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分工合作的思辨

以我過去在學校的小組分工經驗來說,分工最直觀的方法就是把工作切割成好幾個部分,然後每個部分交給一個人去做,例如我之前修一堂課,這堂課要求我們報告和課本相關的主題,於是我們就把工作切割,切成找資料、做投影片、上台報告,於是就會有3個人負責去找資料,1個人做投影片,1個人負責口頭簡報。
〈分工的內涵-思考與實作〉
在這樣的經驗裡,我發現分工的常常把整體報告的思維切斷,因為找資料、做投影片和口頭簡報,這整體的思維是連貫的,但切割了工作常常連同思維一起切割,因為大多時候都只是一群人蒐集完資料,然後就丟給做投影片的人,然後做投影片的人做完之後就丟給口頭報告的人,中間沒有討論的過程,缺少多元觀點,而且也不連貫,因為我們把"思考"和"實作"都切割了。
這意味著,分工合作有兩個面向:思維的分工,也就是思考;做的分工,也就是實作。
但一般分工,我們常常把"思考"以及"實作"都切割,但比較好的分工通常只切割"實作"。
〈把思考切割的分工法〉
每一個階段的負責人所"思考"的內涵與承接下一階段負責人所"思考"的內涵都會有誤差,而這樣的誤差會隨著階段而放大,而且很多時候是不可逆的,或是可逆成本很高,例如負責報告的人很難再回去和蒐集資料的人說,你重新蒐集什麼資料,通常只能接受已經蒐集好的資料。
因此問題出在彼此思考的落差,那有沒有辦法把"思考"的落差降低?
〈讓思考連貫的分工法〉
一個方法是每一個階段的任務都完成之後,在最後開一次會,藉由討論降低彼此"思考"的落差。
另一種方式比較根本,在最一開始分工的時候,就只切割"做",而不去切割"思考"。
也就是說,一個任務可以切割成很多不同的階段,例如蒐集資料、做投影片、做簡報,但是思考不會被切割,例如就蒐集資料這個階段,大家先聚在一起,討論報告整體的結構、蒐集資料的方向,等到大家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之後,再把"蒐集"這份工作交由一部分的人去執行;做投影片也是,大家先一同討論投影片的內容與架構,然後再交由某一個人去執行。
再舉一個我的經驗,例如我在影片剪輯,我很難把影片的前半段給其他人剪,後半段交給我自己剪,因為這樣會無法連貫,反而會因為思緒被打斷而失去效率,因此比較好的作法是,一群人一起討論出影片的架構,然後交給一個人負責去剪接,這樣的想法。
不將"思考"切割,讓更多可能性融入每個階段,經由充分的討論統一整體脈絡;而適當的切割"實作",則能夠讓分工效率提高,而切割"實作"的部分又是另一個可以好好思考的問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