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字帶來的誤解
2. 李茂生教授的諷刺混淆了議題主軸
3. 結構因素的考量
| 文字帶來的誤解 |
文字普遍具有限制,容易讓人望文生義,就像是有時我在臉書上想表達很讚,我就會回:「 👍 」,或是我知道了我就會回:「 摁摁。 」。
事實上表達的過程中,文字代表的意義往往被讀者超譯,在這次的事件裡,我覺得作者對於超譯的現象有責任,而閱者也有責任,因為溝通之間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讀到我回復" 👍 "的人或是"摁摁"的人可能會覺得我很敷衍,但其實我沒有這個意思,這就像是我在現實世界跟朋友聊天時,時常會穿插:"幹!"當語助詞,但假如有一天我用臉書聊到一半突然說 "幹" (不是"幹 XDD"哦),別人就會進入自己的小劇場,覺得我是不是真的不爽等等…
文字本身就時常帶著誤解,因此公眾寫作者(不論是袁主任或李教授)假如針對特定議題(尤其是具有公眾影響力的議題)發表言論,字斟句酌是作者本身的責任;而讀者的責任則是仔細釐清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但事實上就算是各自做了自己應該負的責任,誤解還是會發生。
袁媽表示他想表達的重點是台灣教育問題,本質上讓學生無法適性發展(因為根本沒時間找到自己的興趣);而李茂生教授用了錯誤的手段諷刺地表示他認為袁媽的評論有針對個別學生之嫌。
我的理解中,李茂生教授認為在體制中的人們時常是被迫、難有選擇的,因此就算濫用繁星,也必須追溯體制,而不應該針對個人(就算這個人真的把森林系當跳板),雖然我不認同李茂生教授諷刺的做法,但我對李茂生教授對於人的同理心情懷是很敬佩的。
袁媽出面說明了,表明並沒有針對個人的意思,而李茂生教授認為有。
那麼這個很顯然是個人閱讀文脈時的感受問題了,就像是我昨天和我室友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其中一個人的觀點與李茂生教授相似,另一個與袁媽相似。
李茂生教授的擔憂是合理的,因為真的有人認為這篇文章是針對個人,而這樣確實會對那位同學帶來傷害;而袁媽的表態也是誠懇的,編輯將原本的標題:[48級分進台大問題不大,高教最怕: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改成[學測48級分進台大森林,系主任說話了],導致標題殺人,而文章內容也確實讓一些讀者誤會,但袁媽表示那並不是他的本意。
評論散播出去的影響已經無法收回,我想袁媽為可能的疏漏道歉,並表達自己並無針對個人之意;李茂生教授為自己不當的手段道歉,並表示自己關懷體制中無法自主之人的情懷,讓風波停在這裡,我想是停止這場風波的方法。
| 諷刺混淆了議題的主軸 |
我要先聲明,拿別人的名字開玩笑這絕對是錯的,雖然我以前看到有人開止兀的玩笑時沒有什麼感覺,但玩笑開在我們系的主任身上我也不爽。
這次的議題主軸是高教與教育議題,假如李茂生教授希望大家關注高教與教育體制的問題,那麼李茂生教授的諷刺或許沒有達到他的目的;而假如李茂生教授想要酸袁媽針對個人,那我想是有達到目的的;而若他想要呼籲大家應該對於體制中的人們有多一些同理的關心,那或許沒有達到他的目的。
我不太敢用諷刺的方式在公共空間裡發言,因為諷刺有表面與意涵兩個層次,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雖然很容易帶來迴響,但操作不當更容易帶來誤解與嫌隙。
我覺得矛盾的是,從兩位教授的表態中,我認為兩位教授的出發點其實是相似的,都是對於體制的抨擊,但卻演變成這樣的結局。
| 結構因素的考量 |
這個部分算是偏向我個人的情懷,而這個部分或許我和李茂生教授是相似的。
台灣社會發生過很多駭人聽聞或是聳動的社會事件,但因為媒體和民眾因素,大多數人時常被表面的情緒給激化,而忽略了社會結構的問題。人身處在環境,必定受到環境結構影響,因此除了個人之外,環境是更重要而且不能被忽略的,而這裡的環境指的是社會的結構。
例如鄭捷殺人事件,大多主流媒體的報導往往把鄭捷形塑成泯滅人性的殺人狂,就"殺人"這個行為激化民眾情緒,但卻沒有去發掘與檢討:鄭捷的過去到底經歷了什麼事情,讓他變成這個樣子,而他經歷的那些事情是不是與台灣的教育體制、升學主義、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家庭關係與結構、資本主義等等各種結構性的因素有關,假如有關的話,不去討論這些問題,而只在事件表面上展現激情,那這個社會可能會出現第二個鄭捷,然後話題永遠是話題,無法變成公共議題讓進入討論予以改善。
恕我才疏學淺,想不到其他的例子,但我並不是要拿殺人與濫用繁星制度互相比較。
我只是想表達:一個事件的背後總是有他的原因,而改善那些原因才是重要的。
而這也是兩位教授都關心的問題。
這次的繁星事件,我認為若有人濫用繁星制度(例如明明家境就很好,但還是硬要用這種方式搶弱勢家境學生入學的可能管道),那麼這個手段確實是錯的,但我對人的關懷會認為不論這個人的家境是很好的,或是很壞的,該被公開檢討的並不是這個"個人",而是體制,也就是為什麼體制以及社會主流價值讓人們追求不論如何都要進入好大學這樣的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