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價值與團隊價值的思辨-團隊的主體是誰〉
今天開會討論時,我發現我自己有一些做事情的偏見以及習慣,但我很快的發現,這些偏見是我個人的價值,而不是組織的價值,因此我必須還給組織價值一個中立性,讓組織的價值能夠引導著我們每一個人走向同一個地方,而這份價值是我們所有成員共同相信,共同制定的,雖然我們沒有明文的寫出來,但是這份價值的感受存在於討論之間的氛圍(之後我再把它寫出來和團隊討論)。
不用自我價值去評斷團隊價值,團隊價值應該是中性的,抓住每個人相信的部分,去建造一個團隊的核心,這就有點像是法律,把人民相信的普世價值訂定為法律,而法律對個人意志具有排斥性,個人是無法修改的,法律由全體人民共同制定(概念上,因為存在間接民主),而由法官(少數人)執行,但是法官只能執行,不能修正共同價值。
在團隊中也一樣,一個團隊的價值必須由全體團隊成員共同支持,不應該
加入個人價值判斷。
加入個人價值判斷。
〈 團隊經營中,公民參與概念的落實〉
團隊中的法官就像是領導者,領導者必須依據團隊價值去帶領團隊,而不是由個人好惡,就像是法官判決必須依法,而不是根據個人經驗,這樣的推論中有著民主的概念,法律的主體是人民,而不是法官;團隊的主體是全部的人,而不是領導者。
因此領導者就像是公僕的角色,目的是創造一個友善的討論空間,而不是一個權力位階的關係,因為領導者不是團隊的主體,團員才是,就像是總統不是國家的主體,人民才是。
因此領導者就像是公僕的角色,目的是創造一個友善的討論空間,而不是一個權力位階的關係,因為領導者不是團隊的主體,團員才是,就像是總統不是國家的主體,人民才是。
這個問題很有趣,多數的領導者會把自己當成團隊的主體,由自己發號司令,掌握權力,但事實上團隊中一旦存在權力的差異,那麼團員就會被規範,無法發揮出全部的潛能。
我之前用社會企業的概念討論組織內部組織型態時曾經論述,社會企業的核心概念是公民參與,公民參與的核心概念是平等、互惠與合作,因此追本溯源,社會企業不只是對外(市場)需要有著平等、互惠、與合作的概念,對內(創業團隊)更需要用相同的概念去經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