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為什麼很多人(尤其是學生),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管是政府官員、教授或是家長,很多人都說,大學就是要去找你要做的事情哪,但事實上,說的好聽是一回事,實際的體制又是一回事。
進了大學,你會發現,現實並不是他們說的這麼回事。
〈成績GPA的限制,學生的兩難〉
學校的提倡多元學習,要學生找到自己的方向,多方嘗試,但事實上規範仍然很多,例如轉系,校方要求學生要達到一定成績才能夠申請轉系,但若要達到一定成績,那就代表一定要在本科系花上很多的時間,社會希望學生多方嘗試不同領域,找到自己熱情所在,但制度卻又限制學生一定要花很多時間在本科上,那麼最後學生會怎麼做?肯定不是真的去找到自己的熱情,而是想辦法把GPA拉高,拼命的讀書,然後轉出去的科系也是熱門科系,根本與自己的熱情沾不上邊,但其實很少人會發現這件事情,因為大家太專注社會給我們訂好的價值:一個好的科系,一份好的工作,很棒的成績。
〈注重表面工夫的社會價值〉
另外,我有認識一位朋友,他很喜歡電機,他的夢想是成為一位教授,他很努力的學習,每堂課都花很多的時間去體會,去思考,他拿到的成績偏中上,但卻不是頂尖,他希望可以拿到更高的分數,因為他希望出國交換,學到更多淵博的知識。
事實的情況是這樣,他身邊有很多同學,用很投機的方式考試,取得比他更高的成績,但卻沒有實際的內涵,功課互相抄來抄去,不去思考,上課專門找又涼又甜的課拿高分,拿到了卷,然後比我朋友更容易申請到好的研究所,因為好的研究所有部分看的是成績。
這時候我朋友陷入了兩難,他想要很認真的學習,但認真學習必須投入很多的時間,但卻不一定拿的到高分,沒辦法讓他進到他想要的研究所;另一方面,投機取巧的同學用小聰明取得了很高的成績,很容易進入很棒的研究所。
這個時候我朋友該怎麼辦?他會陷入究竟應該真正認真的去學習,還是也去混成績,混高一點,得到那些只看分數的人的認同?
故事的最後,我朋友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可以窺見的是,社會上注重成績大於內涵,這種不友善的環境讓人陷入矛盾與衝突。
〈群眾的茫然〉
在大學待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有些人開始變的迷惘,眼神開始空洞,對於生活百無聊賴,找不到重心,這時很可能會出現兩種狀況,一種狀況是把自己關起來,陷入憂鬱或低潮但仔細思考自己的價值;另一種狀況是,跟著身邊的朋友們做一樣的事情。
這個社會普遍排斥憂鬱,這可以說明為什麼大多數的人不是留一些獨處的時間給自己解決這些問題,而是跑去從眾,從群眾中得到認同,用這份認同掩蓋自己其實對於現況一無所知的茫然。
許多例子,像是一窩蜂的辦營隊、一窩蜂的實習等等…
社會普遍鼓勵正向的情緒,但很多時候正向的思維必須經歷很負面的低潮才有可能圓滿,只鼓勵正向思維而排斥負面情緒,那麼哪來真正的正向思維?
---
文章中的推論有些感性的部分,有些武斷,也有些偏頗,但都是實際在我身邊發生的案例,分析與推論的過程有些粗糙,但整體想描述的是一個不友善的環境讓學生沒辦法自主,而走向社會最小阻力路徑,想表達很多時候不應該去責備學生為什麼不衝破體制,而是反省什麼讓學生向體制屈服。
其實在大學裡,有更多的真實案例正在發生。
(社會最小阻力路徑指的是,選擇一個整體社會給予反彈最小的路徑,例如我很喜歡打球,雖然不喜歡讀書但也讀得不錯,那我可能會選擇學術性大學而不是體育型大學,因為社會比較鼓勵學術性大學,做出這個選擇的社會阻力較小,也比較少人會批評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