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自由至上的資本主義可能只是另一種階級維繫的工具

孟加拉的經濟狀況比馬拉威更進一步的原因是因為孟加拉已經在現代經濟中有了立足點,因此免強能夠有些薪資,雖然微薄卻比馬拉威好許多。
馬拉威的狀況是在現在經濟中完全沒有立足點,而建立在自給自足的耕作仍然無法滿足所有人生存的需要,一個原因是愛滋病摧毀了他們的勞動人口,另一個問題則是氣候與土地的惡劣與貧瘠,在書中〈中譯簡體書:贫穷的终结;英文原名:The End of Poverty〉的描述裡看不到屬於他們自己的產業。他們生活的環境甚至惡劣,沒有乾淨的水源、更別提基礎設施了。
而馬拉威還沒進入現代經濟,不是不願意,而是連能力都沒有,還沒進入資本主義然後被擁有資本者所建立的階級關係給制約,因為要被資本主義的階級限制,你起碼也得擁有勞動力讓資本家約束,但他們完全沒有勞動力。
而在孟加拉,依舊貧窮,但狀況比馬拉威好一些,可怕的疾病已經漸漸改善,而他們也在數十年的努力後,勉強的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找到了立足點,因為擺脫了疾病,他們至少還擁有勞動力,於是在孟加拉,他們擁有製衣工廠,替來自世界的其他富國製造衣服。孟加拉首都-卡達的郊區每天早上會湧入數以萬計的青年男女,他們步行從卡達的郊區而來,步行時間佔了約莫2小時,同時必須在製衣廠工作12小時,擁有短暫的午餐時間和上廁所的時間。
孟加拉在現代經濟中有了立足點,狀況比馬拉威好了許多,他們為那些資本家工作,成為全球產業鏈的其中一個部分,但他們生來的目的彷彿就只是工作與餬口,那些身而為人的那些權力他們不曾擁有,而又或者回到最原初的狩獵生活,都能夠讓他們自在而快樂的生活著。
18世紀人們為了人的基本權力所抗爭的階級革命出現在美國與法國,人們破除貴族階級、不對等的權力關係,進而捍衛身而為人的自由、平等,但在這之後,階級並沒有消失,極端的自由反而變成了另一種建立階級與不對等權力關係的理由。
另外我思考的問題是,市場經濟是在近兩百年才出現的,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是常態,這些貧窮的國家難道只有資本主義一貫的發展路線-工業化嗎?
令人難過的是,就算傑傲地抵抗,資本主義的影響還是不斷地滲入每個地方,像是工業發展的二氧化碳過度排放、森林砍伐的環境破壞等等行為或許發生在赤道地區,但影響的範疇卻讓北極熊連從一塊浮冰移動到另一塊浮冰都顯得困難,但遠在北極的熊們可是壓根兒沒想過參與市場經濟。
馬拉維的土地貧瘠真的是一開始就存在的嗎?還是伴隨著資本主義下的破壞呢?
我不知道,我希望我能夠在多知道一些事情,親自到更多地方,嘗試著研究與調查。
我希望實踐的是自由與平等並重的價值,而不是極端的出現在兩側的自由與平等。極端的自由造成極端的資本主義,而這種自由帶來的是對大多數人們自由、平等的限制;極短的平等造成極端的社會主義,而這種平等一樣帶來對大多數人們自由與平等的限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