在另一個層面並不是公益,而是財團維繫特定價值的手段(這裡並沒有要評斷價值優劣的意思)
而財團的目標與NGO不一定相符,若是不符就很容易讓財團介入NGO的自主性,另外,也會有財團成立自己的基金會,服膺自己的核心價值,散佈自己的影響力。
我認為假如財團要把錢捐給NGO,應該是問問NGO想做些什麼,而不是叫NGO做甚麼。
在大企業與NGO之間若有能夠獨立於企業關係的組織存在,切割大企業對於NGO的直接影響,那將有機會改善企業壟斷NGO作為的可能性。
而基於多元趨近現實社會的想法,該組織的組成最好來自於各式各樣的NGO協會,概念與公民參與相似。
文章連結:掌握全球半數財富的那 1% 慈善富豪,如何掌握我們的生活?(一)
而財團的目標與NGO不一定相符,若是不符就很容易讓財團介入NGO的自主性,另外,也會有財團成立自己的基金會,服膺自己的核心價值,散佈自己的影響力。
我認為假如財團要把錢捐給NGO,應該是問問NGO想做些什麼,而不是叫NGO做甚麼。
在大企業與NGO之間若有能夠獨立於企業關係的組織存在,切割大企業對於NGO的直接影響,那將有機會改善企業壟斷NGO作為的可能性。
而基於多元趨近現實社會的想法,該組織的組成最好來自於各式各樣的NGO協會,概念與公民參與相似。
文章連結:掌握全球半數財富的那 1% 慈善富豪,如何掌握我們的生活?(一)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柏拉圖式休學-休學的那段經歷
為什麼想要休學,這是我去年四月萌生的念頭,這個最初的念頭讓我開始反思既存體制的問題,以及我自己究竟以怎麼樣的方式存活在這個社會裡,我又被什麼東西驅使著去追逐我不想追逐的"夢"。
去年四月的時候,我從"想要改善印度的貧窮"這件事情上漸漸發現,原來這是一件屬於我的事情,因為我實踐這件事情的同時,不只帶給我存在意義上的滿足感,也教會我很多事情,這種非體制內的滿足帶給我一雙眼睛,看見體制外的可能性。
(這裡的體制泛稱既存的各種制度以及社會風氣,例如教育制度、升學制度,以及一些追逐虛名、金錢、穩定的社會風氣)
我從那個時候開始萌生了休學的念頭,當時我對什麼事情都還不是很確定,甚至是我當下正在想盡辦法與朋友一起為印度當地的貧窮做些什麼都讓我懷疑,我開始懷疑我身邊的一切事物,這些事情到底是不是我想做的,還是人們叫我做的?
我的身邊太多喧囂,我搞不清楚,於是我和朋友們說我想要休學。
活了將近二十年,第一次發現自己能夠掙脫的時候,卻發現掙脫之後自己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即便焦慮、緊張,還是努力的想要發現能夠填滿自己的東西。
那時候朋友對我說:「不是因為很確定自己要做什麼才休學的嗎?」
但其實我在教育體制下讀了十幾年的書,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讀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身上,身邊的環境、家人、老師也不曾鼓勵我要往自己的內心挖掘,一致的鼓勵我繼續讀書,在我讀的好的時候誇獎我,在我讀的不好的時候責備我,然後用誇獎鞭策我繼續走向他們想像中的那個我。
「我覺得,我不是因為知道要做什麼才休學,而是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才休學。」
在學校的環境相對單純,即便學校就像是社會的縮影,但每間學校的校風都不一樣,人的組成也都不同,待在學校可以學到東西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學校裡找到自己的夢想,假如永遠只盯著同一鍋粥看,那永遠就只有一鍋粥的選擇,如果願意移開自己的視線,轉向旁邊的其他料理,那便會有更多的機會找到自己中意,而且也屬於自己的那道料理。
當下的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但我很確定一件事,那就是我不想待在學校,因為學校裡找不到我要的東西。
而到了很後來我才明白,原來要找的東西一直都在自己身上
那時我和家人、親密的人鬧革命,他們不支持我,說我不負責任,說有很多人拚了命要考進這間學校但沒考上,說我辜負了誰的期待。
我沉澱了心情,我明白我以前為了許多人負起責任,但卻不曾為自己負責,而這個時候我要為自己負責時,卻換來了不負責任的批評,我沉澱了許久,有些倦怠與難過,但我堅持。
最後我說服了家人,他們擔憂我的未來,害怕未來的不確定。
當時我沒辦法和他們說我對未來有什麼把握,至今也沒辦法,但我告訴他們,休學可以復學,而我暫停下來的目的是為了找到方向,假如我找到的自己的核心,那我就能善用學校的資源,假如我在混亂中盲目的前進,我不會知道如何使用學校裡的資源,也不會有心思仔細的咀嚼知識,因為可以復學,因此在未來的不確定性中,他們任我驕縱。
都已經要升大三了,為什麼不把剩下兩年讀完再說呢?
因為我已經拿下眼罩,我不可能在把眼罩穿上去摸著黑走著,而明確定義自己後才能夠更好的運用身邊的資源。
另一方面,他們也擔憂出了社會後的我會遇到什麼事情,例如擔心我被帶壞、我被人騙等等…,因為我告訴他們,休學之後我會自理我的經濟狀況。
但其實,被帶壞並不會因為多讀兩年大學畢業後就能夠不被帶壞,也不會因為提早進入社會而被帶壞,重點取決於個人,並不取決於"畢業"這件事;而被人欺騙也是,人不一定會因為多在大學待兩年而成熟,也不一定會因為休學進入社會而成熟,但對我而言,休學是成熟思考與負責的開始。
我發現我的家人最擔心的兩件事情就是我的未來以及我的安全。
我告訴他們其實休學沒有那麼恐怖之後,他們終於答應我。
他們答應我是在去年六、七月的時候,那個時候正逢暑假,而那個暑假我只回家三天,其他時間我都待在台北,而我的朋友們則是參加了各式各樣的營隊、出國交換、出國旅遊、出國志工、參加競賽等各式各樣的活動。
那時我的生活很簡單,除了救生員教練暨游泳教練的訓練班之外,我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就是待在台北。在台北遠離了我的家人,家人之間的影響力淡了,我有了更多自主的想像與思考;在台北遠離了我的朋友,他們去了他們想去的各種地方,朋友之間的影響降低了,我有了更多自主的決定和選擇。
在這個暑假裡,我思考著休學之後的打算。
找工作的打算讓我開始思考我自己究竟會什麼?直到我發現我什麼都不會。
讀到大學二年級結束,結果沒有一樣能夠讓我在這個社會中產生價值的能力,我覺得沮喪,覺得自卑,繼續往下思考,發現原來自己長期以來擁有的是"特質",而不是"技能",於是開始在與人的互動以及對於各種事物的觀點中分析自己的"特質"。
學校裡很少會教我們去尋找自己的特質,他不會告訴你你的特質或許適合什麼事情,他會告訴你,不論你的特質是什麼,你都得考一百分,然後假如有一天你和我一樣試著走出制度,你會發現除了考一百分之外,你會的東西其實很少。
我發現特質就像是核心的概念,他並不會拘泥的固著在技能上,不是讓特質服膺技能,而是讓技能服膺特質,找到自己的特質,並且深思穩固他,技能會在明確的特質上發芽,這個計能不會一定是什麼,但肯定是獨一無二,而且只屬於你。
漫長的暑假在不斷的自我挖掘中度過,過程中我閱讀也與人接觸,在嘗試中試錯,試著找到錯誤的交集,重新修正與反省,即便當時我處在甚至是我活到今天為止最低潮的時期。
我把休學之後我得開始準備的事情走了一遭,我試著找工作、試著做履歷、試著找到自己的特質與相信的價值,也試著在外面找房子,最後,我沒有休學。
我在這段間內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價值,辨明清楚了自己的特質,明白了想像帶給人們的恐懼,最後我沒有休學,我回到了學校。
我和朋友戲稱這叫柏拉圖式休學。
休學其實不代表學習的中止或暫停,在學也不代表學習的進行與前進。
我沒有休學,但我把系休了,我把系上的必修全部退選,然後那個學期我只選了11個學分。
去年四月的時候,我從"想要改善印度的貧窮"這件事情上漸漸發現,原來這是一件屬於我的事情,因為我實踐這件事情的同時,不只帶給我存在意義上的滿足感,也教會我很多事情,這種非體制內的滿足帶給我一雙眼睛,看見體制外的可能性。
(這裡的體制泛稱既存的各種制度以及社會風氣,例如教育制度、升學制度,以及一些追逐虛名、金錢、穩定的社會風氣)
我從那個時候開始萌生了休學的念頭,當時我對什麼事情都還不是很確定,甚至是我當下正在想盡辦法與朋友一起為印度當地的貧窮做些什麼都讓我懷疑,我開始懷疑我身邊的一切事物,這些事情到底是不是我想做的,還是人們叫我做的?
我的身邊太多喧囂,我搞不清楚,於是我和朋友們說我想要休學。
活了將近二十年,第一次發現自己能夠掙脫的時候,卻發現掙脫之後自己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即便焦慮、緊張,還是努力的想要發現能夠填滿自己的東西。
那時候朋友對我說:「不是因為很確定自己要做什麼才休學的嗎?」
但其實我在教育體制下讀了十幾年的書,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讀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身上,身邊的環境、家人、老師也不曾鼓勵我要往自己的內心挖掘,一致的鼓勵我繼續讀書,在我讀的好的時候誇獎我,在我讀的不好的時候責備我,然後用誇獎鞭策我繼續走向他們想像中的那個我。
「我覺得,我不是因為知道要做什麼才休學,而是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才休學。」
在學校的環境相對單純,即便學校就像是社會的縮影,但每間學校的校風都不一樣,人的組成也都不同,待在學校可以學到東西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學校裡找到自己的夢想,假如永遠只盯著同一鍋粥看,那永遠就只有一鍋粥的選擇,如果願意移開自己的視線,轉向旁邊的其他料理,那便會有更多的機會找到自己中意,而且也屬於自己的那道料理。
當下的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但我很確定一件事,那就是我不想待在學校,因為學校裡找不到我要的東西。
而到了很後來我才明白,原來要找的東西一直都在自己身上
那時我和家人、親密的人鬧革命,他們不支持我,說我不負責任,說有很多人拚了命要考進這間學校但沒考上,說我辜負了誰的期待。
我沉澱了心情,我明白我以前為了許多人負起責任,但卻不曾為自己負責,而這個時候我要為自己負責時,卻換來了不負責任的批評,我沉澱了許久,有些倦怠與難過,但我堅持。
最後我說服了家人,他們擔憂我的未來,害怕未來的不確定。
當時我沒辦法和他們說我對未來有什麼把握,至今也沒辦法,但我告訴他們,休學可以復學,而我暫停下來的目的是為了找到方向,假如我找到的自己的核心,那我就能善用學校的資源,假如我在混亂中盲目的前進,我不會知道如何使用學校裡的資源,也不會有心思仔細的咀嚼知識,因為可以復學,因此在未來的不確定性中,他們任我驕縱。
都已經要升大三了,為什麼不把剩下兩年讀完再說呢?
因為我已經拿下眼罩,我不可能在把眼罩穿上去摸著黑走著,而明確定義自己後才能夠更好的運用身邊的資源。
另一方面,他們也擔憂出了社會後的我會遇到什麼事情,例如擔心我被帶壞、我被人騙等等…,因為我告訴他們,休學之後我會自理我的經濟狀況。
但其實,被帶壞並不會因為多讀兩年大學畢業後就能夠不被帶壞,也不會因為提早進入社會而被帶壞,重點取決於個人,並不取決於"畢業"這件事;而被人欺騙也是,人不一定會因為多在大學待兩年而成熟,也不一定會因為休學進入社會而成熟,但對我而言,休學是成熟思考與負責的開始。
我發現我的家人最擔心的兩件事情就是我的未來以及我的安全。
我告訴他們其實休學沒有那麼恐怖之後,他們終於答應我。
他們答應我是在去年六、七月的時候,那個時候正逢暑假,而那個暑假我只回家三天,其他時間我都待在台北,而我的朋友們則是參加了各式各樣的營隊、出國交換、出國旅遊、出國志工、參加競賽等各式各樣的活動。
那時我的生活很簡單,除了救生員教練暨游泳教練的訓練班之外,我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就是待在台北。在台北遠離了我的家人,家人之間的影響力淡了,我有了更多自主的想像與思考;在台北遠離了我的朋友,他們去了他們想去的各種地方,朋友之間的影響降低了,我有了更多自主的決定和選擇。
在這個暑假裡,我思考著休學之後的打算。
找工作的打算讓我開始思考我自己究竟會什麼?直到我發現我什麼都不會。
讀到大學二年級結束,結果沒有一樣能夠讓我在這個社會中產生價值的能力,我覺得沮喪,覺得自卑,繼續往下思考,發現原來自己長期以來擁有的是"特質",而不是"技能",於是開始在與人的互動以及對於各種事物的觀點中分析自己的"特質"。
學校裡很少會教我們去尋找自己的特質,他不會告訴你你的特質或許適合什麼事情,他會告訴你,不論你的特質是什麼,你都得考一百分,然後假如有一天你和我一樣試著走出制度,你會發現除了考一百分之外,你會的東西其實很少。
我發現特質就像是核心的概念,他並不會拘泥的固著在技能上,不是讓特質服膺技能,而是讓技能服膺特質,找到自己的特質,並且深思穩固他,技能會在明確的特質上發芽,這個計能不會一定是什麼,但肯定是獨一無二,而且只屬於你。
漫長的暑假在不斷的自我挖掘中度過,過程中我閱讀也與人接觸,在嘗試中試錯,試著找到錯誤的交集,重新修正與反省,即便當時我處在甚至是我活到今天為止最低潮的時期。
我把休學之後我得開始準備的事情走了一遭,我試著找工作、試著做履歷、試著找到自己的特質與相信的價值,也試著在外面找房子,最後,我沒有休學。
我在這段間內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價值,辨明清楚了自己的特質,明白了想像帶給人們的恐懼,最後我沒有休學,我回到了學校。
我和朋友戲稱這叫柏拉圖式休學。
休學其實不代表學習的中止或暫停,在學也不代表學習的進行與前進。
我沒有休學,但我把系休了,我把系上的必修全部退選,然後那個學期我只選了11個學分。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二月中赴印度-說不清楚的惶恐與焦慮
醒來後已經是十點了,我坐起來,把旁邊的紙和筆拿過來,試著想要把自己的頭緒理清楚。
在書房裡,我寫下了要去印度的目的,也寫下了接下來該怎麼做,而事前應該有什麼事情要先準備,但不知為什麼的,越是寫著就越是心慌,覺得有些擔憂,有些害怕,這種不確定的惶恐把我顫住了,我變得不太能思考,而且不太自主,有所顧忌的感受。
過去往往在這個時候我會先把手邊的事情停下來,然後靜下來仔細思考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情緒浮上來,今天也不例外,我鑰匙拿了,和室友打聲招呼,就到附近的公園散散步。
今夜的台北只有15度,剛下過雨,空氣冰冷,公園裡加上我只有七個人。
我繞著公園內圈走,一邊走一邊想,我到底在擔憂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在擔心什麼,但就是有一團模糊的,好像霧一般的東西,看的不是很清楚,而看的越不清楚就有更多的想像空間,那種想像把我推進一種害怕的漩渦裡。
而看不清楚的東西其實並不可怕,等待著他的是「看清楚」,而不是「想像」
想要看清楚的欲望會讓我繼續往前走,繼續做些什麼,即便知道自己總是錯過什麼;而想像的恐懼會讓我停留在原地,擔心繼續做些什麼時,身邊總是會錯過什麼。
我發現我看不清楚那個模糊的東西,因為那東西不是現在能夠看見的,那是未來才看的見的。
我想起我們團隊過去也在看不清楚各種東西的情況下努力的往前走,因為專心致志的想要看見,就算曾經恐懼害怕,還是毅然決然的一起前進,而前進的路上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像是我們之前在辦Inpack旅行家招募說明會的時候,只有兩個星期準備,場地也是前兩天確定的,講的內容也不夠明確,不夠清楚,但大家都盡可能的在當下盡了全力,假如當時因為害怕沒有準備好,那現在也不會有旅行家聚落的社團,也不會多出幾百個人知道我們要去深度旅遊。
我邊想邊走,忍不住就笑出來了。
原來傻勁就是這種東西,想起當初的做法,有時候會覺得很傻,但是很爽也很可愛,但在當下就只有義無反顧而已。
為了讓半年後的我回過頭想起這件事情還能夠忍不住的就笑出來,我還是決定繼續義無反顧,就算知道過程中總是會漏掉一些東西,但還是堅持走過去。
遇到問題怎麼辦呢?
當然是遇到了再說阿,反正未來的一切總是讓人無法捉摸,尤其是這個未來屬於自己而不屬於別人的時候。
在書房裡,我寫下了要去印度的目的,也寫下了接下來該怎麼做,而事前應該有什麼事情要先準備,但不知為什麼的,越是寫著就越是心慌,覺得有些擔憂,有些害怕,這種不確定的惶恐把我顫住了,我變得不太能思考,而且不太自主,有所顧忌的感受。
過去往往在這個時候我會先把手邊的事情停下來,然後靜下來仔細思考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情緒浮上來,今天也不例外,我鑰匙拿了,和室友打聲招呼,就到附近的公園散散步。
今夜的台北只有15度,剛下過雨,空氣冰冷,公園裡加上我只有七個人。
我繞著公園內圈走,一邊走一邊想,我到底在擔憂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在擔心什麼,但就是有一團模糊的,好像霧一般的東西,看的不是很清楚,而看的越不清楚就有更多的想像空間,那種想像把我推進一種害怕的漩渦裡。
而看不清楚的東西其實並不可怕,等待著他的是「看清楚」,而不是「想像」
想要看清楚的欲望會讓我繼續往前走,繼續做些什麼,即便知道自己總是錯過什麼;而想像的恐懼會讓我停留在原地,擔心繼續做些什麼時,身邊總是會錯過什麼。
我發現我看不清楚那個模糊的東西,因為那東西不是現在能夠看見的,那是未來才看的見的。
我想起我們團隊過去也在看不清楚各種東西的情況下努力的往前走,因為專心致志的想要看見,就算曾經恐懼害怕,還是毅然決然的一起前進,而前進的路上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像是我們之前在辦Inpack旅行家招募說明會的時候,只有兩個星期準備,場地也是前兩天確定的,講的內容也不夠明確,不夠清楚,但大家都盡可能的在當下盡了全力,假如當時因為害怕沒有準備好,那現在也不會有旅行家聚落的社團,也不會多出幾百個人知道我們要去深度旅遊。
我邊想邊走,忍不住就笑出來了。
原來傻勁就是這種東西,想起當初的做法,有時候會覺得很傻,但是很爽也很可愛,但在當下就只有義無反顧而已。
為了讓半年後的我回過頭想起這件事情還能夠忍不住的就笑出來,我還是決定繼續義無反顧,就算知道過程中總是會漏掉一些東西,但還是堅持走過去。
遇到問題怎麼辦呢?
當然是遇到了再說阿,反正未來的一切總是讓人無法捉摸,尤其是這個未來屬於自己而不屬於別人的時候。
2016雄友音樂劇劇本 - 給學弟妹的建議
前年因為喜歡唱歌所以參加了雄友會的音樂劇,經過了兩年,一屆傳承一屆,過去的大一成了今年的大二,我看了他們的劇本,提出一些建議與參考。
2016雄友會 - 音樂劇劇本第一彈
----以下為一些建議----
劇的主軸是幫助停留的人繼續向前
我覺得劇情滿好的是,我看完劇本後發現裡面有很多角色都是停留的人,而停留的人心中對於自己的希望投射在別人身上,進而影響了彼此,讓每個人都從停留的人變成繼續前進人,例如男主角、父親因為護士和女主角繼續前進;女同學和男同學互相影響而彼此繼續前進;男同學因為女主角而繼續前進;病人因為女主角、男主角和父親繼續前進。
我覺得內容的設計呼應主軸滿好的,但是看完之後,我感覺劇停留在每個人"當下"的表面關係,沒有"深刻的"提到過去,因為每個當下的行為都反映著一個人過去的經歷,是否能夠把過去的經歷與當下的行為串連在一起,是讓劇看起來連貫通順的關鍵(但也許是因為這版是劇本架構,所以你們沒提到),而你們有提到女主角的過去(在病人和女主角的互動中,但這沒有寫出來),也會提到父親的過去(母親節慶典的時候,但這裡沒有寫出來),而病人則沒有提到他的過去。
另外因為劇的時間有限,因此我建議可以找一對人物當作主軸(我想這應該是男女主角存在的原因吧?),從這個主軸延伸(過去到現在),然後加入其他角色的互動,順著主軸展開,這樣會比較有重心(建議而已,你們決定就好)
圖示:從主軸延展開來,比較聚焦
1. 有些表達只存在與劇本當中,若沒有鋪陳,觀眾不會知道。
因為在演戲時觀眾不會對角色有任何預設,因此任何表達都是在傳達角色之間的關係和角色本身的個性,因此鋪陳(或叫做脈絡)是很重要的,他會告訴觀眾角色的特性。
舉個例子:站在觀眾的角度,觀眾在第一幕不知道男同學暗戀女主角,也不知道女學生暗戀男學生,就不會知道為什麼女學生要告訴女主角病人現在在醫院的原因。而要表達女同學暗戀男同學,也許多增加一些背景的故事會比較好,不然觀眾很難了解,但女同學暗戀男同學是不是劇的重點將會決定你們要不要增加他們兩個戲份的比重?但我把劇看完之後覺得,無論如何都至少要用簡單的方式帶過,讓觀眾知道女同學喜歡男同學哦!
2.每個角色的過去經驗都會反映在現在的行為中,而如何安排過去對現在的影響,而且清楚的表達給觀眾知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3.請注意角色之間的互動,對於彼此後來所做決定的影響,能的話盡量清楚而且深刻。
例如誰和誰說了什麼,造成誰後來做了什麼決定。
4.人物在環境中,會被環境影響,可以思考看看你們的環境是什麼,而這樣的環境怎麼影響這些角色,但在這齣劇裡,我看到比較多的是過去和現在的拉扯、以及人和人之間的影響,比較沒看到環境對於人的影響,你們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加入一些環境設定等等,但這難度會在高一些。
5.可以把劇本前面的角色設定拿掉,只把內容拿給其他朋友看,看他們看不看的懂,假如看不懂那就是有問題。
2016雄友會 - 音樂劇劇本第一彈
----以下為一些建議----
主軸與內容的關聯性
我覺得劇情滿好的是,我看完劇本後發現裡面有很多角色都是停留的人,而停留的人心中對於自己的希望投射在別人身上,進而影響了彼此,讓每個人都從停留的人變成繼續前進人,例如男主角、父親因為護士和女主角繼續前進;女同學和男同學互相影響而彼此繼續前進;男同學因為女主角而繼續前進;病人因為女主角、男主角和父親繼續前進。
我覺得內容的設計呼應主軸滿好的,但是看完之後,我感覺劇停留在每個人"當下"的表面關係,沒有"深刻的"提到過去,因為每個當下的行為都反映著一個人過去的經歷,是否能夠把過去的經歷與當下的行為串連在一起,是讓劇看起來連貫通順的關鍵(但也許是因為這版是劇本架構,所以你們沒提到),而你們有提到女主角的過去(在病人和女主角的互動中,但這沒有寫出來),也會提到父親的過去(母親節慶典的時候,但這裡沒有寫出來),而病人則沒有提到他的過去。
另外因為劇的時間有限,因此我建議可以找一對人物當作主軸(我想這應該是男女主角存在的原因吧?),從這個主軸延伸(過去到現在),然後加入其他角色的互動,順著主軸展開,這樣會比較有重心(建議而已,你們決定就好)
圖示:從主軸延展開來,比較聚焦
對於劇來講,我覺得很重要的原則,你們可以參考看看:
因為在演戲時觀眾不會對角色有任何預設,因此任何表達都是在傳達角色之間的關係和角色本身的個性,因此鋪陳(或叫做脈絡)是很重要的,他會告訴觀眾角色的特性。
舉個例子:站在觀眾的角度,觀眾在第一幕不知道男同學暗戀女主角,也不知道女學生暗戀男學生,就不會知道為什麼女學生要告訴女主角病人現在在醫院的原因。而要表達女同學暗戀男同學,也許多增加一些背景的故事會比較好,不然觀眾很難了解,但女同學暗戀男同學是不是劇的重點將會決定你們要不要增加他們兩個戲份的比重?但我把劇看完之後覺得,無論如何都至少要用簡單的方式帶過,讓觀眾知道女同學喜歡男同學哦!
2.每個角色的過去經驗都會反映在現在的行為中,而如何安排過去對現在的影響,而且清楚的表達給觀眾知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3.請注意角色之間的互動,對於彼此後來所做決定的影響,能的話盡量清楚而且深刻。
例如誰和誰說了什麼,造成誰後來做了什麼決定。
4.人物在環境中,會被環境影響,可以思考看看你們的環境是什麼,而這樣的環境怎麼影響這些角色,但在這齣劇裡,我看到比較多的是過去和現在的拉扯、以及人和人之間的影響,比較沒看到環境對於人的影響,你們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加入一些環境設定等等,但這難度會在高一些。
5.可以把劇本前面的角色設定拿掉,只把內容拿給其他朋友看,看他們看不看的懂,假如看不懂那就是有問題。
同理心-其實眼見不為憑,而且常常是誤解
今天和宇翔隨意聊天,說說這些日子以來發生的事情,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說,也很喜歡發現,當自己想通一些事情之後,把自己的眼睛從內在的世界拿到外面的世界,發現了其實生活中總是有很多可以被思考的事情,而一件事情的表象之下往往牽連著更大的東西,與各種事物發生關聯,互相影響。
就像是購買一個手機的同時,牽連到的可能是遠在南非的採礦工人、勞動剝削與軍事戰爭等等,各種事情之所以變成現在所見的樣子都各有自己的原因,而若是自以為是地認為眼見為憑,往往沒辦法發現那些藏在表象之後的珍貴意涵,而那些意涵,往往就是問題真正的癥結。
這讓我想到,我從使用者經驗設計裡體會到最深刻的東西就是真實與想像,我過去常常自以為自己明白,而侷限在自己的想像中去預設問題,卻不願意真實的面對現實真正的模樣,在我的理解中,這就是沒有同理心。
因為同理心是了解自己無法理解別人,進一步積極地詢問、觀察與理解,並更深刻的明白自己無法理解其他人(或是事情)的全部,而選擇寬容與相信人們當下的決定。
而當人們能夠明白自己不能完全理解任何人或是任何事情的時候,就不會武斷地做出判斷,說出什麼事情一定是怎麼樣,什麼事情一定是對的,什麼事情一定是錯的,而會選擇去傾聽各種多元的聲音。
在聽見各式各樣的聲音後,漸漸地會明白,原來每一個行動,放在不同的環境中,都會有不同的解讀,從而明白只從行動來理解一件事情是不足的,而願意拿掉自己對於別人所處環境的預設,試著傾聽與理解。
之前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孩子的爸和孩子搭著早上七點往都市的火車,火車上的人們都還一臉倦意的享受著上班前最後的休息時間,而這個孩子卻在車廂裡嚎啕大哭,爸爸沒有制止他,也沒有說什麼,眼神看起來茫然而無助。
孩子哭得響,一個上班族忍不住了,走過來看到孩子的爸就破口大罵
「你為什麼不管好你的孩子,讓他一直哭吵到了車廂上所有的人,不要這麼沒有教養好不好?」
孩子的爸抬頭看了這個人,有些情緒藏在眼角
「對不起,這個孩子的媽昨天晚上去逝了,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他哭了,而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個上班族聽到了之後,默默地坐回的座位。
一開始上班族在自己預設的想像中思考這對父子的環境,認為怎麼可以有一個父親讓孩子這樣吵鬧,認為自己一定沒有錯,所以上前就劈頭大罵,但當他聽到這對父子面臨的狀況時,才明白自己的預設的想像原來並不正確,而不是說遇到這種事情都要保持沉默,而是在忍受不住或是想要破口大罵之前,先問問看這個父親,為什麼他的孩子一直哭鬧而做爸爸的他卻沒有制止呢?
這是同理心,知道自己不能理解對方所處的背景,而選擇詢問而非直接破口大罵。
但其實大多數的人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先入為主,甚至也不曾意識到自己的自以為是。
不曉得為什麼寫著寫著就寫到了這裡,今天的寫作經驗挺特別的,就只是讓思緒一直延續下去,並沒有特別的安排與規劃,想的這些事情已經內化在自己的核心,順順的邊寫邊想就從核心中發散出來了。
這種感覺滿好的,很舒服地把腦袋裡的東西順順的記錄下來,就像水流一樣,慢慢地推進,反省,不為誰寫,只是享受自己和自己對話而已。
闔上眼睛之後今天就要過去了,而也總是有許多事情迂迴在腦袋裡思考,雖然現在還理不出什麼頭緒,但只要不停止思考,漸漸地會理出一些頭緒。
兩個人的獨處
一個人回到台北後,也開始沉澱自己的情緒了。
在高雄總是有家人在旁邊,所以可以肆無忌憚地做任何事情,也不用特別去想些什麼,那是一個太過安逸的地方,而回到台北,走進自己的房間,坐在只有自己的客廳,吃一碗只有自己一個人的牛肉麵時,這種一個人的感受又浮現了,我也不敢說這是好還是壞,我想起有一段時間我很習慣有人陪,卻也有一段時間我很習慣一個人寂寞。
而後來發現原來這兩種狀態都不是我最舒服的時候,能夠讓我覺得最舒服的是,與人一起相處,但也保有自己獨處的空間,再說的仔細一點,都與人相處,但與那些能夠讓我和他們相處起來就像是獨處的人們相處,那是讓我感覺最舒服的時候,可以在想說話的時候說話,不想說話的時候就遁入自己的世界裡,不受干擾。
但這也不是自私的作法,因為想說話的時候也問問對方想不想說話,假如想的話就說一說,談談今天發生的事情或是最近腦袋裡一直思考的事情;假如對方不想被打擾的話,寫在日記裡也可以,等到哪天對方想聽了,自己也想說了,再說出來也無妨。
而彼此都用一樣的尊重面對彼此。
待在高雄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地晚睡,不知道在做些什麼,直到凌晨兩、三點,大概是依恃著有家的庇護吧,所以顯得無所畏懼;但回到台北後就會在該睡覺的時候就睡覺,知道休息之後的每一天都有一些事情必須思考與處理,而就算生活中出了些什麼亂子,也會讓三餐準時地進行下去,因為若是午餐吃得太晚,往往晚餐就吃得晚,而晚餐吃得晚也常常就睡得晚,在每個決定之前都會思考到接下來的影響,然後做出決定,這些就算知道,也不曾在家裡實踐,不知道為什麼,家裡就是有一種讓人想要故意偷懶、放蕩的氛圍。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人權辦桌-想起記帳的目的
記得在我高中的時候我阿木就會叫我記帳,但那時記帳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目的和意義,因此也就隨便亂記,時有時無。
直到去年,我發現自己漸漸對許多事情開始關注,例如有時候看到捷運站出口會有人在賣些餅乾,或是在群眾募資平台上會看到一些自己很嚮往的案子(像之前的鮮乳坊群募),但這些贊助的花費都是我自己想花的,但錢卻是從家人那邊拿來的,這讓我感覺有些罪惡和矛盾,而要是和爸媽講,他們又總是縱容我去做這些事情,讓我常常覺得不好意思。
我想著,那這樣不能哪,雖然我目前我不能不拿爸媽的錢,但我不能老是拿父母的錢去做這些事情,我能認同的事情他們不一定能認同,而我把這些錢拿來做這些事情,也對父母不好意思。
我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記帳的,每個月算好自己的生活費,然後把各種費用都控制在一定的數目下,然後告訴自己多出來的錢就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畢竟吃飯不用吃太好,吃得飽就好;穿衣服不用太亮麗,穿得暖就好。
Flying V 募資:人權辦桌 - 油燙燙的手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寫文章時候的心態
我很努力的不去預設任何人對於我文章的看法,只寫下自己想說的那些事情,但我發現這真的很難。
把文章寫在日記裡,完全不需要顧慮其他人的想法,不用字斟句酌的精準表達,只要讓自己看懂就好,也不用試著把"整個思考的脈絡"理出來,只要專心的把"當下的這個片段"整理好就好。
也因此在沒有打算給任何人看的文章總是在讓人看見時真實地讓人感動。
在表達自己的同時不帶價值判斷的寫下文章也是對於自己核心價值的實踐,那是同理心的另一個層次,明白對方不能理解自己,而別人的判斷也不能總是代表自己,而選擇相信自己,在不斷自省的過程中修正與實踐。
然後不過度在意他人而持續堅定地實踐著。
資訊的思辨
取得資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獲取"資訊,第二個部分是"理解"資訊。
資訊的有無意味著"知道"與"不知道",這聽起來很像是廢話,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大的影響。
假如我能夠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資訊,就意味著我對現況有更多瞭解的機會,而瞭解的越多,我就能夠做出更趨近於現實的判斷,降低個人成本,而讓判斷不致流於個人想像而偏離現實狀態。
像是買機票,過去我們買機票的時候必須透過旅行社,因為我們"不知道"購買機票的方法,也"不知道"各家航空公司販售的機票價格,因此旅行社透過讓我們"知道"來獲利;而後來有人寫了個網站叫做Skyscanner,這個網站將各家航空公司的票價用電腦程式輔助串流,迅速的將資訊從各大航空公司直接匯整到Skyscanner中,讓我們可以"直接"的"知道"不同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我們有更多自主的空間搭配來回機票與轉機,降低了我們購買機票的成本。
而當資訊的取得成本隨著科技進展不斷下降時,真正的關鍵將回到資訊與人本身,也就是"人如何解讀、理解資訊"。
對於擁有網路的人而言,網路上的海量資訊對每個人來說是“相對”公平的(因為本身身處的文化圈就從最基礎開始了不平等,像只會藏文的人就不比只會英語的人能夠取理解更多資訊),因為每個人都能夠以很低的成本取得這些資訊,因此資訊量的取得沒有顯著差異,真正的關鍵因素在於解構資訊所傳達的意義,也就是對於資訊理解的深度。
(我覺得網路的使用應該作為基本人權的,想清楚再來寫)
資訊的有無意味著"知道"與"不知道",這聽起來很像是廢話,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大的影響。
假如我能夠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資訊,就意味著我對現況有更多瞭解的機會,而瞭解的越多,我就能夠做出更趨近於現實的判斷,降低個人成本,而讓判斷不致流於個人想像而偏離現實狀態。
像是買機票,過去我們買機票的時候必須透過旅行社,因為我們"不知道"購買機票的方法,也"不知道"各家航空公司販售的機票價格,因此旅行社透過讓我們"知道"來獲利;而後來有人寫了個網站叫做Skyscanner,這個網站將各家航空公司的票價用電腦程式輔助串流,迅速的將資訊從各大航空公司直接匯整到Skyscanner中,讓我們可以"直接"的"知道"不同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我們有更多自主的空間搭配來回機票與轉機,降低了我們購買機票的成本。
而當資訊的取得成本隨著科技進展不斷下降時,真正的關鍵將回到資訊與人本身,也就是"人如何解讀、理解資訊"。
對於擁有網路的人而言,網路上的海量資訊對每個人來說是“相對”公平的(因為本身身處的文化圈就從最基礎開始了不平等,像只會藏文的人就不比只會英語的人能夠取理解更多資訊),因為每個人都能夠以很低的成本取得這些資訊,因此資訊量的取得沒有顯著差異,真正的關鍵因素在於解構資訊所傳達的意義,也就是對於資訊理解的深度。
(我覺得網路的使用應該作為基本人權的,想清楚再來寫)
登大人-換手機囉
因為手機租約到期了,續約之餘也換了一支手機,用了一年的Windows系統後,忽然變成了Android系統,赫然有種登大人的感動。
之前我用Windows系統也用的還可以,只是大部分的事情我還是交給電腦處理,所以總是帶著電腦跑,而手機的功用只是看時間、打電話、臉書、上網而已,但現在有了更方便的app,讓過去我在電腦上做的事情可以搬手機裡做,例如串流各方面的資訊,除此之外,也讓我可以很迅速的紀錄我看完文章後的想法,但這只適合很簡短地記錄想法,若要寫長文,對我而言,手機還是無法取代電腦。
從Windows系統改到Andorid系統,讓更多的選擇能更輕鬆地進入更便利的載體,隨時接收資訊,不斷思考,不斷反省。
然而,我發現雖然看文章變得方便了,但相同的時間中,我原本看一篇文章,其他時間都用在咀嚼文章中想表達的意思;但現在因為手機讓我能更便利地閱讀,相同的時間裡我能夠看更多的文章,但在時間相同的條件下就意味著思考地深度將被犧牲。
所以接下來面臨的問題就是,思考怎麼樣能夠精準地抓住文章中的意涵,並練習在腦袋中有條理地思考與行文;同時要求對於閱讀文章時反省的深度,不犧牲反省的深度去換取閱讀的廣度。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