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高鐵積欠工資事件-呼籲理性的資方比勞方更不理性

高鐵積欠員工加班費,沒有回應為什麼無法發出加班費的原因,卻以影響廣大旅客為名繼續對勞工施壓,錯在自己,卻要勞工承擔責任。
而事實上只要把積欠的加班費交出來,一切都會解決。
而高鐵的回應中,沒有針對加班費表達任何意見,反而藉由群眾壓力(高鐵指出,若勞工在春節時依法休假會影響到上百萬旅客)將責任推卸給勞工,看不出溝通的誠意,這種發言不能叫做溝通,充其量叫做推卸責任。
在高鐵工會提出將在春節依法休假後,高鐵董事會表示為了釋出誠意而提撥5億,並堅持等到行至"行政訴訟"之後再給付。
但這種作法是對"廣大群眾"做做表面功夫,誠意給的是勞方以外的局外人,根本不是給勞方的。高鐵董事會是欠"勞方"債款,不是欠"老百姓",我覺得這種做法是試著討好局外人,然後把局外人變成自己人,接著用輿論壓力迫使勞方就範,可以理解成變相的卸責。
而依勞團指出這段行政訴訟要走至兩、三年,看得出這是高鐵資方的對於勞方的消耗戰,資方有資源可以投入長期的行政訴訟;而勞方則是相對資源不足的,這樣走下去結果是悲觀的。因為資方用訴訟提高勞方索取應得報酬的門檻,同時用群眾壓力轉移責任,並以"天職說"譁眾取寵,要求勞方繼續工作,可能導致勞方因為各種阻力而選擇放棄爭取應得權力,但這種放棄不只影響到他們,也會影響到整個社會中資方對勞方的態度。
不是我替勞方說話,而是資方說話都說不清楚,居心可測,例如回應不針對勞團而是針對民眾、不發加班費的理由也不說,只說要勞資雙方對於適法性的理解不同,所以提請行政訴訟,但哪裡不同也沒有說…等等一堆含糊其辭的說法。
相對而言勞方把自己的訴求說清楚了,於法有據,於情有理,回應不像高鐵含糊
高鐵要求雙方理性溝通,講的好像勞方很不理性一樣,但綜合看起來,勞方比資方還要理性。
-----
其實在這場抗辯中,勞工真的有很多很多的困境,而假如沒有成本低廉的傳播媒介以及法律的保障,勞工根本只能吃屎。
過去沒有〈勞基法〉等保障勞工的法律,那麼勞工現在就會被解讀成"罷工",而不是"依法休假",那大眾的理解就會變成"暴民"而不是"爭取權益的人"。
假如沒有流通成本幾乎是零的網路媒體以及聲援各種多元觀點的主流媒體,那麼擁有資源的資方說什麼我們就只能相信什麼,同時勞方也不會有管道表達自己的不滿以及資方的剝削,那礙於生存也只能繼續被壓榨了。
將不滿的觀點放在網路上有點像是羅爾斯的無知之幕,藉由網路隱匿去個人的資訊,讓更多與觀點無直接利害關係的人來評論是否合乎情理。
而這些法律是由誰否決,又是由誰訂的?
最後又得回歸政治,所以對於政治的關心真的很重要,他不是很遠與事不關己的事情,而是時時刻刻都在身旁發生的事情,假如我不管政治,就只能被政治管。
| Info from |
蘋果日報〈高鐵千人拒加班 春節衝擊百萬人〉
http://goo.gl/X5Bcuw
聯合報〈高鐵釋善意 提列5億準備金付加班費〉
http://goo.gl/znhdAl
新頭殼〈加班費爭議 高鐵工會揚言春節「依法休假」〉
http://goo.gl/x4eby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